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夺舍扶苏开始

《从夺舍扶苏开始》

第119章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秦军这次东出,乃是三线出击。

中路的统军将领是章邯。

他统帅了禁卫军等各种人马,将近二十万,兵出函谷关,直面楚、魏,目前已经接连取得了胜利。

南路的老将杨端和出武关,他统帅了中央军等各种人马将近十万,自称正与南阳的叛军处于激烈的交战之中。

众所周知,南阳只有伪楚的宋留部,人数并和不多。

但杨端和自从进入南阳之后,就裹足不前,自称遭遇到了叛军主力的袭击。

他给扶苏的军报奏书是最多的。

今天一场血战,斩首三万,明天一场鏖战,歼敌五万,前前后后加起来,消灭的敌人比章邯都多。

尽管已经消灭了大量的敌人,但杨端和坚称对面叛军的数量仍然数倍于己,他真在浴血奋战。

一段操作猛如虎,仔细一看原地杵。

傻子都知道他的军报有水分,但就是再精明的人,也没法从他的军报中找出一点漏洞。

扶苏总不能把他揪回来解释吧,万一他一不小心为梦想窒息了怎么办。

天底下就没有不掺水的军报,虽然杨端和水是真多,但只要实在打胜仗,扶苏也就不追究了。

鲸仙人曰:一代版本一代神,这事真不怪杨端和。

他们那一代人打仗,就是这样。

讲究稳扎稳打,建大营,挖深沟,结硬寨,打呆仗,然后双方排兵布阵,进行试探。

开始的时候,主力是不动的,通过小规模的交战,探知敌人的营寨结构、兵力情况、战斗能力,寻找对方的弱点。

直到任何一方,觉得已经已经有了完全的把握了,才会进行决战。

这种战争旷日持久,大决战往往要在双方相持数月乃至数年之后才能到来。

秦并天下的战争大多如此。

这种战争也是最吃国力的,因为大秦的国立强横、制度先进,所以无望而不胜。

如今杨端和平叛,面对数目庞大的叛军,自然也是选择了他最熟悉,也是最稳妥的战法。

这没什么毛病。

只是章邯的闪电战法横空出世,让他如今的处境显得是如此的尴尬。

朝中对此颇有微词,人家章邯兵进千里,而你杨端和却一动不动,乃是乌龟吗?

还是你杨端和和叛军达成了某种默契,想养寇自重?

抑或是你杨端和见大秦大势已去,想着保存实力,坐视大秦灭亡,然后出来分一杯羹?

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搞得杨端和这只老狐狸十分的窘迫。

他什么都没有做错,只是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各种战法不断革新,把他远远抛在了身后。

不过,咱们的大秦之狐就是聪明,既然无法在空间上胜过章邯,拿就在数量上胜过章邯。

于是,就出现了杀敌一万人,又见十万敌;杀敌十万人,又见百万敌;杀敌百万人,嗯,容我再等等的滑稽一幕。

天下,终究是属于年轻人的,他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生机勃勃,充满了无限活力。

大人们,时代变了。

......

北路军的统帅韩信,就是这样一轮小太阳。

名不见经传的韩信,初出茅庐,就能独当一面,足见扶苏对于韩信的器重。

相对于其他两路,韩信的人马就比较少了,只有三万人马。

而且这三万人马,还是从禁卫军、中央军、咸阳地方守军、正卒等各处东拼西凑来的。

他的进军路线是走上党借道太原出井陉,直逼燕赵。

韩信刚到咸阳还没多久,扶苏就让他统兵出征,这无疑让很多人心里不舒服。

有人得志,就有人失志,许多没得到重用的将领郁郁寡欢,很不服气。

在他们看来,韩信就是个废物,自从他来到咸阳,所做的几件事就没有一件不出问题的。

让他管个城门,城门失火了;让他管个库房,库房失窃了。

扶苏怎么就看上这个韩信了呢,他们很无语,但也没有什么办法。

这天下终究是扶苏的天下,其他人都是打工工具人罢了。

三万人,相对于其他两路来说确实不多,但韩信毕竟不能和章邯、杨端和相提并论。

该说不说,韩信现在算什么东西。

相对于他的地位来说,三万真的不少了。

上来就拿三万人试手,韩信祖上是冒了多少青烟啊,怕不是祖坟直接炸了吧。

对于韩信,扶苏还是十分喜爱的,常把他叫到身边随侍左右。

有时候,扶苏都怀疑他是不是找错了人,怎么他的这个韩信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呢?

于是,扶苏试探性的问韩信,他能统帅多少人吗?

结果,这小子真的很臭屁的回答了一句“多多益善”。

扶苏大喜过望,还真是原词啊,一模一样,没找错人,朕心甚慰。

......

叛乱爆发之后,扶苏就吩咐韩信做好准备带兵出征。

扶苏承诺会给韩信一个大大的舞台,让他自由发挥。

之后,扶苏更是力排众议,给了韩信三万人马,并交给了他一个看起来几乎完不成的任务。

扶苏要韩信,凭借着这三万人,“北举燕、赵,东击齐”,扫空山东北部的叛军。

目前,旧日六国中已经复辟了五个,唯独韩国还没有复辟。

看到了吧,弱鸡人设立的多稳。你永远可惜相信韩国,在让人失望这方面,它从来都没让人失望过。

五个复辟国家,扶苏竟然直接分给了韩信三个!

朝臣们都以为扶苏实在开玩笑,就他,韩信,一个人,三万兵,灭三个国家?

“是我疯了还是陛下疯了?我该不会是在梦吧,快,打醒我。”

韩信从扶苏的眼神中看出,陛下是认真的。

他低头仔细盘算了一会儿,然后猛然抬起头:

“战争是要看运气的,没有必胜的战争,也没有必败的战争。”

“我愿意试一试,我的运气一向不好,但我相信,这一次,老天会站在我这一边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自信满满,身后彷佛绽放了万丈光芒。

一代兵仙,就此归位!

......

扶苏看着韩信,连说了三个好字。

这世界上的天才分两种,一种是全能型的天才,一种是专精型的天才。

前者,是最容易被分辨的。

才能这种东西,是藏不住的。

怀才的人和怀孕的人一样,特别明显,哪怕他处于熙熙攘攘人群中,也能被一眼看见。

如果读者诸君在生活中有幸遇到过,就会知道老鲸在说什么。

后者,则很难被发现。

他们在生活中普普通通,直到接触到了他们天才的领域时,才会开始迸发光芒。

这种天才往往最容易被埋没,需要贵人相助。

就像一个生长在深山中的孩子,可能是一个顶级的高尔夫球天才,但他一辈子也没有机会接触到尔夫这项运动。

多年之后,他默默无闻的死去了,他的天才又有谁知道呢?

韩信毫无疑问就是专精型的天才,他的技能点几乎全都点到了带兵打仗上。

可能是因为他的军事技能条太长了吧,其他的技能条简直短的离谱。

韩信,乃是淮阴人。少时家贫,从未显示出任何过人之处,。

他不会做官,不会经商,甚至连种地都不会,常从人寄食,受尽世人白眼。

后来蹭到了漂母这张饭票,一吃就是数十日,贼开心。

他说以后封侯拜相,定要报答漂母,漂母怒道:“一个大丈夫,竟然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我给你饭吃是可怜你。你跟我在这扯什么有的没的。爱吃吃,不爱吃滚!”

一个乡村妇人都不觉得他以后能成事,完全把他当成乞丐了,足见韩信有多差劲。

一段小词整的韩信贼尴尬,不过第二天,他还是屁颠屁颠的跑去找漂母要饭吃了。

饿肚子的感觉,真难受啊。

真不知道父母死后,韩信是怎么活下来的。

韩信出来混,三天饿九顿?

还有著名的淮阴少年欺凌事件。

这个小混混当众侮辱韩信,让韩信从他的胯下钻过去。

韩信居然照做了。

后来韩信功成名就之后,许多人美化这件事。

有的说什么韩信为人斯文,不屑动手,有的说韩信志存高远,不愿意因为一怒之下杀人而葬送自己的前途,还有人说干大事不拘小节,韩信能含羞忍辱,一看就是看大事的料。

全都是胡扯,真应了那就话:你若成功了,放屁都有道理;你若失败了,再有道理都是放屁。

据老鲸分析,韩信他就是怂了。

面对突入其来的欺凌,并且对方人多势众,怂怎么了?

我就怂怎么了,我就怂怎么了,你们小时候没怂过吗?

怂不丢人,输才丢人呢!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韩信当时太饿了,真没力气反抗,毕竟三天饿九顿的人。

总之,韩信的生存能力、自理能力、情商、乃至于统军打仗之外的智商,都不怎么样。

......

毫无疑问,扶苏就是韩信的贵人。

扶苏看着,韩信远去的背景,胸中无限感慨。

此一去,如龙出海,如虎归山,等到韩信再度归来的时候,他将是朝堂上最靓的仔。

就像韩信终究没有叛汉一样,扶苏相信,韩信也终究不会背叛大秦。

大秦,非与百姓共天下,乃与武将、文臣、士大夫共天下。

功臣不负大秦,大秦绝不负功臣,这是扶苏的承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