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天剑圣

《御天剑圣》

第四百六十七章 阴阳二气乾坤之意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什么......!?”

连七情界也挡不住阴阳二气?

看着那眼前分崩离析的七色结界,中年文士默然不语,而咒杀之人的笑容也是瞬间凝固在了脸上。

要知道,尽管世人对中年文士的信息皆是知之甚少,但作为千年之前就与其有过交集的合作者,咒杀之人自然不在这个范畴之内。

他很清楚,能让中年文士退后半步的人,世间或许都找不出五指之数。也正因为深知中年文士的力量,他此行才会特意与之商议,拉拢其成为这次计划的同谋者。

但,仅仅只是片刻间的交锋,面前的凌无雪就已经做到了这一步。

当然,之所以会让咒杀之人神色如此难看的,除却中年文士的反应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或许是众人之间交锋所产生的天地异象实在太过剧烈,直到七色结界破碎,黑白气旋消散,咒杀之人才注意起了另一侧的景象。

不知何时,那漫空星图盘旋的龙脉流光已是降临此地,寻龙盘上的阵纹光芒不减,引龙符内的山河之力依旧澎湃,可常慎与公羊进二人的牵引却像是失去了效果。

飞掠而来的龙脉流光并没有顺着法器的牵引汇入星图之内,而是逐渐化作一缕缕缥缈的金色龙气凝聚在了凌无雪掌心。

黑白气旋高速流转,阴阳太极之影环绕在她周身,那笼罩在她四周的血海也是缓缓散去,只剩下些许稀薄的血雾升腾。

回荡在天地间的亡魂悲歌依旧凄厉,可随着时间不断推移,那声音却是越发微弱,直至彻底杳不可闻。

无论是翻涌不息的血海,亦或是万千亡魂的嘶鸣,尽皆在那黑白交错的源气里消弭殆尽,归于虚无。

而在做完了这一切过后,凌无雪神色却依旧平静如常,只是轻轻握住了那归鞘的法剑。一袭玄衣纤尘不染,丝毫看不出她方才经历过一场凶险搏杀的痕迹。

“为什么......?”

视线定格在玄衣女子那古井无波的脸庞上,常慎掌心闪烁的阵纹逐渐黯淡下去,喃喃自语道:“为什么会强到这种地步?”

或许是由于一而再再而三超出预想的缘故,他的语气里倒没有多少震惊之意,而更多的是麻木和茫然。

寻龙盘的具现,引龙符的牵引,咒杀之人的禁术,宗主大人的结界,再加上他与公羊进两人助力,汇集四人之合力,他不认为世间有任何人能够阻挡这种力量。

然而,不过只是须臾之间,他们所施展的一切手段都被面前这位玄衣女子尽数化解。

这就是气宗的真正力量?

这真的是一位合道者能拥有的力量么?

常慎的眼神有些空洞。

正因为他是踏入六境的顶尖强者,正因为他离合道已经相差不远,心中才能想象出合道者的力量极限。

也只有他们这些接近山巅的人,才会对这种超越极境的力量难以理解。

想到这里,常慎下意识抬起头,有些茫然地看了中年文士一眼。

还有继续交手的意义吗?

开战不过数个回合,他似乎就已经失去了所有战意。

“不,不对......”

方才将咒杀之术消弭的那道太极虚影的确是阴阳二气不假,但破开七情界的却是另外一种力量。

那是乾坤大道的道则之力。

该死......!

相较于已经陷入迷茫的常慎,咒杀之人倒并未因这种不合常理的力量而心生退意,只是那望向凌无雪的眼神更加难看了几分。

对手的实力越强,也就代表他们此次计划成功的可能性越小,而如今凌无雪的战力显然已经超出了他们所能预想的极限。

堪称无解的阴阳二气,无解的乾坤大道,如果是在单对单的情况下生死搏杀,凌无雪或许会成为任何人的噩梦。

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此行入侵武国境内并没有想要鱼死网破的打算,至于破坏龙脉也只是锦上添花之事,计划成功自然最好,但即算失败了也无伤大雅。

想到这里,咒杀之人的神色稍微好转了些许。

倘若他们对凌无雪战力的预计还停留在之前的阶段,等到双方全面开战的时候,这种失误的错判或许会让他们付出难以想象的惨重代价。

以当前的局势看来,此行对上了凌无雪反倒是一个最好的结果。

“你的乾坤之意......变了?”

咒杀之人还在权衡着如今脱离控制的局势,而沉默许久的中年文士则似是理解了什么,深深地看了凌无雪一眼,“是借助了山河龙气的缘故么?”

虽说是带着疑问的口吻,但他的目光却像是已经知晓了答案。

本应是登峰造极的凌厉寒芒,如今却在此之上更添了一抹广博与浩瀚之意。以中年文士的见识,自然能够感知出这其中存在的细微差别。

难怪对方有底气独自镇守武国全境,本就身负两种与至强道则同等层面的力量,再加以武国山河之力的支撑,现在的凌无雪究竟强到了什么地步,连他也完全无法推测。.

“......”

面对此人的自问自答,凌无雪仍然没有出声回应,而是缓缓扬起指尖,默然凝望着那空中血雾氤氲。

良久,她才侧身看向咒杀之人,轻声开口道:“决战之日,我会杀你。”

她的声音很轻,可任谁却都能听出那话语中蕴含的凌厉寒意。

邪修,果然是为世间所不容的存在。

......

因执而生妄,这也是正邪两道之间的最大鸿沟。

天,人,黄泉三界,其中人界又以人道为立道之本,世间修行者所追求无外乎明心见性,道法自然,可谓顺天而行,这是自上古以来便流传于人世的不变法则。

然而,或许是由于内心执念过深的缘故,少数修士寻道之途逐渐扭曲,脱离了应有的轨迹,视万物为刍狗,视生灵如草芥,走火入魔,可谓逆天而行,这也是邪修这一称呼的由来。

邪修之间亦有差别,轻者为寻道而抛却心中他物,重者为道途而不择一切手段,即算是屠城灭国也无所顾忌。

毫无疑问,面前的咒杀之人属于后者。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