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朝往事

《五朝往事》

第58要求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看着这些黄金玉石和香料再看看旁边喘着粗气的众人,黄诚立刻冷静下来觉得此事既蹊跷又不简单于是道:“贵使这是何意,我中土有句话叫无功不受禄,贵使给我大楚如此厚利不知所为何事呢?”

猎日靡道:“中土还有句话叫做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在下携重礼而来是有求于贵国天王。”杨幺听此大感兴趣问道:“哦,不知我大楚能帮得了贵使什么忙。”猎日靡道:“天王,此次在下前来贵国是受大金国相完颜宗瀚大人所托。”

杨幺奇道:“完颜宗瀚,我大楚与他素无来往,不知他拜托贵使者何事?”猎日靡笑道:“请天王耐心听在下讲完,大金国相大人是请我西域明教来中土会见天王,会见的目的想必天王应该心中有底,”听到猎日靡的话杨幺稍稍思索后答道:“是否让我大楚出兵攻打大宋?”

说罢心中却疑窦大生,金国和伪齐搞什么鬼,他们两家既然是一体的为何伪齐派来使者来劝说此事后金国还要多此一举,难道他们不相信伪齐的能劝说的自己,就算是那也不必相继而来呀。

猎日靡点头答道:“天王果然天资聪慧,大金国相确实是希望依靠我西域明教总坛的号召力来劝说天王出兵,我西域明教虽接受完颜宗瀚的嘱托可但绝不逼迫天王在军国大事上脱离自己想法与利益。”

当列日靡说出前一段话时众人还在感叹于他的直白坦然,后面的话却让大家很是吃惊,此人竟未把大金国相得话放在心上。杨幺问道:“既然如此,那么这两箱宝货不是完颜宗瀚让你所转送的。”“正是,这两箱宝货是我西域明教赠与天王的,目的有二,一是我西域明教虽然备受打压,相比之下处境毕竟比起中土明教好出太多,西域明教和中土明教中断联系数百年,教义相差虽大,但毕竟一脉相承,我西域明教也不忍心看中土明教就此衰落,这些珠宝就算我西域明教对中土明教的资助;二来我西域明教在此有事相求与天王。”

说罢眼光望向了坐在偏殿下方的众位将领,杨幺见猎日靡的眼色知道他心中所想,却没有让众人下去只是对着猎日靡微微笑道:“贵使不必担心,这里都是寡人的手足兄弟都是寡人最为信任之人,贵使但说无妨。”

猎日靡见此有些犹豫,不过还是说道:“天王极为中土明教的左护法,应当知西域明教的镇教之宝。”杨幺虽然尊明教而不信明教,可毕竟在渗入研究明教教义多年,还是知道关于明教的许多传说与事迹,于是小心翼翼道:“贵使难道说的是明教的绝世内功心法内径心法。”

猎日靡果断道:“正是内径心法”杨幺听后疑惑道:“可据我所知,内径心法不是西域明教的镇教之宝吗?这与我中土明教有何干系。”猎日靡隧把关于内径心法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说完后杨幺和黄诚对视了一眼,两人在前两天已经听到内径心法的传言和猎日靡的话印证了下竟然相差无几。两人实在不知内径心法既为西域明教的镇教之宝,知道的人甚少,如今为何弄得天下皆知,依西域明教对此经的重视不可能主动宣扬弄得天下皆知,那是何人泄露了关于内径心法的消息呢?两人都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见杨幺陷入沉思猎日靡还以为杨幺正在权衡利弊,却不知关于内径心法的消息天下已经是沸沸扬扬了,只是二人只顾着赶路根本没有打听和关心路上的传言因此不知。

杨幺却以为猎日靡已经听过江湖传言了因此也没有说出心中的疑惑,只是道:“贵使,寡人不是江湖中人,不知道内径心法在何人手中,但从刚才贵使得话语中寡人得知,持有此经之人可以修炼成绝世内功,那么江湖上争夺此经的人必定人数众多,而且大多都是高手,大楚国内的武林高手甚少,寡人可以帮你找寻此书,但寡人无法保证一定找得到。”

猎日靡见此鞠躬行礼谢道:“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只要天王愿意帮忙在下就感激不尽。”

会面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才把事情谈完,随着猎日靡和众人的离去,杨幺对黄诚说出了疑惑:“军师,这两人来到我大楚难道只是为了让我大楚帮忙找寻内径心法吗?为此还付出了两大箱珠宝香料,这对我大楚未免太惠而不费了。”

黄诚见此也疑问道:“属下也有此疑惑?江湖之事我们很难插手,就算他们不清楚也不至于花费如此重金吧,不过也许西域明教的教主是个武痴,为了练成绝世武功倒也有可能付出如此重金。”杨幺想了想,也认同黄诚的此番分析,江湖也是一个名利场,为了天下第一的头衔江湖中的绝世高手不见得比逐鹿天下的王侯将相高尚多少。

想通了此处杨幺终于把心中的一块石头放了下来,决定从自己的国中随便打发几个武林人士找寻一下即可,只要给猎日靡一个交代至于找不找得到就不是自己操心的事情了。

这时黄诚却突然道:“天王,今日中午和西域明教使者同来的还有两个自称是受大宋武林托付的江湖人士来见您,说是为了大楚国运,天下大势,其中一个人还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高手,两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难道两人的目的也和内径心法有关?”

杨幺听后急道:“军师言之有理,赶快把二人传来”说罢又郑重补了句:“记住是秘密传见,千万不要让他们和西域明教的人碰上。”黄诚脸色凝重道:“属下这就去办,请天王稍等。”说罢就离去了。

焦急等待的马彻二人以为会在房间内做长久等待,两人正为此发愁着急,熟料到不到两个时辰就有人带来杨幺要见二人的消息。二人急忙忙地跟着带路之人走了出去,杨幺虽然建国号称大楚,但毕竟根基尚浅,为了安全又不愿意待在城中,因此尽管在宝台山上大兴土木,不过修建作为行宫的大寨还是格局甚小,二人不一会儿就到了刚才杨幺召见猎日靡的偏殿内,偏殿里只有黄城和杨幺二人,见到二人进来杨幺没有任何废话直奔主题道:“我听将士说,你们二人见寡人有要事相商,寡人很忙,有什么事尽快说,让寡人看看你们有什么事情可以教寡人。”

陆林仓听后对杨幺行礼道:“敢问天王,您在年轻时是否读过书。”杨幺尽管不知道陆林仓此话何意不过还是答道:“使得寡人是过两年私塾,这也是天下皆知,没什么隐瞒的。”

陆林仓接着不动声色地问道:“那敢问天王,我华夏中国从三皇五帝一来可否有夷狄占据中原,奴役我汉人。”杨幺不耐烦答道:“没有”陆林仓又有些咄咄逼人道:“既然没有,那天王是否准备做迎接夷狄入主华夏的第一人。”

此话一出黄诚大惊,这时他才明白原来两人来竟然是兴师问罪,杨幺听到陆林仓的话勃然大怒:“放肆,你那来的胆子敢质问寡人,寡人何时做过迎夷狄入华夏之举。”

陆林仓依旧淡淡道:“敢问天王,数天前伪齐是否派遣使者邀请天王出兵共同进攻我大宋。”“是有怎样?”

“那天王有无斥退和严词拒绝他们?”杨幺听后一时有些犹豫道:“此事与你何关,就算我大楚联合伪齐讨伐大宋也不见得最后让金国得利。再说如今大宋赵官家已尽失民心,天下本是有德者据之,诸国之间的合纵连横本是寻常之事,何必大惊小怪”

陆林仓缓缓道:“天王此言差矣,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自古以来天下大势分分合合实属常态,可不管天下如何分分合合都是我华夏中国内部之事,从古至今争霸天下之人不管德行如何但除了留下骂名的石敬瑭,还从未有人为了权势而投靠夷狄之辈,在下在此不和天王讨论赵宋官家是否得不得民心,天数有没有到,在下只是在此奉劝天王不要做石敬瑭第二。”

杨幺虽然出身草莽但毕竟是读过圣贤书的,心中的华夷之分还是有大防,之所以和伪齐虚与委蛇就是出于这个考虑,就算没有陆林仓的劝谏他也不会轻易和伪齐结盟的。只不过他心中以先入为主,以为两人到来和江湖上沸沸扬扬的内径心法有关,谁知道从开始到现在陆林仓的重点都不离如今诸国大势,还以为陆林仓这是给自己脸色贴金呢。

于是冷笑道:“陆先生的话寡人岂有不知,寡人行事自有分寸,只是寡人奇怪陆先生既然身为武林赫赫有名的高手,什么时候竟然投靠大宋朝廷了,竟然愿意为朝廷做鹰犬。“

陆林仓也没有反驳杨幺的话只是淡然道:“在下现下站在赵宋一方也罢、大楚一方也罢都是为了我华夏考虑,既然天王没有投靠伪齐金国的想法,那在下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杨幺冷冷哼道:“这就是你说的关于我大楚国运、天下大势的大事。”陆林仓回道:“是”,“真是浪费寡人时间。”说罢立刻拂袖离去,待离去后杨幺心中还是不信二人会没有其它目的暗自下令一定要将二人扣在大寨里,最起码中秋之前不可让二人离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