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匠

《大明宫匠》

第二十八章 卫京师力挫瓦剌06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6

景泰帝朱祁钰在奉天门御门听政。

中官金英高呼:“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石亨出列。他已因北jing保卫战之功受封武清侯,总领团营。这团营是北jing保卫战中于谦从京军三大营抽调十五万精锐组成,一战成名,现已成为拱卫京师的主力。

“臣有本!”

金英上前,接过石亨的奏本,呈给皇帝。

石亨奏道:“陛下对北jing保卫战中的立功者皆有封赏。兵部尚书于谦身为三军统帅,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功劳最大,却拒绝封爵。于大人高风亮节,令人钦佩!可臣以为,论功行赏重在公平,有功不赏会寒了人心。既然于大人不接受封爵,臣推荐于大人的公子于冕担任府军前卫副千户,以示对于大人的褒奖。请陛下恩准!”

府军前卫是保卫皇宫的重要卫所之一,统领幼军,属于皇帝的亲军系列。

于谦奏道:“武清侯的这个提议臣反对。让瓦剌人打到京师,本是卿大夫之耻,臣岂敢邀功?臣的犬子于冕未立寸功,绝无授官的必要。否则,此先例一开,众人纷纷效仿,功名如此容易,形同儿戏,那些在前方一刀一枪搏命的将士,将会作何感想?”

王直道:“于大人不必过谦。功臣封妻荫子,这是古来的惯例。臣支持武清侯的提议。”

大臣们纷纷议论:“王大人说的对!”“于大人功高,应当褒奖!”“荫及子孙乃惯例啊!”

于谦高声奏道:“陛下,大明多事之秋,从道义上论,臣子不应该考虑个人的得失。石亨身为大将,未听说他举荐一位隐士,提拔一名兵卒,以补益军队国家,而只是推荐臣的儿子,这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吗?对于军功,应极力杜绝侥幸。臣绝对不敢用儿子来滥领功劳!”

石亨十分尴尬。他本想以此来讨好于谦,却反遭于谦斥责,这是他万万没料到的。

朱祁钰道:“好了,既然于卿力辞,此事暂不做决定,改日再议吧。”他朝金英使了个眼色。

金英高呼:“退-朝!”

朱祁镇在蒙古包外散步。袁彬跟在他身后。

萨日娜骑马走来,在朱祁镇面前勒住缰绳。“上皇,萨日娜有话与你说。”

“有什么话,郡主尽管说,袁校尉不是外人。”朱祁镇道。

“那萨日娜就直说了。”

“郡主请讲。”

“听说你不愿娶萨日娜?是萨日娜不够好吗?”她直来直去。

朱祁镇有些尴尬。“郡主这是哪里话。郡主貌美如花,热心仗义,朕仰慕尚来不及。只是朕目下流亡之身,不敢玷辱了郡主。”

“你流不流亡,萨日娜不在乎。”

“谢谢郡主的开诚布公。朕也实话实说吧,朕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真的是怕委屈了郡主。待朕回京之后,再下聘礼迎娶郡主吧。”

“托辞!强扭的瓜不甜,随你吧!”萨日娜说罢,一夹马肚,扬长而去。

朱祁镇一脸羞愧。

袁彬道:“快刀斩乱麻,上皇做的对。”

朱祁镇好一会儿没做声。

景泰帝朱祁钰在便殿单独召见吏部尚书王直。

朱祁钰道:“昨日早朝,于谦力辞授官给他儿子,这件事,王卿认为朕该如何处置呢?”

王直奏道:“此次北jing保卫战于谦功劳最大,没有他,绝无打退瓦剌的可能。论功行赏天经地义,于谦自己不接受封爵,便也罢了,那么授他儿子一个副千户,本也符合规矩。此次保卫战参战的立功者皆有封赏,就连阳和口兵败的石亨,都戴罪立功,因此次的大胜而被封侯。而总领全局的三军统帅于谦却未行赏,这如何也说不过去啊!”

朱祁钰道:“不是朕不封他,是他自己力辞,他说文臣不封爵,乃本朝之制,不要因为他而坏了这个规矩,所以他只接受了个太子少保的名号,拒不接受任何爵位。其实,高皇帝当初并没有堵死文臣封爵的通道,高皇帝说的是非军功不封爵,当年的李善长和刘基等立下大功的文臣,都是封有爵位的。于谦身为三军统帅,北jing保卫战中力挽狂澜,论军功本就第一,授予爵位,是完全说的过去的呀!朕真的不明白,他为何要力辞呢?”

朱祁钰对于谦充满了感激之情,恨不能对他多加赏赐。因为他非常清楚,无论是自己的上位,还是北jing保卫战的胜利,于谦都是头功。况且,于谦忠心耿耿,品德高洁,在朝臣中威望崇高,今后自己还要多多倚仗于他。

王直奏道:“于大人力辞,一是他高风亮节,严于律己,二来也是瓜田李下,为了避嫌。近来朝堂上不断有人敲边鼓,攻击北jing保卫战中的功臣。比如右副都御史罗通,陛下也知道,他守居庸关有功,因嫌自己受赏少了,便在上疏中说:‘若今腰玉珥貂,皆苟全性命保爵禄之人。’意指于谦、石亨等功臣。”

“荒唐!”朱祁钰道。“罗通这个人朕清楚,虽说文武双才,但爱说大话,遇人辄谈兵,心胸狭窄,人品很差。莫把他的话当回事!”

王直奏道:“翰林院学士刘定一嘴巴更刻薄:‘德胜门之战,迭为胜负,互杀伤而已,虽不足罚,亦不足赏。于谦自二品进一品,天下未见其功,但见其赏。’”

朱祁钰道:“一派胡言!打仗的时候怎么不见他人影?”

“朝堂上如此嫉贤妒能者不在少数,”王直奏道。“其中的有些人简直是厚颜无耻了。”

“任他们说去吧,”朱祁钰道。“朕心中自有分寸。至于石亨,他推荐于冕,是不是因为他自己封了侯,而比他功劳大的上司却未受封,他不好意思,才上这道疏的?”

“陛下睿智。”

“朕明白了,”朱祁钰道。“于谦也是唯恐人家说他们将帅勾结互保。不过,石亨的推荐,并非

(本章未完,请翻页)

没有道理,有功不赏,天理何在?这样吧,不要再问于谦了。吏部直接发个文,招于冕进京,授他副千户。”

“陛下皇恩浩荡,臣领旨!”

也先坐在帐中喝闷酒,脸色很是难看。

喜宁在一旁伺候。

也先道:“这个太上皇,长行市了!我家小妹如花似玉一黄花闺女,上赶着嫁他,他反倒拿起了架子,说什么回京之后再考虑。这意思是先让我送他回去,再认我这个大舅哥?忒滑头了!”

喜宁道:“大王说的没错,这里面一定有政治上的考量。”

“如此一来,倒弄得我和小妹丢人现眼!”

喜宁道:“大王息怒。太上皇也许是觉得郡主女中豪杰,唯恐降不住她。倘若大王送给他几个别的女子,说不定他就笑纳了呢。”

“别的女子?”

“是啊,让瓦剌女子伺候他,逐渐控制他,就算控制不了,至少也能在枕边随时掌握他的所思所想,报给大王。何乐而不为?”

“嗯,这倒也是个办法,”也先道。“小妹的事情先往后搁一搁,你给我物色几个色艺俱佳的瓦剌姑娘来,我要让他想拒绝都拒绝不了!二十几岁的男人,正是烈火烹油的年纪,我就不信他不食人间烟火!”

石亨与石彪叔侄两个在家中喝酒。

石彪端起酒杯。“侄儿恭喜叔父受封武清侯,升任提督总兵,执掌团营!侄儿敬叔父一杯!”

他祝贺叔父,其实有一半是在祝贺自己,他本人也已因北jing保卫战英勇杀敌,升任了都指挥佥事。

石亨喝了一口酒,脸上却无半分喜色。

“叔父封官授爵,仕途畅达,理应高兴才对,为何闷闷不乐呢?”石彪诧异。

石亨叹了口气。“你叔父的热脸贴到了人家的冷屁股上!”

“此话怎讲?侄儿愚钝。”

石亨道:“你不知道,前些时日你叔父在朝堂上大大地丢了一回脸。”

“这又是从何说起,叔父?”

“你叔父推荐于大人的公子于冕担任府军前卫副千户,反引来于大人的申斥,说你叔父身为大将,未举荐一位隐士,提拔一名兵卒,以补益军队国家,只推荐了他的儿子。”

“于大人怎么能这样?这不是不识好赖人么?好心当做驴肝肺!”石彪为自己的叔叔大呼不平。

“谁说不是!自此以后于大人便再不拿正眼夹你叔父了,他大概是把你叔父划入了宵小的行列。”

石彪道:“叔父,您甭怵他!于谦那是装!他儿子于冕如今不是一样进了京,当上了副千户?”

“是啊,得了便宜还卖乖!我呸!”仗着酒劲,本质上是个粗人的石亨开始嘴里不干不净。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