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匠

《大明宫匠》

第二十六章 纵宵小国主囚土木01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边关军报雪片般飞递至京城:大同告急!宣府、赤城告急!广宁被围,辽东告急!甘州告急!

正统帝朱祁镇在奉天门召开军事会议,商议对策。出席会议的文官武将们皆满脸忧虑。

“报——!”

又一名满头是汗的军士气喘吁吁地赶至,向朱祁镇跪拜。

“瓦剌兵锋所至,塞外城堡纷纷陷没。大同守军失利,参将吴浩战死猫儿庄!”

朱祁镇问策:“众爱卿,瓦剌纠集北元诸部,四路来犯,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成国公朱勇奏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朝廷须派大军出征,御敌于长城之外!”

五十八岁的朱勇乃靖难名将朱能之子,身长面赤,掌兵三十多年,在永乐朝和本朝皆有过与蒙古人作战的经验。

英国公张辅则给出更为详尽的策略:“西路的甘州离京城遥远,阿乐只是骚扰而已;东路的北元大汗脱脱不花,尽管是也先的姐夫,却与也先面和心不和,他的进攻也只是佯攻,做做样子罢了,辽东有老成持重的王翱做督师,尽可放心。臣以为西路、东路皆不足虑,重点在中路。大同与宣府皆为京师屏障,九边重镇中的重中之重,万万不可有失。宣府方面,阿剌知院已突破独石口,达望云川,陷马营。大同的形势更为危险,正在承受也先主力大军的强大压力,危如累卵。臣奏请立即派出兵马,驰援此二镇,稳住形势,坚壁清野,切断瓦剌后路,朝廷再组织起后续大军,兵发边关,荡平来犯之敌!”

张辅曾随太宗皇帝三征漠北,对蒙古人的战法十分了解。他的建议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

朱祁镇道:“英国公的分析有条有理。诸位爱卿说说,增援大同、宣府,谁可为将?”

驸马都尉井源自告奋勇:“臣愿提兵急驰大同!”

朱祁镇道:“准,井驸马,你率兵两万,先行驰援大同。传旨下去,急命大同守将朱冕、宋瑛出城迎敌,先挫一挫瓦剌人的锐气!”

“遵旨!”

朱祁镇又问:“谁可增援宣府?”

朱勇:“臣愿提兵前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准,”朱祁镇道。“你与吴克勤、王贵两都督,领兵一万五千,增援宣府!”

“遵旨!”

张辅请缨:“老臣愿统领后续大军,抗击瓦剌!”

朱祁镇道:“英国公忠勇可嘉!朝廷主力出征之事,需仔细商议,待局势明朗后,朕自会决定由谁来执掌帅印。”

散朝了,文武官员们心情沉重地走出奉天门。

蒯祥紧走两步,追上于谦。“廷益兄,真让你说中了,瓦剌人果然打了来。不过,没想到的是如此之快,如此之猛。”

于谦道:“也先深谙兵贵神速之道。只怕这仅仅是开始。”

“驸马都尉与成国公两路驰援,这还不行吗?他们都是久经战阵的勇将啊!”

于谦摇摇头。“瓦剌虎狼之师,二将增援,只可暂解燃眉之急。皇上又命大同守将主动出击,凶多吉少啊!”

“那会怎样?”

“就看接下去如何应对了,”于谦道。“也先负气而来,只是想讨些便宜。瓦剌长于野战,不善攻坚,大同、宣府皆城池坚固,我方只需增强兵力,严加防守,瓦剌无可乘之机,闹闹也就回去了。怕只怕圣上派大军出关,一时头脑发热,转守为攻,与瓦剌大战。”

蒯祥问:“莫非我们的大军还敌不过瓦剌?”

“瓦剌人善骑射,最喜在开阔地厮杀。贸然拉开阵仗打,后果很难预测。”于谦对局势的看法显然并不乐观。

正统帝朱祁镇回到乾清宫,一边批阅奏本,一边信迫不及待地等着前线的战报。

王振快步走进乾清宫。“皇上!”

朱祁镇放下奏本。“伴伴来啦?坐!”

“皇上,抗击瓦剌入侵,皇上想好对策了吗?”

朱祁镇道:“朕正想找伴伴商量呢。边镇告急,朕已派出井源驸马,率两万兵马前往驰援,又派出成国公率军增援宣府。英国公也主动请缨,请求率大军出关御敌,朕还没想好是否委他为帅。朕想先听听伴伴的意见。”

王振问:“为何英国公为帅?”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朱祁镇道:“他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了,曾三度随太宗皇帝北征漠北,三度南下平交趾。如今强敌来扰,当此多事之秋,以他的经验和在军中的威望,或可再现辉煌。”

王振道:“英国公战功累累,在军中有威望,这些都不假,可他已然七十有四,辉煌断难再现。瓦剌如此猖獗,仅一员老将远不足以弹压。臣以为,陛下应御驾亲征,击敌寇于长城之外,直捣黄龙,将瓦剌彻底打服,永绝后患!”

“御驾亲征?”

这个建议像一道闪电,令朱祁镇眼前一亮。

“是啊,御驾亲征!我朝自太祖开国,哪一个皇帝不是武功赫赫?太宗五征漠北,设奴儿干都司,开疆拓土;仁宗靖难中以燕王世子身份固守北平城,领万人之军阻退了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宣宗亲征乐安,平定汉逆叛乱,文治武功,天下敬服。莫非陛下就不想与他们一样,趁次机会,立不世之功,垂名青史吗?”

年轻的皇帝被眼前这位他从小就依赖之人一番极具扇动性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

他站起身,来回踱步。他不由想起孩提时父皇与他的那次问答。“你能使天下太平吗?”“能!”“如有人干扰国家纲纪,你敢不敢率六师出征?”“敢!”于是他被抱上椅子,龙袍宝带覆在了他的身上。众人齐呼“万岁”。

他越想越激动,血管中那一脉相承的英雄热血沸腾起来。“说的好!就依伴伴,御驾亲征!”

“这就对了!”王振道。“臣就知道,陛下是条能腾云驾雾的金龙!”

朱祁镇道:“你立刻替朕起草一份诏书,宣布朕御驾亲征!你也与朕一起去!此次随朕亲征的京军三大营,统由你总领!”

王振窃喜。“臣定当肝脑涂地!”

朱祁镇又想起来什么,道:“可是,朕御驾亲征,京城留给谁呢?”

“可以让襄王进京监国呀!”王振建议。

“朕的五叔?”

“是啊,襄王忠厚老实,素有贤名。先帝在日,襄王就曾两度监国。这回陛下亲征,不妨仍让他来京坐镇。他驾轻就熟,定能给陛下守好这个摊子。”

“好吧,那你就到尚宝司,取来襄王的金牌信符,招他进京吧。”朱祁镇道。

“遵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