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剑痴

《青云剑痴》

第二章:下山(求收藏求推荐)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

青云门通天峰,七脉之首,自青云山腹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直插天际,固有通天之称。

山间林荫小道。

温和的阳光穿过枝叶,零零碎碎地洒在碎石路上。

早起鸟儿几只,低低鸣叫,更添几分景逸。

“沙沙沙!”

茂林深处,陈渊桐一身青衣玄衫,单手持着扫帚,清扫落叶。

晨间清风拂过,路旁花草摇晃,吹起了山野的露水花香。

长袖空空,随风飞扬,如银蛇舞动。

陈渊桐不紧不慢地扫着地上卷起的黄花枯叶,古井无波的眼中,不起风浪。

“哗哗!”,林间山风忽巨。

堆在一起的落叶吹向天空,随狂风舞动,成了龙卷。

少年眼眸深深,看着空中飞叶,心有所触。

落叶尘土,遇风便如无根之萍,只能无奈地随风飘荡。

尘埃如此,万物如此,人又有何不同。

说到底,都是在世间大势裹挟下,顺流而行罢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风起风息。

枯叶飘落,零零散散洒在各处。

少年的双眼不知何时闭上,平心静气,聆听身外的世界。

鸟儿鸣唱,花草舞动,落叶飘扬,清泉水落飞溅,山顶暮鼓晨钟。

少年只觉身在山重水复处恰逢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一股玄玄道意涌向心田。

天地磅礴灵气包裹而来,衣裳无风自起,嘶鸣阵阵。

刹那间,陈渊桐周天窍穴齐齐一震,全身真元奔驰流淌大周天,一瞬百里。

五年山林苦修,道家神通太极玄青道所凝炼的真元法力在这一刻,疯狂鲸吞天地灵气,变得更加精纯。

半刻钟后,周围灵气开始渐渐消散,异象褪去。

陈渊桐睁开双眼,感受着体内更加精纯的真元,平静淡漠的脸上也不由露出一抹笑意。

未想到,今日观风舞枯叶,感天道无常竟有所悟,借此契机一举破境,修成玉清境第六层。

常人有此喜事,怕是早就奔走相贺,与好友亲朋好好庆祝一番。可陈渊桐只是笑了笑,却是没有其他动作。

清晨无人,小道寂静。

独臂少年悠闲地扫着落叶,破镜对他来说会欢悦,却不会狂喜,让他情绪失控。

少年的这份养气功夫浑然不像个少年,倒是有几分山上修道高人数百年凡尘看淡的冷漠心境。

晨间半刻钟,后山数条道路一一扫净,途中也遇到了些早起勤勉的同门师兄弟,相互间熟识,也不免聊些山中杂事。

陈渊桐虽然不爱说话,但待人却不冷淡,总是认真听着师兄们的唠叨闲谈,偶尔也会附和一二句。

一众师兄弟们见他木纳寡言,年纪最小,又是残疾之身。心里怜惜,平日对他这个小师弟也是颇多照顾。

扫完山路,将扫帚放回原位,陈渊桐准备前往膳房吃早饭。

青云门弟子两千,通天峰做为长门,弟子最多,足有五百,除了掌教长老道行高深皆以辟谷,弟子大多都聚在膳房吃饭。

通天峰西侧山腰,屋舍院落新罗棋布,阡陌纵横,膳房屹立其中,楼高三尺三层,大厅六进,足以容下数百人一同用餐。

走进膳房,开阔的大厅三三两两地坐着人在那吃早饭,聚在一起聊天。

“听说了吗?昨天晚上风回峰的曾书书偷偷下山,又不知犯了什么事,被龙首峰的齐浩师兄给抓了。”

傍边有人交头接耳,说着昨晚的趣事,听那话,那叫曾书书的也不是第一次犯事被抓了。

“嗯,这事我也听说了,我还在龙首峰弟子那里打听到,昨晚风回峰首座连夜去领人,脸色可难看了。”

“哈哈,我看这位曾师弟又要被他爹给禁足了。”

陈渊桐将膳房师兄递过来的粥菜端在桌上,听师兄们幸灾乐祸的讨论,又回头拿了几个馒头塞进衣袖。

闲谈里,简单地吃完早饭,跟相熟的师兄们打了个招呼,陈渊桐揣着大包子又走回了后山。

通天峰后山,终年冷清,鲜有人至,却有着两大重地。

一个,是千年前青叶祖师闭关悟道,而后冠绝天下,道法通天的“幻月洞府”。

而另一个,便是摆放历代青云先辈灵位的祖师祠堂,里面终年香火不绝,每逢大事大日,掌教真人便会带领青云七峰首座长老来此祭祖。

小道路转峰回,林间偌大的空地上,屹立着一座雄伟的宫殿,飞檐青瓦,雕梁画栋,古旧的门牌长柱,有青烟环绕隐现。

屋内香火星星,灯蜡长明。

祖师祠堂里,除了白发老人负手立在门前,眺望远方,竟是没有半个人影,足见此地荒凉。

远处有脚步轻轻,发出细微的响动。

老者目光望去,

青衣玄衫,英俊少年脚底生风,步步走来,眨眼就到了跟前。

“弟子拜见师父。”

少年弯腰行礼,气度不凡。

老者看着自己的弟子,心里感慨万千,曾经半大的孩子现在却已成了翩翩少年郎。

五年光阴,真是过眼。

“很好,我本以为你至少还需一年半载方能破境,却没想到你竟有此际遇福缘。

修道五载便是玉清境第六层,如此成就,也不枉我一番教导。”

老者满意地点了点头,颇为得意地继续说道。

“原本按照我青云门规,弟子达到四层驱物境界便该下山游历,寻觅天材地宝炼化。

当初你年纪尚幼,此事便暂且搁置,如今你已到了第六层,也该下山修行历练了。”

“徒儿谨遵师父教诲。”

少年的脸上依旧不见半分情绪,可老人分明能感觉到青衣之下那微微颤抖的身体。

“哎,我知你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现在便下山去吧,以你的修为道行,天地虽不能任你驰骋,但却自保有余。

愿你此行能够了却凡尘往事,心结魔障。他日归山专心修道,继我衣钵。”

“师父!”

少年面色犹豫,欲言又止,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却是怎么也开不了口。

老者长叹一声,转头走回祠堂,身影渐渐被黑暗吞没。

“痴儿,罢了,无需多言,你自去吧。”

祠堂内,言语传出带着沧桑。

陈渊桐跪地连磕三个响头,大声说道。

“弟子多谢师父五年传道之恩,此番下山若能大仇得报,必回来侍奉恩师左右。”

祠堂静静,久久,没有回应。

少年起身回房,简单收拾包裹,背起常伴五载的木剑。最后回头看了眼祠堂,眼神坚定,便朝着山下走去。

······

祠堂内,老者隐于暗处,看着渐行渐远的青衣背影直到消失,苍老的身体依旧一动不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