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朝往事

《五朝往事》

第4节溪镇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溪镇是一个只有一条街的小镇,建在一个狭长的小山谷里,全镇的户籍也就一千出头,一条不知名的小河蜿蜒的穿过山谷,在小河和山谷的交汇处建了一个小码头,小码头周围分布了数家商号酒肆客店,是方圆数十里最热闹的所在了。其它地方皆是普通人家的住宅,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干净整洁,街道的两侧长着高大的榕树,除去了暑天的燥热,商号酒肆在榕树的枝干里若隐若现。

每到荔枝成熟之时,都是马彻和宗婉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只有这几天两人才得以在帮师傅采摘荔枝的时候忙里偷闲,暂时摆脱繁重的习武与课业。自从薛道源嫁接荔枝后山林之中遍地苦涩的野荔枝变得甘甜起来,成熟后的荔枝不光是山民重要的衣食来源,也是薛道源三人重要的生活来源。

三人居住的山坡之上有数十颗荔枝树,树龄有几十年,每年采摘的荔枝足足有五千斤以上,尽管山民们不时的来帮忙但只靠薛道源一人绝对忙不过来,每年的六月马彻都一连数天的往附近溪镇上卖荔枝,也得此在镇上逛上一圈。

铺子的东家是一个林姓长相颇为清秀和蔼的年轻人,当小山村的荔枝刚出现溪镇不久后他就拜访了薛道源,和薛道源往来数次后成了挚交,薛道源来到小山村后尽管受山民尊重,但山民的眼界见识和薛道源差的太多了,和他们来往未免有些曲高和寡了,被薛道源引为知己好友的只有这个林先生和教书的彭先生,只不过彭先生和林先生的却又合不来。

天一刚亮马彻就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带着昨天傍晚刚采摘的荔枝上路了,去溪镇的路不好走独轮车在半道上就不能走了,大家只能停下挑着担着走将近二十里路,马彻是习武之人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也是精壮的汉子,一天二十里路来回四五次是没问题的,申时左右众人总算把这次挑来三十担荔枝全部送到了林先生名叫济丰庄的铺子里。

当最后一筐荔枝送进了溪镇最大的铺子济丰庄后,掌柜的即拿出了十五贯铜钱交给马彻,边给边道:“薛先生真是不一般,同样的荔枝你们家的比别人的大、比别人的甜,福州城里的官绅们点名要你们家的,别人的三十担荔枝顶多卖十贯。”听过后马彻心里替师父高兴,嘿嘿笑道:“掌柜的,你过奖了,承你关照”又随便闲聊几句就要告辞。

刚刚转过身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马兄弟怎么这么急着回去?来到这里也不知见见故人。”只见一个身着白色丝葛二十五六的青年男子带着和煦的笑容走了过来,此人从头到尾、从外貌道气色和旁人无异,是那种仍在人堆里都不显眼的人,不过青年那种脸上带着的笑容却让人倍感亲切,让人舒服却感不到做作,穿着一身名贵质地的衣着,合体却不显得阔气,让人见了一面就无法忘记

见青年男子出来掌柜赶紧躬腰行礼道“东家”马彻见到大喜过望,赶紧走了过去拍了一下青年男子喜道:“林大哥、想死我了,连续几天没见到你,以为今年你不会来了。”青年那种依旧带着那种让人舒服的笑容道“能不来吗?我要是不来对外面你真成瞎子了。”

马彻讪讪应道“林大哥想哪儿去了,我想你可不是为了打听外面的情况。”青年男子听后笑了笑后对掌柜的说:“祥叔,让伙计拿点茶水点心招待下马兄弟的同伴,给找个阴凉的地让他们好好歇歇脚。”叫祥叔的掌柜的马上应道后就忙活去了。

青年男子吩咐后指着门外对马彻做了请的手势,马彻知道他出去和自己好好聊聊,两人近两年每年只见一次,见面后就是如此。

两人来到离商号不远镇上的唯一一家酒馆内,还未到饭店店里的人并不多,两人找了处僻静之地要了壶酒和几个小菜聊了开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