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对决

《明日对决》

第四章 四大研究所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研讨会进行的紧张激烈,四大所主要领导骨干和国家军、政高级领导参加。这四大所是国内一级机要单位,成立最早的是长安所,主攻航天科技,诸多倚天长剑的动力系统和导航系统都是西安所的作品,可谓功勋卓著。飞梭就是这个所近期军民融合、军工民用小试牛刀之作。之后是舟山所,主攻量子物理,研究成果呼之欲出,世界前茅。再就是王明章所在的泰山所,主攻基因、人体学应用和平行宇宙研究,安护外骨骼设备及系列石墨烯穿戴就是这个所的成熟产品,基因修复是这个所目前的主要业务方向,已经给数十位重要人物进行了基因调理完善,非常令人注目。最后成立的是蜀山所,主攻方向是反物质研究,起步较晚,尚无成熟产品。

研讨会先由各所汇报了近期主要工作成绩和问题及下一步计划,王明章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部门近期应用中医药在基因改善领域中的突破及问题,提出下一步如何加快中医药普及惠民的诸多建议,最后还特别详细说了前天乘坐飞梭操作系统失控的情况。

之后军界领导康智勇发言:“各位科研领域的专家、领导,大家辛苦了!说句良心话,咱们国家之所以现在在世界民族之林如此令人尊敬,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咱们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及人民军队的强大和坚守。现在世界环境看似平静,实际暗潮涌动,国家不进步则落后,落后就会挨打!进步了也会引起觊觎,被打压封锁,明里暗里搞动作。刚才泰山所王教授说的飞梭失控问题就很有代表性,请长安所派出精英团队配合调查,一定查清原因,制定措施,并推广检查其它领域,做到惩前毖后。同志们!目前世界第一军事强国谋国的反物质武器已经取得了突破,很快将应用于实战。另外据可靠情报,他们还会策动阴谋对咱们四大研究所进行破坏活动!”

会场一片哗然!像这种级别的会议现场出现这种情况还是首次,可见军界领导的暴雷严重超出了人们的理性范围。

“咱们四大所主要是研究民用产品的啊!为什么对方把咱们四大所作为目标?还不是对方恐惧咱们的研究成果已经给对方的经济、军事霸主地位造成了威胁!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办?停止不前?缴枪投降?同志们,专家们!停止不前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缴枪投降!相反,为了让对方不敢妄动,咱们更应该加快步伐!”康智勇的话让众人纷纷点头赞成。

“蜀山所的反物质研究更是要迎头赶上,尽快拿出相应破解甚至压制办法。”军界领导的话让蜀山所的干部、骨干在人群中精神一振,表情严肃,可见决心满满但压力山大!

“还有,咱们四大所也不要分头闭门钻研了,应该紧密联系,不管是民用的还是军用的,把各自的主攻方向和产品相互结合一下,形成性能综合的拳头产品,这样才能更好的形成合力!”

政界领导也发表讲话,表示赞同军界领导意见,四大所应该融合贯通,密切合作!然后制定了系列合作办法及奖励措施。

会议结束后,王明章回到自己部门停放楚楚的房间陷入沉思。十五年前爆发的世界范围的病毒传染疫情对华人的伤害尤其严重,只要受到感染的华人很少免疫成功,纷纷中毒发作,即使耗费力量抢救回来了身体也遗留下严重后果。中国人民和政府在灾难面前又爆发出惊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响应政府措施,停工停商停娱乐,封村封区封港口,严出严入严检查。平素娇生惯养的年轻人也纷纷踊跃参加政府组织的义工志愿活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最后虽然遭受了巨大损失,但迅速控制了疫情传播,取得了战疫胜利!而后,华夏基因泰山研究所应运成立,力求修复弥补华夏民族的基因问题,防止重受类似侵害。

王明章的团队主张对基因改善采取因势利导,扬长避短,顺其自然的策略,附加中药涵养,激发人体潜能。虽然取得了明显公认的成绩,参与实验的人在王教授等人的调理下都改善明显,但同样面对着巨大问题:那就是难以普及。首先是中草药质量的退化,古时自然环境与现如今变化太大,很多药草的自然生长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草还是那种草,疗效却大打折扣,这就是前文书说到为什么王教授叮嘱助手注意药草产地保留了,深山里的环境毕竟要比闹市强多了。也得益于近几十年政府对环境保护痛下血本,收效明显,天蓝水清,未来可期。但还有人们生活条件、习惯的变化对中药的影响恐怕就无法恢复了。有一次王教授带领助手们到沂蒙山区采药,在一个废弃的山村里废弃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草棚下发现一个土制的烧农业秸秆做饭用的废弃老灶台,年龄大的人还能理解说的是什么,周鹏他们眼见实物也难以理解到底是什么原始物件。王明章如获至宝的用锤头把灶台底部常年烧柴烘的绯红的干燥灶土敲下来用布包好装箱。周鹏奇怪,王教授解释,这是治理某种胃病的奇效药引,太难得了!这次得到的这一点没有被风吹雨淋破坏掉而保留至今就是非常幸运。以后到哪里还能找到几十年烧秸秆的土灶台呢?

比中草药质量退化更严重的是中医人员培训困难问题。像王教授这样名牌大学基因学专业又硕博连读,还是中医世家的人才太少。徐坤学的也是基因,是王教授同专业后辈校友,成绩优异,但需要恶补太多的中医药知识;周鹏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高材生,虽然具备一定的中医药理论基础,但经验阅历太少了。周鹏算是同龄人中的精英,学习力惊人,但刚开始实习给病人诊断时,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体状况就曾几次混淆出错。因为不同的人虽然呈现类似的病症,中药施药剂量和药方却大相径庭,可以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有一次,同是偏头痛的两个二十多岁小伙子,第一个人一副汤药下去药到病除;第二个人非但没治好偏头痛,嘴唇肿的像两根火腿肠,小伙子气急败坏的骂周鹏的中医就是骗子,发誓再也不看中医!

王明章以自身的经历向周鹏和徐坤推荐研读【黄帝内经】、【本草经】和【易经】,有时间再研究老子的【道德经】、儒家的【论语】【中庸】等等传统经典,可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怎么有兴趣和毅力天天研究这些晦涩难懂的古书?即使周鹏他们个别有志青年潜心修读、不辍耕耘,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功到大成呢?王明章可是从小一认字就开始在爷爷的威逼利诱之下慢慢啃下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等四十来岁了才能在中医界小有名气,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基因学专业深入探讨更加神秘的领域,利用中医的博大精深、固本培元,针对个体基因特性缺陷对症施法,才算是渐渐摸到门道了。

现在,国家大力投资让自己的研究队伍全力施展才能,而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自己怎样努力才能让中医基因研究项目为国家、为中华民族做出更大贡献呢?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