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匠

《大明宫匠》

第二十章 救忠臣险递消息03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王斌带着两名随从士兵,骑马来至李浚家门外,翻身下马,上前叩门。

“谁呀?”李家仆人在门内问。

王斌高喊:“青州中护卫指挥使王斌拜望李大人!”

仆人:“王将军稍等!”

堂屋里,李浚正在教儿子李开和李聪读书。两个孩子一个十五岁,一个十四。

李浚读一句,两个孩子跟着读一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两个孩子齐声跟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两个孩子跟读:“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仆人一头闯进:“老爷,那个王将军又来了!”

“又来了?去告诉他,就说我病了。”

“是,老爷,小的打发他走。”仆人转身。

“慢着!”李浚喊住他。

“老爷还有何吩咐?”

“算了,你带他进来吧,直接带进我寝室。”李浚转向两个孩子。“开儿,你去灶上,把你奶奶今早没喝的那碗汤药热一热,端去寝室。聪儿,你去寝室陪着为父。”

李开和李聪齐声:“是,爹爹!”

“赶紧的吧!”李浚收拾起书本,起身前往寝室。

王斌在门外等得正不耐烦,门开了,李家仆人走出。

“将军!”

“怎么这么久?”王斌问。“你家老爷呢?”

“我家老爷病了。刚才小的给他倒了回痰盂,迟误了给将军开门。”

“咋回事?”王斌问。“上回来的时候他还好好的呢,今日怎就病了?”

“我家老爷昨日着了凉,发了一宿烧。郎中刚刚来过,开了些药。”

“这么巧,早不病晚不病。”

“我家老爷听说将军亲自登门,非要起来相迎,可是身子骨不济,实在爬不起来。他请将军进寝室一叙。将军请!”

王斌随仆人走进李浚的寝室,只见李浚躺在床上,额头上蒙着一块手巾。小儿子李聪守在床边。

李浚见到王斌,挣扎着往起爬。

王斌上前一步,将他按住。“不要起来,不要起来,李大人就躺着说话好了!”

“在下抱恙,多有失礼!聪儿,快来见过王将军。”李浚躺回枕头,一阵咳嗽。

李聪向王斌行礼:“李聪拜见王将军!”

这时,长子李开端着一碗汤药进屋,放到床头的案几上。

“爹爹,药熬得了,趁热喝吧。”

李浚呵斥:“没大没小,没见王将军来了吗?还不快快见过王将军!”

李开向王斌行礼:“李开拜见王将军!”

“免礼,免礼!”王斌道。

“犬子年幼,不懂礼数,”李浚道。“还望将军见谅!”

“哪里,哪里。我倒看你家两位小公子聪明伶俐,中规中矩,将来必成大器。”

李浚使了个眼色,两个孩子退下。

王斌道:“方才你家仆人只是说你偶染风寒,没想到竟如此严重。”

“不碍事的。郎中说了,在家调养些时日,自然就会好。李某谢谢将军惦念!”

“李大人有恙在身,王斌本不该多说什么,可是王某此次是奉大王之命特意来讨回话的。大王想知道,上次所言之事,李大人是否已经想好?”

“将军来过之后,李浚心潮澎湃,大王如此高看李浚,我李浚岂有不识抬举的道理。”他明白,此时此刻,万万不可引起对方怀疑,只好暂施缓兵之计,拖过这一关再说。

“这么说,李大人是答应了?”

“跟在汉王鞍前马后,是李某三生修来的福气。”

王斌喜出望外:“好啊,王斌回去立刻把此话转告给大王。敢问大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何时可至王府报到?”

“将军也看到了,李某尚在病中。请宽限几日,待在下病体痊愈,即去王府,觐见汉王,效力于汉王麾下。”

“好,我们一言为定。王斌在王府恭候李大人!”

“一言为定!”李浚道。

乐安城城北小院,蔡小芹在屋里看书。

张嬷嬷领吴莹进屋。“小芹姑娘,这是王府的吴莹姑娘。”

吴莹施礼:“吴莹有礼了!”

小芹瞥了她一眼,冷冷地问:“你来干啥?”

“莹儿是来陪伴姑娘的。”她恭敬地回答。

“我这儿不用人陪。你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吧。”

“莹儿不走。”

“为何不走?”

“莹儿来此是秉承大王之命。莹儿照顾不好姑娘,无颜回王府,回去了也无法交代。”

“狗皮膏药啊,贴上就揭不下来?好吧,随你便,愿意留下就留下,那是你的选择,与我无关。”小芹继续埋头看书。

张嬷嬷朝吴莹使了个眼色,两人退出房间。

遂家村德高望重的李氏族长李栋将族中成年男性全部招至李氏宗祠,说是族人李浚有要事相告。

“什么事啊?”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李浚带着儿子李开、李聪走进宗祠。

“各位父老兄弟,”李浚一脸严峻地宣布。“李浚今有一事,要与在场宗亲商议,请诸位给李浚拿个主意。”

李栋道:“伯渊贤侄,你有什么话,尽管讲吧。遂家村是你的家,在场的都是你的亲人。你一心为国操劳,是我们李氏一族的荣耀,不管是什么事,我们大家都会全力支持你。”

“好,那李浚就说了。”

“说吧。”

“青州中护卫指挥使王斌来到我家,要我夺情,去汉王府,帮汉王做事。”

李栋道:“你是朝廷命官,何去何从全在朝廷。王将军为何违例要你去帮一个藩王呢?”

李浚道:“这就是蹊跷之处。咱村的李默大家也都熟识,在汉王府做右长史,不久前被汉王关进了大牢。”

族人们大惊:“李默入狱了?”“怎么会这样!”

李浚继续说:“他冒死托人给李浚送来消息,说汉王要反,需要一懂政务的人才入他幕府,正好选中了李浚。”

族人们七嘴八舌:“造反,这可是灭族的事情啊!”“万万使不得啊!”

“大家不要乱!”李栋按下众族人,然后转向李浚。“伯渊贤侄,你自己有何打算?”

李浚道:“李浚也知道此乃大逆不道、祸乱天下之事,李浚绝不能昧着良心,屈身事贼,为虎作伥!”

“说的好!那你准备如何回复呢?拒绝他?”

“拒绝是拒绝不了的。汉王已下口谕,不从则杀!”

族人们纷纷道:“那怎么办?”“不能坐以待毙啊!”

李栋道:“静一静,听伯渊把话说完!”

大家安静了下来。

李浚道:“李浚决心已定,一路北归,向朝廷奏报!”

“好样的!”李栋道。“忠臣不事二主,我们支持你!伯渊贤侄,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

“李浚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此刻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家中的老母亲和两个犬子。李浚知道,从此处回京,全程八百多里,多在汉王势力范围内,一路上会困难重重。母亲年迈,两个孩子尚未成年,我不忍心让他们与我一道涉险。”

李栋道:“嫂子和两位少爷,就交给老朽吧。老朽有个亲戚,住在梁家庄。老朽来安排,让老嫂子和两位少爷到梁家庄暂避一阵子。”

李浚向李栋长揖:“李浚在此谢谢二叔!”他转向李开和李聪。“还不谢过二爷爷?”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两个孩子双双跪下,齐声道:“谢谢二爷爷!”

“快快起来!”李栋道。“你们的父亲忠心报国,是当世的真英雄。二爷爷只不过是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转向众族人。“今日这里的事情,谁都不准向外人说出!”

众族人齐声:“祖宗在上,敢向外人泄露半句者,天打五雷轰,全族共诛之!”

乐安城城北小院,百无聊赖的蔡小芹坐在屋里看书。

吴莹端着一盘水果走进,她将果盘放在小芹面前的桌子上。

“小芹姑娘,吃些水果吧。”

“不吃。”小芹眼皮都没抬,继续看书。

“姑娘看的是什么书呀?”吴莹没话找话。

“《太平广记》。”这本书她已反反复复看了不知多少遍,没别的书,只好一本书摁住翻过来调过去地反复读。

“《太平广记》好啊!李娃传、柳氏传、霍小玉传、莺莺传,都是赚人眼泪的感人故事。”

“怎么,你读过?”小芹好奇。

“没有。”

“那你怎会知道得如此清楚?”

“都是小时候听父亲讲的。”

“你父亲是读书人?”小芹不知不觉和她聊上了。

“是个秀才。”

“这么说你也是好人家的女孩子。可你怎会流落到王府,做起了侍女?”小芹不解。

“莹儿十一岁那年,父母双亡,莹儿无依无靠,族中之人便将莹儿送入了王府。”

“算起来,你在王府已经十几年了。汉王那个霸道劲儿,你一定遭了不少罪吧?”

“莹儿在王府并未遭罪。莹儿一直伺候王妃,只是最近这两年,才被调到大王跟前。大王看似粗暴,其实那仅仅是表象,他心底里,还是挺重情重义的。要不然那些靖难将士怎会爱戴他,忠心于他呢。”

“哦?你这么看他?”这个单纯姑娘对朱高煦的评价大大出乎小芹的意料,小芹相信她说的是真心话。

“是啊,大王这个人,若是对谁好,便会掏心掏肺。”

“看来你很喜欢大王啰?”小芹上下打量着她。“你也有几分姿色,芹儿索性跟他说说,让他把你收了算了。”她戏谑道。

吴莹慌忙说:“莹儿不敢,莹儿只是个侍女,岂敢有非分之望?”

小芹笑道:“我也只是说笑,你不必紧张。”

吴莹的脸红了,赶紧转移话题:“姑娘你总看书,一定看得眼睛累了,不如让莹儿给你弹首曲子吧。”

“你会弹琴?是瑶琴还是琵琶?”

“莹儿弹的是琵琶。”

“琵琶好,我喜欢琵琶,倒真想听听。”

“姑娘稍候。”吴莹起身出屋。

片刻后,她抱着琵琶返回,在小芹对面坐下。

“想听哪首曲子?”

“随你。”

“那就给姑娘弹一曲《梅花三弄》吧。”

“好啊。”小芹对《梅花三弄》很是熟悉,它是一首根据东晋名士桓伊所作笛曲改编的琴曲,借物抒怀,歌颂狂士王徽之高尚的情操。

吴莹调了调琴弦,弹奏起来。

琵琶声嘈嘈切切,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小芹在叮咚的琵琶声中,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翱翔于纯净的音乐。不知不觉,她仿佛又回到了蒯祥的身边,卿卿我我,互诉衷肠。

曲子弹完了,小芹仍然怔怔地呆坐着。

“小芹姑娘,你想什么呢?”吴莹问。

“哦,没什么。”小芹如梦方醒。

“莹儿再给姑娘弹首别的吧,要不要听?”

“算了,我累了。你下去吧。”她不想打破自己在音乐中好不容易酝酿起来的情绪。

“是,姑娘。”吴莹起身,抱着琵琶退出房间。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