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夺舍扶苏开始

《从夺舍扶苏开始》

第178章项伯献城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彭越已败,项羽引兵至符离,与英布决战。

项羽的行军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英布没有防备,被项羽打了个措手不及。

好在英布的反应十分迅速,他快速的收拢了军队,死死的守住了符离城。

符离城就像一颗钉子,死死的钉在了项羽进攻的路上。

战斗进行的一场激烈,英布和项羽不停的进行着攻防战。

虽然项羽的攻势很猛,但都被英布挡了下来。

五日时间已道,项羽都未能攻下符离。

项羽的五日破英布的计划落空了。

他这次就是要速战速决,一旦被拖入相持阶段,形势对于楚国就十分不利了。

第六日,杨端和率领着大军赶到了符离城。

别看他平日进军速度极慢,但到了关键时候,也绝不会掉链子。

扶苏已经做好了三面合围项羽的计划,决不能因为他的疏忽而出现了纰漏。

对于扶苏的布置,杨端和有一点不理解。

众所周知,项贼处自江东,会稽郡等地可以说是他们的大本营了。

扶苏偏偏网开一面,在江东方向为项贼留下了退路。

围敌必缺的道理杨端和自然懂得,但也放虎归山的战法杨端和实在是不懂。

扶苏陛下究竟想干什么呢?

既然想不明白,他索性也就不想了,执行命令就行了。

到了他这种年纪,已经功成名就,完全没有了少年时候的那种血性。

他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带兵打仗,都突出一个稳字。

宁肯无功,不能有过。

如今和项羽决战,也是如此。

杨端和深知项羽急于求战,果断采取了守势。

无论楚军使出什么阴谋诡计,骂出多么难听的话语,他就是坚守不战。

想要攻下杨端和的城池,就要做好拿命填慢护城河的准备。

......

楚汉久相持未决,项羽心急如焚。

说好的十五日返回彭城,如今已然十五日了,他未能攻破秦军的南方战线。

更要命的是,之前被他大败的彭越军,已经重新出现在了战场上。

他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在项羽背后反复的游走,下楚地,绝楚粮,让项羽无可奈何,苦不堪言。

楚军日日来符离城挑战,秦军都不与交战。

但是,秦军中有来自楼烦的士卒,十分擅长射箭,百步穿杨,箭无虚发。

楚军挑战三合,楼烦射手辄射杀之。

项羽十分气愤,甚至亲自被甲持戟来到符离城下挑战。

楼烦射手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浑身上下散发着王霸之气。

楼烦射手被项羽的气势所震慑,目不敢视,竟然手不敢引弓射箭。

霸王之威,乃至于此。

......

项羽胯下乌骓,手持战戟,高声叫喝,让杨端和上前答话。

城楼上的守军问之,乃知此人就是楚国的反贼头号,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于是赶忙统治杨端和。

很快,杨端和来到了城楼之上,与项羽遥遥相望。

项羽怒喝,声震四野外:“老贼,我连日叫阵,你都没有回应。如今,我担着三军将士的面问你,你可敢与我挑战,一决雌雄?”

杨端和听了项羽的怒骂,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

到了他们这种层次,已经绝少口吐污言秽语了。

如今,项羽失态,恰恰证明了他的心焦,杨端和如何能够不高兴呢?

对于项羽提议的二人决战,杨端和十分的不屑,心中暗道:

“项羽虽然勇猛,却是个没心智的孩子。现在是两国对垒,你当是小孩子打架吗?还一决雌雄,当真是可笑。”

他笑呵呵的望着城下的项羽,慢条斯理的回到道:“项将军,你的提议很好,容我想想,你且回去,明天再来吧。”

项羽轻蔑道:“怎么,怕了吗?你若是怕了,就马上开城投降。”

杨端和哈哈大笑,“吾宁斗智,不能斗力。我若是年轻三十岁,定然要亲手斩杀了你。”

还没等项羽回答,他就回头吩咐道:“放箭!”

一时间,符离城上,箭如雨下。

要知道,大秦军队的弓弩可是经过了扶苏的改良,射程和杀伤力都是十分夸张的。

眼看叫阵不成,项羽无奈,只能在亲兵的掩护之下返回了大营。

......

见到项羽已经退走,杨端和十分的得意,对身边的将领说道:“此人有勇无谋,不足无虑。”

他站在城楼上观察了一阵楚军的阵型,然后转身离去。

在临走之前,他吩咐身边的士兵,“严密防守,没我的命令,不许任何人出城。”

士兵们纷纷答应,一个接着一个的表忠心。

杨端和十分满意,他清楚,只要此城不失,他的任务就圆满完成了。

之前扶苏通知他们,章邯十五日必下彭城,让他们准备好围攻项羽,全歼楚军。

彭城的防守还是十分严密的,不但城防坚固,而且粮食充足。

虽然不知道扶苏要用什么办法在短时间内拿下这样一座重兵防守的坚城,他还是选择了无条件相信扶苏。

要知道,自从扶苏继位之后,几乎所言必中,他对于时局的判断分毫不差。

在这些臣子心目中,扶苏已经是半神的存在了。

算算日子,时间也差不多了,如果章邯已经得手,消息这两天也该到了。

明日,他要和众将商量一下出城围攻项羽的事情了。

只是有一件事,杨端和感到奇怪:项羽冒着偌大的风险跑到符离城下,就是为了和杨端和极限1V1吗?

傻子都知道,杨端和绝对不可能答应他。

那项羽的目的是什么呢?

......

楚军大营。

项羽回营之后,马上开始派兵遣将。

他们已经被挡在了符离城太久,决不能在拖下去了。

他之前已经预定了一个作战计划,目前各方面的兵力都已经就位了。

这个计划十分的惊险,要不是被逼到绝路上,项羽就不会这么干。

但现在,他没有任何办法,只好孤注一掷了。

这一次,要么杨端和死,要么项羽死。

第二天,项羽带领军队,绕过了符离城,杀向了秦军的后方。

他们遇人杀人,遇城屠城,要将符离城的外援全部切断。

这无疑是冒险的行动。

身后有着一支大军,项羽竟然敢继续向前进军,难道他就不怕秦军突然杀出来,将他们彻底截断吗?

这简直不能再危险了,楚军随时都可能被秦军偷屁股。

项羽这分明是在玩火,是在拿数万士兵的性命开玩笑。

这个世界上,哪有这么打仗的人啊。

......

符离城中,将士们纷纷请战。

在他们看来,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战机。

楚军竟然敢绕过符离,向南进军,这无疑把最脆弱的腹部漏了出来,还要明目张胆的告诉秦军:“来吧,这是我们的弱点,来锤我们吧。”

看到这种局面不知道出城占便宜的将领,绝对都是低能的存在。

杨端和笑了:“项羽欺我太甚,以为我真的不敢出城吗?他的这点小把戏,全都被我看穿了。”

是的,项羽就是在诱杨端和出城决战。

他将自己的破绽漏出来,就是再用无数楚军士兵的命在钓鱼,钓杨端和这条大鱼。

同时,他怕杨端和不上钩,还加了一把香饵,令人在秦军后方不停的杀人屠城。

现在的他,哪里还算是一个将军,分明就是一个杀人魔王。

他不但不把百姓的命放在眼里,不把秦军的命放在眼里,甚至都不敢楚军的命放在眼里了。

他想要的,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决战。

他是想死中求活!

杨端和虽然看出了项羽的套路,但还是仍不住想要出城决战。

作为一名战功卓著的老将,他对于战局的判断是十分准确的。

他虽然慎重,但他不傻。

在他眼中,项羽现在就是一个赌徒,而且是一个输红眼的赌徒。

他在赌,赌上了自己的一切,去换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

如果杨端和不肯出城,项羽一成的胜算都没有,只能乖乖的等死。

现在,他通过这种自爆的方式,让自己陷入了绝境之中。

战局对于项羽十分不利。

杨端和如果出城的话,有着九成的胜率大败楚军。

项羽就是在赌,他能凭借着自己的超强武力,逆风翻盘,把一成的胜率变成最终的全胜。

......

杨端和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出城决战。

对于一场战争来说,哪怕胜率有六成,都已经十分了不起了。

现在,如论是从那个角度来讲,他们都处于绝对的优势。

在如此巨大的优势下,杨端和没有道理一直窝在城内,看着项羽不停的杀戮。

到时候,不但手下的将领们不服,就连扶苏也会怪罪他的。

项羽不是真的以为他是战神吧?他不会真的以为杨端和怕他了吧?

杨端和笑了,这一次,他要给这个年轻人好好上一课。

随即,他开始派兵遣将。

城中大部分的兵马都被派了出去。

他们有的冲向了楚军的大本营,有的杀向了楚军的后方,有的切断楚军的联系,有的从侧翼袭扰楚军......

杨端和的战场经验十分丰富。

在他的指挥之下,秦军很快就将楚军分割成了几段,并且不断地蚕食着他们。

明眼人都能看出,楚军已经晚了。

就像是围棋中的一条大龙,被活活断去了生气,已经无药可救了。

项羽这次真的还能翻盘吗?

......

与此同时,楚国的都城彭城也发生了一件大变故。

当初项羽离开的时候,将彭城的事情,全都交托给了项伯和范增。

项伯是项羽的伯父,项梁死后,他就成了项氏家族无可争议的族长。

项羽将权力交给他没任何问题,他可是项氏族人呐,难道还能害项氏不成吗?

如果他不信任自己的族人,还能信任谁呢?

项伯确实也没辜负项羽的信任。

在项羽离开之后的第二天,他就开始和扶苏联系,沟通献城的事情。

看过前文的都知道,项伯早在很多章之前,就已经是自己人呢。

他是身在楚营心在秦。

当时,天下还算太平,陈胜还没有造反。

项伯被锦衣捕获,在威逼利诱之下,选择了投靠了锦衣。

诸君当初他和张良分手的时候,在路边见到的那个冷面男人吗?

没错,那个人就是锦衣的头子——李左车。

项伯就是在那个时候成为了扶苏的一颗棋子。

扶苏的这一手棋布的实在是太早了,至少领先五个版本。

等待项羽成为了第五个楚王的时候,这颗棋子开始发挥作用了。

他陆续送出了许多关键的情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谁能想到,项梁的哥哥、项羽的叔叔,竟然是大秦皇帝扶苏的人呢?

打死也想不到。

......

这一次,项羽出征,把彭城交给了项伯。

这无异于直接交给了扶苏。

项伯前脚送别了项羽,后脚就把彭城给卖了。

不得不说,他确实卖了一个好价钱。

扶苏掌控了彭城之后,赐项伯姓秦氏,封他为射阳侯。

封侯意味着他的爵位已经到达了异姓的定点,赐姓表明他已经得到了扶苏的认同。

天子以国为姓。

严格来讲,扶苏既不是嬴扶苏也不是赵扶苏,而是秦扶苏。

给项伯赐秦姓,无疑是对他功绩的最大表彰。

因为项伯的行为,项氏的血脉最终没有断绝,得以延续了下去。

这也算是项氏在这次打断当中的两面下注吧。

......

范增绝对没有想到,项伯居然会献城。

当秦军已经入城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他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可能。

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能等的。

范增试图将秦军赶出城外,但都失败了。

秦军已经占领了彭城,大部分楚军也已经在项伯的带领之下归顺了秦军。

彭城大势已去。

城中大部分文臣武都选择了投降。

项伯都投降了,他们这些人还死扛着干什么呢?

保命要紧。

就这样,扶苏几乎没费什么劲就夺下了彭城。

只有一小部分人拒绝投降,要么死战到底,要么突围逃走。

逃走的人中官职最高的就是范增。

他是项羽的铁杆死忠,联合着部分忠于项羽的大臣突出了重围,向着南方逃去。

临走之时,他带走了项羽的家眷,这算是他给项羽最后的慰藉吧。

其中就有项羽最爱的虞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