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利院走出来的田径之王

《从福利院走出来的田径之王》

第16章3人小团体初成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友谊中学操场上。

苏烈三人看完赵冲和吴云东,铁世雄跟校足球队的足球比赛之后,已是下午六点。

三人相约到食堂简单吃过一餐,又回到操场上,开始沿着跑道逆时针慢走,边走边聊。

“苏烈!你觉得今天那几个教练怎么样?”李华首先说话,直接把话题引到秦教练几人身上。

苏烈尚未开口,阿旺多吉反倒先说了一番自己的想法:“很好哇!像秦教练一看就是那种经验特别丰富,水平很高,待人和善的老资格教练,跟着他肯定很有前途。”

“段海军教练就比较严厉,起码我上午就被他骂了无数遍,差点儿在心里留下阴影,但他教的东西都是实打实的,我感觉自己获益匪浅。”

“还有王涛教练,感觉他是教练团队里最年轻的,不怎么管我们,更像是个搞后勤的,啥都懂,啥都要干一点儿,搬助跑器有他,喊口令有他,打发令枪也有他。”

“至于其他几个教练,我暂时没接触过,不知道人怎么样。”

“苏烈!你觉得呢?”

苏烈听此,缓声在一旁补充:“秦爷爷最和蔼可亲,段海军教练最严厉,王涛教练有些逗逼,袁飞龙教练看起来很高冷,他们水平都很高。另外两个教练我没怎么接触,倒是不好直接评价,不过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毕竟能在友谊中学田径队当教练的人,再差也应该有几把刷子。”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以前在穷乡僻壤读初中的时候,体育课全都是一个体育老师在教,我就觉得所有的学校应该都是这样的。直到今天来了友谊中学,我才知道,原来像这种重点高中的田径队都是有教练团队的,一位教练负责一个田径专项。”李华言语间有些唏嘘,显然今天的经历让他的世界观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阿旺多吉在一旁连声赞同:“我也一样!像我们雪区偏远地方的初中整个学校才一个体育老师,而且平常体育课也都是随便上一上,体育老师让大家跑两圈,热热身就完了,很少系统教授田径相关的专项知识。”

“像今天秦安东教练讲的三种百米起跑方式,我先前就完全都不知道。”

“苏烈!你是青阳市城里的学生,你读的初中体育教学怎么样?”

阿旺问话之时,眼神中满是好奇,显然他对这个问题格外感兴趣。

与此同时,李华也竖起了右耳朵,生怕错过苏烈接下来的每一句话,他对城市里的初中体育教学情况也十分好奇。

苏烈见此情形,顿时哑然一笑:“差不多吧!我读的初中体育老师虽然比较多,但没多少话语权。体育课也经常被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主课的任课老师占用。”

“所以我们初中的体育老师师资力量虽然不错,但体育教学不行,学生们也不怎么重视体育课。”

“反正我初中三年都没听说学校里出过什么了不起的体育达人,反倒是偶尔会冒出一两个学习很厉害的尖子生,像我们学校中考第一名估计放在全市应该也能排进前100名。”

“其实说到底,大家要是学习成绩拔尖,根本就不会考虑走体育这条路,这条路的出路就像赵冲上午说的那样,太窄!太窄了!若是不能成为职业运动员或者考入知名的体育学院,几乎就没什么太好的前途。”

阿旺听苏烈这么一说,脸色顿时忍不住一阵纠结,随后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苏烈!你说的没错!要是成不了职业运动员又考不上知名的体育学院,体育这条路确实没什么太好的前途。”

“不过,若是不走体育这条路,我恐怕连高中都读不上,也根本不可能在友谊中学遇见你和李华还有赵冲他们。”

“体育算是直接改变了我的命运,我打算高中三年好好努力,争取早日成为职业运动员或者考入知名的体育学院,但我担心自己的意志力未必能坚持下去,所以恳请你能在我以后懈怠的时候监督一下,谢谢。”

话音刚落,阿旺多吉便两手合十,弯腰近九十度,对着苏烈深深鞠了一躬。

苏烈被阿旺这突如其来的大礼给吓了一跳,连忙将对方扶起来,边扶边说:“互相监督!互相监督!我是孤儿,打小在儿童福利院生活,没接触过什么正规的体育培训,也不敢保证自己的意志力一定就有多坚韧,免不了也有懈怠的时候,到时候还希望阿旺你能提醒我一下。”

一旁的李华见苏烈二人如此表现,立马热血涌上头来,对着二人大喊,“我也一样!苏烈!阿旺!以后若是我有什么懈怠的地方,你们两个一定要提醒我!哪怕是打我,骂我也行!”

阿旺刚才的话引起了李华的强烈共鸣,因为他跟阿旺一样也是一个被体育改变命运的人。

李华初中的成绩很差,很差,差到根本不可能考上高中,连那种最次的乡镇高中都考不上,他家里又穷,交不起赞助费,不可能通过关系降分录取上高中。

若不是李华跑的够快,跳的够高,被段海军教练从乡下选拔到友谊中学,恐怕他现在已经在粤省那几座沿海城市的电子厂或纺织厂打工赚血汗钱了。

这也是他就读那所乡镇初中大多数没考上高中的落榜生最真实的写照。

2000年左右,粤省那几座沿海城市是整个华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大多数西南地区农村人最喜欢去打工赚血汗钱的地方。

可以说,沿海发达城市的打工人中,差不多有一小半都是西南地区农村去的。

李华的爸妈,还有叔叔,姑姑,以及村里的壮年劳动力,总共上百口人基本上都在粤省海东市打工,他们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回家。

正因为父母常年不在家,李华从小到大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又由于两辈人年龄差距太大,他跟爷爷奶奶的代沟极深,自然而然便成了一个沉默寡言,性子孤僻的人,直到初中毕业,也没什么朋友。

原本他来友谊中学也只是打算混个二级运动员证书,为高考加分。

直到刚才,他听了苏烈和阿旺的交谈,才发现这俩人跟自己何其相似,瞬间斗志被点燃。

一个是孤儿,从小没了父母,在儿童福利院长大。

一个来自西川雪区的偏远山区,同样没什么朋友。

而李华他自己呢?

来自西川最偏远的农村,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也没什么朋友。

身世相似之人,天然便会有相互亲近的倾向,所谓抱团取暖,大概就是这样吧!

且不提李华此刻的所思所想,苏烈和阿旺见李华突然爆发,先是被吓了一跳,纷纷后退一步,随后忽然意识到不对,彼此相视一笑,同时伸出右手,放在空中,交叠在一起:“相互监督!”

随后,苏烈两人同时用炯炯有神的眼睛看向李华。

李华见此,瞬间心领神会,立马伸出右手按在苏烈和阿旺交叠的右手上。

下一秒,三人齐声呼喊:“相互监督!相互监督!相互监督!”

就此,三人小团体出成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