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修仙

《漫漫修仙》

第六十三章 宗门帮派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依着张帮主的说法,是修仙传承断绝后,曾经武道大兴。那时候练武的人非常多,而且修仙传承不再,但修仙法门还是有不少,有才智超群之人,若是从里面借鉴一二,武功就会大有增进。当时练武成风,各处都是武林门派,武功高手层出不穷,天天召开武林大会,两人见面恨不得比武切磋。练武的人多了,社会和谐就受了影响,侠以武犯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当土匪强盗的,有当采花大盗的,甚至还有作乱造反的。那时候虽然朝廷里也是能人辈出,不过天天忙着平息各种武林纠纷和地方作乱,这天下治理就差了很多。

当时爆发了不少死伤无数的大战,后来据说有几个武林圣地出了面,协同组织了各大门派召开了一次声势极其浩大的武林大会,知会各大门派,无论在哪个国家,不得逾越朝廷的法令制度,以天下为重,否则全天下的武林门派共击之。

李沧海听的津津有味,趁着张帮主喝水的时候问道:“怎么还有几个武林圣地?是合一盟那种吗?”

张帮主摇摇头:“合一盟不过是我大秦国内一个武林组织,不是那什么武林圣地。”

“那武林圣地可有名号吗?”

张帮主露出一丝期冀有有几分羞愧的表情:“我神刀门哪能知道那等地方,混元宗里说不定有人知晓,我只听说有一个好像是个什么寺。”

这么神奇,连名声都搞得这么神秘。李沧海连连点头表示理解。

张帮主继续说道:“我之所以还知晓这个什么寺,是因为我大秦国的武林有自己的手段。”

原来当年那场空前绝后的武林大会,虽然将武林发展的基调定了下来,但到了不同国家,手段又是不同。大秦国之前的朝代,当时认为武功主要是有人传授才会有人学习,零零散散练武的难以成气候,只要把学武的地方的秩序把控好,那么武林也就不会乱成一团了。

当时采取的手段就是形成门派制度,然后朝廷的力量介入,有朝廷支持的门派越来越兴旺,没有朝廷支持的门派则会越来越衰败,长此以往,武林秩序就稳定了。

“那一年,在如今秦朝的土地上,又举

(本章未完,请翻页)

行了一次金鳞初会,就是把武林秩序定下来。当时将门派分为四类,一类为帮,取意为荒野聚集围栏落居,规模最小,实力最低,只能辐射一镇之地大小:一类为门,取意为落地为尊迎客四方,实力更上一层;一类为派,取意为连墙接栋庭院深深,已经可以在一府之地称雄了;最后一类为宗,取广厦宗庙武义尊享,就已经需有尊敬之心了。”张帮主说话时语气深远,也仿佛在畅想当年武林盛世。

李沧海听到此处,就明白过来了,感叹道:“怪不得张帮主说那个圣地叫什么寺,这帮派宗门,整好和什么寺避开了。”

张帮主也点点头:“确实如此,而且有人猜测,其它的武林圣地也恰好不叫什么派什么宗的。”

“嗯—”,李沧海若有所思:“张帮主,看来这一个门字,论起来在江湖中小家小业了。”张帮主听闻此言,也只能无奈笑笑。

李沧海忽然琢磨过味儿来,问道:“张帮主,此番和我讲这些武林典故,可有些缘故吗?”

张帮主点点头说道:“确实不错,我有所听闻,据说有人提议,想仿照金鳞初会,再来一次武林盛会,来一个武林门派切磋,互相印证一下。”张帮主看向李沧海,点点头说道:“看来这是有些山雨欲来啊!”

这是要重新论下各门各派实力,来个重新评定吗?李沧海脑中幻想,这沧海派还能变成沧海宗吗?听着也有些霸气。

一旁的张帮主打断了李沧海的幻想:“李司卫,贵派想必当年也是声名赫赫的大派,只不过抵不住岁月变幻,要是真有这金鳞初会,还是要小心些了。”

李沧海心头一紧,听着张帮主的口气,似乎是不看好沧海派的形势啊,怎的,到时候变成沧海门或者沧海帮吗?这听起来就不够气派,李沧海问道:“张帮主,小弟承接沧海派时日较短,有些江湖经验都不大知晓,这金鳞初会,一般是什么章程?”

张帮主苦笑两声说道:“这个金鳞初会,过去太久了,而实际上后面就再没有举办过,很多东西神刀门也都只剩下个只言片语了,这一次传的有模有样,谁也不好说清楚,但感觉不像空穴来风,还得做些准备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张帮主吃完饭,就回神刀门了,按他的意思是回去苦练刀法,以免到时候手上松懈,丢了门派的老脸。李沧海被张帮主说的也来了心理压力,吃饭也有些没滋味儿。应姑娘看出李沧海有些心不在焉,安慰道:“这张帮主所说,都是些捕风捉影的事情,还每个准,要不你去找刑纪司问问?”

李沧海摇头不语,心想现在秦国北方,圆国恐有大变,这天下形势估计谁也说不准,看来只能做些准备,来保住沧海派的那份基业了。

隔天李沧海和应姑娘又返回祝希山。这一回有了些许压力,李沧海更是勤修苦练,白天萝卜使劲吃,晚上主动巡视周边,多杀些骷髅怪兽什么的。平日里,手中长枪的招式也练得飞起,于轻功一道,李沧海也向应姑娘学了些提纵之间的吐纳之道,只是李沧海将灵力来代替内气,施展轻功之时,灵力过于菁纯,导致李沧海脚下力量极大,失去了轻功玄妙,用应姑娘的说法,就是像个狂奔的野牛,跑的快,却没有轻功的意思。

山中无岁月,转眼间已是六个月过去,李沧海和应姑娘往返黄花镇数次,金鳞初会的风头越来越响亮,老猎也带来了刑纪司的口训,说是这一次大秦国武林将举行盛会,李司卫身为刑纪司的司卫,当早做准备,据说刑纪司内部不少人还很看好李沧海。

长时间的修炼,李沧海手中的炼神晶石早就不够用了,可是李沧海迟迟停留在练气第五层,尚未突破。直到最后,李沧海将饱含期待的人参挖出两株。这人参在那晶石燃烧粉末之地生长,短短几个月,就有了两枚五片叶,这东西李沧海也不是很熟悉,应姑娘有些了解,说是这人参有了三年参的样子,这等玄妙真是无语言表。

萝卜和人参还是有些区别。李沧海独坐山洞中,应姑娘得了知会,知晓李沧海要突破玄关,主动提出为李沧海守关。李沧海则是将两株人参吞服。一股火热灼烧之气在李沧海体内燃烧。

李沧海凭着两世经验,只知道这人参是大补元气,具体却并不是很了解。不曾想,两株人参服下后,李沧海全身阳气上涌,激发的体内灵力躁动,李沧海正等着这个时刻,急忙运转功法,炼化晶石。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