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九

《一九七九》

2、邮票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拉着皮箱,周行走在街道上,饶有兴致看着周围。

1979年的汉正街,他还是头一次见,感觉蛮新奇,但从头走到尾,不免有些失望。

没有门面,全部都是支的摊,环境有点差,这其实不算什么,主要是商品种类太少,而且数量也不多,和后来的天下第一街相比,完全就是个小县城集市。

毕竟才恢复不到一个月,可以理解。

从汉正街出来,周行来到居民区,开始走街串巷叫卖:“收邮票咯,珍稀邮票保底十元一枚,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周行没集过邮,不是专业人士,但来之前查了下资料,大体知道一些东西。

比如,邮票这玩意,要看面值高低,因而发行价格不固定,有的几分钱一枚,有的几十块一枚,周行说的是好邮票保底十元一枚,这里面说珍贵,是不是珍贵他说了算,同时还说保底,也就是说最低十元起。

周行也是很有心机的,就想用这句广告词,引诱老少爷们动心,卖邮票给他。

果然,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动心了:“你这什么行情?”

“大龙邮票有没有?一枚五十块,整版的一百块,全套的我给你两百。”周行开口就是王炸,这大龙邮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套邮票,发行于1878年,因历史悠久,存量极少,极具收藏价值。

“没有。”青年摇头。

大龙邮太珍稀了,可遇而不可求,周行也不失望,继续问:“全国山河一片红有没有?横版的算你一百块,竖版的算你二十。”

全国山河一片红是新中国第一珍邮,文哥邮票,68年准备发行的,但由于绘制的地图不准确,被停止发行,横版的是大一片红,竖版的是小一片红,是新中国珍邮的代表,很有收藏价值,起码以百万计。

“也没有。”

“蓝军邮呢,一枚蓝军邮,算你一百块。”

蓝军邮是新中国发行的唯一一套军用邮票,后因为暴露部队番号旋即被销毁,94年拍卖出八十万元的天价。

“没有。”青年摇头。

“那黑题词呢?还有全面胜利万岁?井冈山大蓝天?纪94梅兰芳无齿邮?纪92蔡伦错版邮?特62京剧脸谱?特15放光芒?”

周行说的这几个,也都不一般,黑题词文哥邮票设计后禁止发行,全面胜利万岁文哥邮票设计后撤回,井冈山大蓝天文哥邮票设计后未发行,纪94梅兰芳无齿邮存量极少,纪92蔡伦错版邮存量极少,特62京剧脸谱撤回,特15放光芒撤回,都极具收藏价值。

青年无语:“你说的这些,都比较罕见,一般人怎么可能有?”

“那你有什么?”

“你等一下,我去拿。”青年说完就转身走了。

几分钟后,青年回来,手里拿着一本集邮册:“我手里就这些,你看值多少钱?”

周行接过一看,都是很普通的大众货,没有未发行版,都是大范围流通的,说不值钱吧,最早的一个是49年的,时代久远,说值钱吧,也不是很珍稀,放在后世,顶多卖个几百上千块。

“你这都不值钱,这样吧,一块钱一枚,我都收了。”

青年大失所望。

周行拿着集邮册,大概数了下,最后数完有七十九张。

“七十九张邮票,算你八十块钱,八十块不少了,两个月工资呢,你卖我就给你钱,不卖我就走了。”

青年有些犹豫:“两百块,我就卖了。”

“两百块,你是在想屁吃,这七十九张邮票,看起来时代久远,但发行量都很大,起码有几百万枚,要多少有多少,真不值钱,物以稀为贵,这道理你应该懂。”

周行摇头,作势欲走:“算了,你还是把你珍藏的邮票收好吧,我去下一家。”

青年有些纠结:“一百五,一百五我就卖了。”

“一百块我都不要,就八十。”周行拉着皮箱,直接往前面走去,头也不回说着。

青年急了:“行,八十就八十。”

“我都不想要了。”周行停步,摇头不已:“不过人要言而有信,我就不反悔了。”

数出八十块,交给青年,周行拿到集邮册,拖着皮箱走了。

一个早上,周行就这样走街串巷,不停叫卖收邮票,两百七十块花光才结束,然后找了个偏僻的巷道,走到最深处,四下一看发现没人,心念一动,默念:“穿越时空!”

下一刻,他整个人便消失不见。

再次睁开眼,周行已经在出租屋,看下时间,十一点了。

脱下军大衣,摘下墨镜、口罩和皮手套,脱下军靴,周行倒了杯开水,坐在书桌前,打开笔记本,上网查找,看谁收邮票。

不是业内人士,没玩过这个,不知道路子,他只能大海捞针。

但网上卖的居多,收的却没几个,周行有些烦恼,便想到万能的同学,可能谁就收藏这个,于是打开班级QQ群,发了条消息:“各位同学,有谁对邮票比较了解?我有一些邮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谁帮我鉴定一下。”

消息发出去,一时半会儿还没人回应,周行也不着急。

过了一会儿,有个电话打过来,是班上的黄文昊,一个富二代,江夏人。

“周行,你有邮票?”

大学四年,周行和黄文昊关系一般,因此开门见山:“嗯,你感兴趣?”

“这样,见面聊吧,我找家饭店,你过来。”

“好。”

黄文昊把地址发过来,周行收到之后,把邮票装进背包里,穿上羽绒服,拿着背包出门。

到了外面,他难得奢侈一把,拦了辆出租车,没多久就到了。

地址是在汉口一家饭店,看起来挺高档的,服务员一路领进去,在一个包厢门口停下,周行推门进去,黄文昊赫然在座,此外还有一个男人。

十月份开始实习之后,周行租了个单间,一边写论文,一边准备公务员考试。

而黄文昊作为富二代,直接进了家里开的公司,在汉口的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虽然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不过做的却是总经理秘书。

周行父母都是农民,和人家不能比。

见面之后,寒暄一下,黄文昊介绍旁边的男人:“这位是钱经理,对邮票比较了解,你和他聊吧。”

“行。”

周行也不废话,直接打开背包,把邮票拿出来。

钱经理戴着金丝眼镜,西装革履的,看起来挺斯文正经,也没有多余的动作,接过邮票就开始挨个看,同时开始解说:“这是纪22号马克思诞生一三五周年,53年发行,纪念邮票,一套两枚,面值四百元的发行量四百万枚,面值八百元的发行六百万枚,一枚价值顶多一百块。”

周行话一听,顿时心凉了半截。

“这是特35号人民公社,59年发行,特种邮票,一套12枚,每一枚面值八分,总共发行八百万套,也不怎么值钱,一枚价值顶多一百块。”

周行的心更凉了。

“这是文8号大海航行靠舵手,67年发行,文哥邮票,面值八分,总共发行一千万枚,一枚价值顶多一百块。”

周行的心彻底凉了,一枚一块钱买来的,难道翻倍一枚一百块卖出去?

两百多枚,也就两万多块钱?

“也就这一个,纪94M梅兰芳小型张,比较珍稀,还算值点钱。”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