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人

《藏经人》

第10章 末识决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清晨,沈浩洗漱一番,便带着楚烟络的信件出了门。

太阿岭与玄天岭之间并无铁索桥,所以只能从重剑岭过去。按照地图,白冰居住之地在山腰下方,离索桥不过几步路。

沈浩来到十里坡,几天前,他还和刘小齐在此争执。

他走了一会,终于看见索桥。铁索桥以玄铁为链,上边以一种轻而坚韧的雷云木作为梯子。

沈浩抓着铁链,入手冰凉,踩上了木梯,朝重剑岭走去。

初走几步,寒风吹着沈浩的衣袍,让他打了个寒颤。但走到半途之时,太阳升高了,阳光照耀下,秋风带来的寒冷便被驱散。

照着地图,绕着重剑岭走了半圈,忽然有一阵男子锻炼的哼哈声音传来,沈浩远远看去,在那林间许多重剑岭弟子,赤着上身,修炼锻体功法。

他按照地图找了条偏远的路线,绕过了那群男子。

剑宗之中,各岭服饰都有差异,若是那些弟子看到他身上的玄天岭图饰,定会将他赶走。毕竟几天之前,重剑岭与玄天岭才刚有过摩擦。

一边在山中行走着,沈浩一边看着楚烟络的地图,回忆几次御剑看到的景色。心中对于七山之间的构造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

相较于为人熟知的七山剑阵,太乙门的金璇阵和北玄门的三垣星尘大阵素来神秘,惟有一直坚守在神州边界的剑宗,才有几次开启护山大阵的经历。

沈浩再次走到铁索桥面前,此时,天色已经接近正午。

待他来到白冰的住所,都快接近傍晚了。

他等待小屋附近的太阿岭弟子走远,才偷偷将信封塞入门缝,随后低着头离开。

过了许久,一个丰神俊朗的男子御剑而落,此人正是白冰。

他走进屋子,一眼就看到了那粉色信封。将之拆开阅读,白冰脸上浮现出几分羞涩。他走到门外,看到了正在附近徘徊的陈师弟,开口问道:

“师弟,你刚刚有没看见一个人,将此信塞入我房门下?”

陈师弟正和身边人交谈,见到白冰师兄询问,拱了拱手道:“刚刚与众师兄交谈,并未看到。“

他回过头问,”几位师兄有看到吗?”

“好像玄天岭的男弟子......”其中一位师兄回忆道。

“男弟子......”白冰重复念道。

他的神色突然变得十分古怪,翻手将信件塞入怀中,匆匆道了声谢,离开了众人。

沈浩回到自己的小屋,已经是深夜了。

小屋亮了起来,秋夜的云安岭,也有不少屋子亮着昏黄的灯光。妙法境之前,未修成灵体,是不能辟谷的,修炼无法替代睡眠。

即便如此,九代弟子中不乏苦修之士,在这寒冷的深夜,依然勤练不缀。

沈浩坐在桌前,依旧根据《玄纲论》的修炼之法,绘制灵气路线。摇曳的灯火下,他有条不紊地做着研究,目光专注。

只有研究功法,探索修行之秘之时,他才感到舒适。

“这种感觉,才是我沈浩。”他感叹道。

沈浩不再去想胸口的那朵青色莲花,什么姬无空、南宫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何尝不知道自己不过是太虚修士之间的一枚棋子,专注于功法的推演。

每日回忆,阅读,思考。不知不觉,十几天就过去了。

这一日,沈浩坐在屋子中,打开窗看看天色,天气晴朗。他拿起桌上一叠稿纸,虽然并不满意,但他早已习惯这日子。

他静静站立,放平心神,感受着呼吸。

初入太乙门藏经阁之时,观看的一篇残经中的话让他记忆犹新。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越是修行,越能体悟到这句话中蕴藏的至理。

待到心中再无杂念,沈浩才回忆玄纲论中的修炼之法,他将自己代入成那剑十一,仿佛自己置身于天地之间,周身空无一物,惟有心中的剑与天地。

感受着功法之中至简的意蕴,他开始顺着念神决,进行推演。

虽然他推演了无数次,但他还是抱着好奇的心,去观想功法。不知不觉,他进入了一种纯粹的,充满灵动的状态。

若是他身边有修士,定会惊呼,因为他这种状态,正是修炼至妙法境,接触到修真之道后,才有可能出现的悟道状态。

感受不到极限,无穷的大道之水将他包裹,仿若羊水中的胚胎。

他的身边出现种种意象,宝花凭空撒下,空气中弥漫着香气,隐隐有玄歌妙乐,在他周身回响。

这种状态持续了良久,沈浩忽然睁开眼睛,只见他面色红润,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朝气。他拿起纸笔,毫无阻碍的,在上面画出一幅美轮美奂的精致图案。

“结合了剑道与神念,是一种全新的道路。”,沈浩欣喜地说道。

“我终于能修炼自己研究的功法!”他心中激动,前世他创造那么多功法,但自身修炼的却是太乙门中最下等的阴雨灵种。

他回忆着脑中推演而出的功法,比他画在纸上的更加带有道韵,好似无法复制于纸上。纹路精致,在灵气路线中,三种不同的颜色代表着灵气,神念以及剑意。它们以一种玄之又玄的运动方式交织在一起,美到令人窒息。

沈浩阅遍藏经阁,心中对于修行有着自己的标准。

人乃天地之灵,美是一种合道的直觉。修行之美,在他看来是一种人与道的关系,是他的道心。

“末识决。”沈浩心中默念这功法的名字,心中喜悦。

这篇功法与《玄纲论》相似,需要修炼出剑意,以剑意为引子,更重要的是,必须提前修炼出灵识。

一般来说,修者只有凝结灵种后,踏入培元境,才会产生灵识。沈浩的《念神决》,是以秘法刺激,专修灵识,以灵识为种,有着许多弊端,不过作为《末识决》的引子,十分合适。

沈浩心中感叹:“终于可以开始修炼了。”处在剑宗内,即便没有什么压力,但没有实力,许多事都束手束脚。

他吐出一口气,觉得心胸畅快,推开木门,迎着阳光走了出去。

快入冬了,但玄天岭上只是空气冷了些,正午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许多树木还是依然青葱。沈浩走着小径,感到十分放松。

玄天岭上的修炼气氛非常好,路上的九代弟子看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沈浩,只当他是个透明的角色,也没有冷嘲热讽。每个人仿佛都专注于自己的修炼。

财侣法地,这份宁静也持续不了多久,等到这一代弟子修炼有成,就会因为修炼资源而产生纠葛了,沈浩心中想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山上的一处崖边。

潺潺流水从无阴树林中流淌来,穿过林子,可以看到一小块山崖边的空地,山崖之外,就是广阔的群山景色。

“此地偏僻,以后可以在此修行。”

沈浩点头,感到十分满意,他忽然想起自己需要体悟剑意的剑经,于是从怀中掏出一块传音玉石,给关师姐发了一条讯息。

过了许久,空中才闪过一道剑光,关师姐按下剑头,落至沈浩跟前。

沈浩感受着她身上的一股锐利气息便知道,她境界精进,心中暗道:好一个修道苗子。

“沈浩,你有何事?”关山月开头,声音清冽,隐有金戈之气,看来压制不住气息。

沈浩语气轻松:“我已经看懂《玄纲论》。需要剑经体悟剑意。请师姐带我去宝天阁。”

关山月点头,唤出飞剑,带着沈浩,飞往燕支岭。

飞行途中,沈浩站在关山月身后,突然感觉到她身上气息一阵紊乱,飞剑不稳。

沈浩这才想起来,自己身上还残留着道韵。

他将自己从悟道的喜悦中生生抽离出来,身上的气息再次回归平凡。

关山月皱眉,她感觉心中的那份悸动消失,只当自己刚突破,心境不稳。想着回去要再次闭关,巩固境界。

玄天岭与燕支岭隔得很远,关山月远没有到一瞬万里的境界,所以飞了许久,才看见宝天阁的古朴房檐。

这次的看守弟子已经换人,并不认识沈浩。他们打量了一下沈浩,看过弟子令牌后,便放他走进宝天阁。

看守的长老还是在摆弄上次那些精巧的法器,看起来是个精通炼器的老头,这在专修剑道的剑宗之内,还是蛮稀奇的。

沈浩看了一眼通往二楼的阶梯,明显有法阵加持。他收回目光,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子令牌,上面还余有一百五十多点贡献点。

上次拓印《玄纲论》,花费了二十点。

他走到书架旁,一行行的扫去。

第一层宝天阁,对灵境,培元境的弟子开放,其中放的剑经,统统只有第一册,也就是初悟剑意的法门与经验。

书架之上,有的是培元境修炼的剑法,有写剑意的剑经并不多,只有寥寥数十种。沈浩还看到一本《剑意大解》,其中的内容十分有趣,也被他拿在手中。

沈浩将粗略的算了一下自己的贡献点,将那些剑经统统抱到长老面前。

“一百七十三贡献点。你确定全部都要?”那位长老扶了扶右眼的琉璃宝镜,诧异问道。来宝天阁一层的弟子,哪个不是精挑细选,精打细算,唯恐多花一分贡献点。

没想到沈浩接下来一句话,更让他大跌琉璃镜。

“长老,弟子只有一百五十八点贡献点......”沈浩看向那堆剑经,面色有些不舍。他犹豫了一会,抬起头期待的问道:

“我可以赊吗?”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