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夺舍扶苏开始

《从夺舍扶苏开始》

第58章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五万人的中央军,作为扶苏给蒙恬的第一批支援部队,即将到达蒙恬在上郡的大本营。

在他们身后几百里,直道之上,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这是来自咸阳的运粮队伍。秦军行军打仗,粮草一般都是在军队之后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是扶苏给蒙恬的第一批物资,之后的还会有源源不断地物资被运送到上郡的军营之中。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为了给蒙恬筹集粮草,扶苏几乎已经掏空了太仓了。

太仓,是咸阳储存粮食的大仓,由六百石的太仓令直接管理。

太仓令直属直属内史李信,如今李信就跟在运粮大队之中。

不知道是处于什么原因,这位本来在咸阳忙碌的大秦高级官员,跟随着士卒们一同押送粮草前往了战争的前线。

李信少年得志,作战勇猛,“年少壮勇”,号为飞将。

他在大秦对六国的战争中开始展露头角,是深受始皇帝喜爱的少壮派军官,更曾经一度统帅二十万秦军南下灭楚,可惜铩羽而归。

即便如此,李信之后还能领军参与之后平灭燕齐的战争,足见始皇帝当初对他的青睐。

大秦并天下,李信受封陇西侯。

扶苏继位之后,李信被任命为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掌管着大秦的命脉。

民部主事萧何跟随在李信左右。

李信名望重于天下,但待人接物十分和气。

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也是一位实在人。

对于随性的这个萧何,李信十分的满意。

自从战事爆发之后,萧何就被扶苏派来辅助李信筹备后勤粮草了。

萧何其人,能干又勤勉,是天生的刀笔之吏,以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李信看着扶苏新造的运粮车,不禁啧啧称奇。

车速和载重是判断车辆性能的最重要的两个指标。

之前,大秦的粮车装载量一般为二十五石左右,这是大秦车辆的标椎装载量,既能够保障车辆的使用寿命,又能够保障行进的速度。

部分车辆能够将装载量提升到三十四十石,这样对于速度就会产生影响。

大秦战事紧急、继续粮草的时候,一车最多可以装载五十石,但是一趟下来,车辆就要报废了。

如今,扶苏对大秦运粮车的车型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将原来的单辕车改进成了双辕车,双辕车可以仅仅使用一头牛或者一匹马来牵引,极大的节省了运输动力,提高了运输效率。

扶苏发明双辕车,在秦匈大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后逐渐在民间普及,影响了以后几千年大秦车辆的规制,是大秦交通运输史上的一件大事。

扶苏还对车轮进行改造,改进了传统的四轮车,使其更加具有实用价值。

四轮车是大秦历史上出现较晚的一个车种,曾长期作为丧葬车使用。

经过扶苏的改造,四轮车车辆行驶更加平稳,承载的重量更大。

扶苏改造的双辕四轮运梁车,常规装载量达到了惊人的八十石,在不计较车辆损耗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一百石。

之前大秦运梁车,空载日行七十里,满载日行不过五十里。

而扶苏改造的运粮车,满载的情况下,轻轻松松日行百里。空车狂奔的话,一日可行三百余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