流沙西夏

《流沙西夏》

014狡兔3窟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大宋皇帝认为这样便能让继迁他们不战而服,哪知,他们吃了苦头还是不肯归降。

东边不行,就往西边寻求生机,继迁利用河西走廊之便与西属小国开启了互市贸易,做得风风火火。

同时,大宋这边他也没闲着,有政策就有对策,他知道商人皆为利往,便令手下暗度陈仓,在大宋边境走私青白盐。

弥雅的青白盐不但品质好纯度高,而且便宜,平常要几十文一斤的盐他们只卖十几文,不管是大宋边关的百姓还是偷偷贩盐的商贩都会铤而走险从他们这边买盐。

另一边,继迁又急忙向大辽求助,大辽不愿资助物资,倒是派人加封继迁为都督夏州诸军事。

对于这番敷衍,继迁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转念一想,既然大辽都承认自己对夏州的统领权,那就拿下夏州!

雍熙四年三月,在张浦的建议下,继迁率部在王亭镇大败夏州安守忠部三万余众,俘获了近万宋军,可夏州城却没有拿下。

不过这可惹恼了大宋皇帝,眼看停止互市对党项的抑制作用不大,大宋又派了一个厉害的人物来坐镇夏州与继迁周旋。

原本,自从大宋停止互市后继迁就经常带兵袭扰大宋边城,目的就是扰得他们不胜其烦,重开互市,还有就是顺便抢些补给。不过他们通常抢完东西便回银州城,可这次任务完成后继迁却没有马上返回,好奇心驱使他要亲自去会会那个厉害的人物。

于是,他乔装打扮,混进了夏州城。

以往的西平府已经成了现在的夏州知州府,继迁在府外盘桓了半天,可是守卫森严,他久不得机会入门。这时,只见两人从府内出来,定睛望去,为首的那个头戴璞帽,一身宋人打扮。

继迁不确定他是不是那个神秘人物,于是跟了上去,拐过几条街,只见他进了一书画店。

可刚进门就和一忙碌的伙计撞了个满怀,那伙计嘟哝了一句,“光长眼睛不看路吗?”

那宋人身边的跟班反击道,“怎甚这般无礼!你撞了知州府的主簿,还反唇相讥!”

主簿?继迁恍然大悟。原来大宋这次派来一个文官!这也难怪,自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以后,就十分推崇魏文帝曹丕的‘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文人颇为重用。据说对大辽用兵时每个大将身边都会有一个文督军,甚至派文官坐镇边关也不为稀奇。

“一个巴掌拍不响,他不进来,我怎么会撞到他?”那伙计不肯善罢甘休。

这时,听到吵闹声的店主连忙跑了过来,“客官息怒,他粗鲁冒失、不识尊鄙!你大人不记有人过,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店主极力堆笑着,牙龇得跟脚趾头一样,转脸却对伙计甩了一个杀气满满的眼神,那伙计见了像被霜打了似的不做声了。

那主簿四下看了一眼,“店家,你们有宣州澄心堂的纸笺吗?”

“有!不止宣州,徽州、歙县、黟州、龙须、新安的纸笺我们都有,都是上好的!”

“我们大人只要澄心堂的!”

“澄心堂的有龙凤纹的、团花纹的、牡丹纹的、卷草纹的、砑花纹的和金花纹的,还有碧云春树纹的,客官你要哪种?”

“五色金花的那种!”

继迁心想,看来这新来的夏州知州是个爱好文墨之人。

这时只听店主道,“金花的有,五色金花的没有!”

“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店家为难道,“这五色金花笺是宫廷御用的,我们想要也拿不到货啊!”

“那就金花的!”

“好嘞!”

接着,他又挑选了一些笔洗笔架,还有湖州的笔,徽州的墨,唯独那砚台他们不挑名品,却点名要贺兰山的石砚。

等那伙计将他们要的打包好,足足有两大摞,继迁转身从歇脚的小贩身旁拿过一片汗巾,搭在肩上充当了起了脚夫在门口徘徊,那主簿旁的跟班连忙招呼他过来,自顾两袖清风地跟着主簿出了店门,把两摞都留给了继迁。

继迁一手扛一手提,跟着他们一路到了府上,穿廊过庭,到了一处僻静的所在。只见屋里挂满了书画,一人正静坐其中,主簿跟他低语了几句,继迁借着满肩的东西望去,只见那人白面疏须,确是文官面相无疑,想必他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厉害人物。可怎么厉害他却不知,毕竟人不可貌相。

这时,主簿让继迁把东西放下,又让跟班的带他去账房结工钱,继迁磨蹭着不想即刻离开,那白面人却走了过来,继迁一见惊愕万分,却不是因为那人凶神恶煞,而是那人他认识。

那人好像也认出了他,可面上的惊色转瞬即逝,边查看着那金花笺边不经意地问道,“你去过银州吗?”

继迁顿时语塞,“去、去过!”

他点点头,“那好,你留下来给我讲讲银州城现在的情况,待会儿给你双份酬劳!”

又对着那主簿和跟班说,“你们都下去吧!”

那两人都不知大人怎么突发奇想想听一个脚夫讲故事,但也不敢多问,只得悻悻离开。

“去把门带上!”

继迁愣了一下,才发现他是在对自己说,于是上前去关门,门吱呀关上了,可他却迟迟不转过身,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转身,却见他此刻就在身后。

“怎么是你?!”

“是我!”

“真的是你!”

“是我!”

他不是别人,却是继捧!

继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本以为这一生再无相见之日的人,就活生生出现在自己眼前。继捧虽然长得白胖了不少,但是继迁还是一眼认出他来。

“继迁!”

继捧眼含泪光,见继迁长得魁梧了不少,也黑了许多,他虽然在汴京,但是这些年来还是听到不少关于他的消息。

忽然,继捧回过神来,警觉地看了看四周,低声问道,“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继迁却答非所问,“你就是大宋皇帝派来收拾我的厉害人物?”

继捧无奈地点点头,“圣上让我来劝你归降!”

原来,这几月来,继迁不断袭扰西北各州,大宋屡次派兵皆无所获,还是宰相赵普心生一计,唤作‘以夷制夷’!于是把闲置在京中的继捧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让他重回夏州坐镇。

劝降?继迁鼻嗤,“哦,那如果你劝不成呢?”

“如果劝不成,就打!”

“是吗?”继迁目光如炬,盯得继捧眼神无处躲藏。

“继迁,我知道你不会归降,但是你也应该知道,我是不会和你打的。”

“不打?”继迁疑惑地看着他,“那你怎么向大宋皇帝交差?”

“这!”继捧刮着鼻头,久久没有言语。

继迁见他为难,心下黯然,忽然,他眼睛一亮,兴奋道,“你如今好不容易脱身,何不就和我一起干,我们一起夺回五州城,你也换得自由身,好不好?”

“自由?”

继捧眼里发出光亮,见继迁略带沧桑的脸上却仍有一双晶亮的眼,可自己呢?丰腴体胖,眼睛却早已没有神采,虽然只比继迁虚长一岁,心态倒像是长了十岁不止。

他低头叹气,“哪有那么容易!我自由了,可我的妻儿我的老母我的族人呢?他们都还在汴京,我怎能倒戈置她们于不顾?”

“我的妻母也被大宋关着,可是,我不能为了她们而弃祖宗基业于不顾,弃手下这帮兄弟于不顾,弃万千弥雅人的尊严于不顾!”

继捧苦笑,“所以你不是我,你的选择不是我的选择。”

“那我们只能战场上见了!”继迁言语决绝。

“继迁,”继捧有些吞吞吐吐,“要是我们不得已战场上相见,你可否佯装被我打败?”

“你说什么?”

继迁不敢相信,继捧怎会提处这么荒唐的要求。

自他懂事以来,就知道只要一上战场,必定想着赢,怎会有人故意输给别人,把事关生死的战争等同儿戏?更何况,他们现在是敌我立场,继捧因为家人的关系不可能叛宋,那他怎么能佯装被他打败?佯装有何意义?

继捧见继迁迷惑地看着他,解释道,“我在汴京虽然每日锦衣玉食华服佳肴,占一闲职没事烦心,可这几年来没有一夜能睡个安稳觉,可我这刚回夏州两日,带着与你为敌的差事,却睡得分外踏实,你说为什么?”

他自顾答道,“因为我是弥雅人,这是我的家,只有在这片土地上我才能安稳入睡,汴京再繁华可也如身陷囹圄。我其实是羡慕你的,虽然日子过得辛苦,刀尖舔血、风里雨里,可你是自由的,是有尊严的。”

他看着摇曳的烛火,“我不像你那么泾渭分明,善于舍取。我是弥雅人,我不愿与弥雅人为敌,可我又是我母之子我妻之夫,如果我们真在战场上相见,你就当被我打败不成吗?”

继迁突然明白了过来,原来继捧也是被逼无奈,这是要做样子给大宋看。

“其实,我们不用非得在战场上相见,”继迁低声说道,“我倒是有一个办法!”

继捧大喜,“快说来听听!”

继迁附耳过去,“这样,我们……”

有时候,人不能选择走什么样的路,但是可以选择怎样更好地走那条非走不可的路。

继迁与大辽交好,而继捧与大宋亲密。于是兄弟俩就商量着东食西宿,互相在各自依附的朝廷为对方说好话。

继迁悄悄引继捧去附大辽,大辽授继捧为见检校太师,封他西平王。可过了几月,继捧又悄悄回附于宋,这时继迁也顺势向大宋请求议和。

大宋刚与大辽息兵,虽然知道继迁早已归附大辽,但现在主要的敌人是大辽,其他边关小部族还是怀柔为先。所以大宋也最终顺水推舟,接受了他依附的请求,授继迁为银州观察使。

只是,没有不透风的墙。

大辽这边听到继迁归附大宋的风言风语,为了检测继迁的忠心,辽太后萧燕燕下诏让招讨使韩德威去督促继迁攻打大宋。

一听说继迁来攻,大宋这头就派继捧迎战,让他们自家人打自家人,弥雅就像大辽和大宋的棋子,任意操纵,互相残杀,两个真正的主谋却在后面坐山观虎斗。

可这两只老虎也不是只有蛮力听人差遣,他们在众人面前演得入木三分,打得如痴如醉,可幕后却几乎毫发不伤。

大辽和大宋就像在耍猴,被耍的猴儿也卖力地表演着,这兄弟俩表面上以势不两立仇深似海的架势打得不可开交,可实际战场上双方跟玩玩过家家似的装装样子,你来了我就退,我来了你也要识趣地退,十分有默契。

战争结束后,双方都扭头向各自依附的朝廷报喜,同样一场战役,继迁向辽主是这样说的:

“他们简直就不堪一击啊,援军在半路上就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大辽皇帝一高兴,那是牛羊马匹赏赐更多。

继捧这边向宋庭又是这样说的:

“他们可都是些吃糠咽菜的,一点儿都不经打,我们士卒的刀枪还未捂热他们就逃得无影无踪了,恐怕是害怕皇帝陛下的天威呀!”大宋皇帝一高兴,那是茶叶酒酿赏赐更多。

可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淳化元年,继迁和继捧正佯战于安庆泽,这时,不知宋军阵中哪个实诚的小兵,一箭射中了继迁右臂,弥雅军顿时傻了眼,不是说好的做做样子么,他们这是要真干?

继捧也惊诧不已,不知如何收场。

双方由佯战过家家变为僵战,这一箭把原本祥和默契的局面打破了,大家都屏声静气,不知是进是退,不知对面是戏中人还是局外人,不知待会儿要继续卖力表演还是回归本色。

后来,还是张浦鸣金收兵,双双休战悻悻而归。

回到银州后,继迁左思右想,越想越脊背发凉,都说战场上无亲兄弟,加上军中的流言蜚语,他开始怀疑继捧是不是故意让人射伤他。他当初会向大宋献五州城,就算他是迫于无奈,可不久前继捧出兵宥州,大败已归附于他的御泥、布洛树两部又是怎么回事?

也许,继捧早已不是弥雅人了!他跟他之间的周旋,只是计谋!他只是先安抚他,暗地里把归驸与他的小部逐个击破之后再与他较量。

继捧啊继捧,还能不能相信你?

当怀疑这碗汤渐渐熬成浓稠,它早已不再是白水清澈如许了。

怀疑就是总把事情往坏的方面想,继迁想到继捧如今是在为大宋守夏州,他俩佯战这么久,继续下去,他拓跋继迁永远不可能在佯战中拿下夏州城。

因为这场战争里没有输赢,也就没了利益。

可他们要生存,他也没忘立志要夺回五州城。

他决定终止这场似真似假的戏,上演另一出似真似假的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