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星河欲曙

《大宋之星河欲曙》

第一章 内外异动,孟远深夜临受命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立夏,春寒全褪,微风破暖,别院里簌簌花影召来月霜落在半开的窗上,窗内烛影袅袅,烛光下铺开的弓弩图纸上放着一本保存完整的《梦溪笔谈》和一张未上弩机的弓弩。

昏暗的烛光让孟远十分有安全感,窗外和了白芍花香的清风更是让他神清气爽,倘若官家能许半月空闲,不让那些暗探和朝臣的动向来扰心绪,定能将这偏架弩的弩机的射程再加一成,也定要将沈师在西北行军时绘制的《州县图》再绘录一份。

只是别院门外的脚步声提醒着他,今夜只能到此了,他识得这轻稳而有力的脚步是任羽的。

“侯爷,夏有百里加急。”任宇从袖中取出一卷密函,递与孟远。接过密函后,孟远放下手中的弩机,放下挽起的袖子,迎着烛光,微微一晃,两行字显出来,孟远瞳孔里的光也随之显现,但也只是一闪而过。

“果然!”孟远随手将那密函放在火烛上烧了。

“此次辽使来朝与夏有关?”任羽抬头看着孟远,问到。

“我宋新主继位,夏又蠢蠢欲动了,此前两月夏已经派使访辽国,大有和亲之意。”孟远侧身坐下,开始收拾图纸和弩机。

“此次辽来宋,是为挑起争端?是否立即禀明官家上,请枢密增禁军防卫。”

“不必,你将别处的监听军都安插到辽使所居的四方会馆外,一有可疑立即盘查。”

“好的,我即刻去办!”

尽管相信侯爷心中有数,任羽也知道,孟远是不愿大动周章请调禁军,以免那些本就对侯爷所统的监听司颇有微词的元祐旧党朝臣借机发难,说圣上乱法度,设立这国朝从未有的监听司,届时圣上的为难和怒火则会被言官们憋回后宫孟皇后那里。

“好,你先行去办,我即刻入宫禀明官家。”孟远已将图纸和弩机的零件收好,和那本《梦溪笔谈》一同放入那赤褐色的木匣之中,拿上监听司的令牌便走出了别院。

宫门口的夜色更寒,禁军已经换了一班,孟远走下马,侧门的禁军侍卫也认出了他,草草看过孟远腰间刻有麒麟的“听”字令牌,便向孟远行了军礼,不用平日入夜所需鱼符,便让孟远进了宫门。

孟远眼光示意后便径直走向内宫,远远看到一位内侍,将其引入官家平日下朝后处理政务的文德殿。

文德殿内,内侍刘瑗正在案前为圣上添茶,这位还未及冠的少年天子正是宋哲宗赵熙,此时已将外袍褪去,在昏暗的大殿内,端坐案前。见行到了行拱手礼的孟远,方才张开沉默良久的金口:

“免礼,起身落座!”

“谢官家!”孟远侧身落座于哲宗右前方的木椅上,透过萤淡的烛光,孟远看到圣上俊朗坚毅的眉眼间依然带着一丝疲惫。

“有消息了?是夏还是辽。”不等孟远开口,哲宗便轻声问道。

“官家明察,此次辽使团来宋之际,夏已经派使团前往辽国,据暗探回报,夏有意联辽开战。”孟远转身面向哲宗。

“宁清候认为,辽亦有此意吗?”哲宗依然眉眼未动。

“宣仁太后升遐,辽使团官文说来慰问,臣私以为,辽此次来使,试探居多。”孟远起身拱手,低首正面宗哲。

“况且据臣所知,自耶律宗真后,辽国力日下,大有停战修养之意,且今辽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自负,应不屑被动配合夏与我大宋开战。”孟远直身又补充到。

话音一落孟远意识到,即使刚刚无意间提起“宣仁太后”四字,这位喜怒难形与色的官家依然在眼底微微泛起了一丝刻意的躲避。

对于此,孟远心底有数。元佑年间,垂拱殿上,那与当今圣上仅仅一帘之隔的高太皇太后用九年的时间将这帘后的影子遮盖了哲宗的整个年少青春,更在殡天之后将这影子留在前朝,留在后宫,留在哲宗心里,好似鬼魅,或永远不会散去。

“宁清候高见,我会命鸿胪寺严防仪典纰漏,命禁军加强戒备,你需在暗处盯紧使团居处所四方会馆的动静。”哲宗的一番交代方才拽回了孟远的神思。

“臣领旨!”好在官家所虑和他无异。

“现在还有一件更紧急的事,吕卿明日将要秘密抵京。”哲宗挺了挺身道。

两月前,哲宗已经力排知谏院言官和旧党官员的众议,任被贬为建宁军节度副使的吕惠卿为巡察使,察访熙宁年间青苗法实行的效果和利弊。比起西夏,朝堂之上旧党对于废青苗的固守和党争的暗流漩涡更让年轻的官家忧心。

与夏一战,只是时机,而朝堂诡谲,足以拖垮一切抱负。

“是,吕副使此次能顺利返京,已是不易,我明日就在城内接应。”孟远接过圣命。

“吕卿在秘信中说明他已经将访察的实录交由亲信护送接应,明日他与亲信会乔装作互不相识的商人,在州北瓦子内等待接应。”

“吕副使周全谋划,瓦舍内人多眼杂,容易接应,而他本人与亲信同在州北瓦子内,即使旧党能猜到访察实录不在他身上,也定以为吕副使已将实录交他人,于别处呈交官家,不会料到实录依然在瓦舍中”。

“即使能料到,以宁清候的过人谋略,也定能顺利在杂乱中悄无声息地接实录,护吕卿!”哲宗的语气中充满了信任,还有一丝丝的告诫。

“臣不敢辱命!”孟远正色地向哲宗拱手道。

“你总是让人放心的,去见你姐姐吧!”哲宗舒了一口气,唤来了掌灯内侍。

“夜已深,外臣不便入后宫,不若改日向娘娘请安。”孟远有些惶恐,数次从宫门口到文德殿的路上,他都在想能否问及家姐孟皇后,但是面见圣上的时候,他依然不敢提及。

因为他知道,从几年前宣仁太后钦点家姐为后的那一刻起,家姐就已经是高太皇太后留给哲宗那影子的一部分,一天为皇后,便一刻也不能挣脱出来。

“你不在京已有几月,皇后特意留了自酿的桃花酿,待你品尝,你莫辜负她的心意和手艺,速去吧。”

“谢陛下恩典!臣告退。”孟远领旨谢恩后,随内侍朝皇后的住所仁明殿方向去了。

走出文德殿,孟远才发现,这皇宫内的夜晚竟也是风清月明。内侍碎步急行,孟远不觉已到了家姐寝宫的殿外,灯还亮着,正厅旁的花圃里白芍盛开,即使夜色朦胧,也难掩这花的洁白绰约,它们也如孟皇后本人一样娴静坚韧地栖在仁明殿旁。

“臣弟问皇后娘娘安!”孟远进殿后即刻行礼。

“远弟来了,快!迎儿,落座奉茶。”孟皇后从青色的流苏屏里走出,微弯身体,拉起了这位数月未见的弟弟。

“这外袍是去年冬至节为你缝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今竟这般宽大,远弟,我知你事烦,但切不可因此少食啊。”孟皇后忍不住轻抚了弟弟的轮廓分明的面庞。

“家姐多虑了,冬至时节寒冷,里头有棉内裳,如今可是轻衣薄衫哩!”孟远不以为然地握着姐姐的手,慢慢坐下,又指着自己的脸说道:

“再说,看相的都说我这是骨骼俊逸,大有风流才子的气韵。”

“就会油腔滑调哄我!”孟皇后一边轻声笑,一边接过侍女迎儿端来的茶,递与孟远。孟远接过茶,在烛光下看见姐姐久违的浅笑,才注意到姐姐这张粉黛未去的脸上竟显出了几分苍白,从前眉州老家那个安静但不失明艳的孟家大姑娘,在这深宫中不过几年光景,竟灵气耗尽至此。

“阿姐,你清瘦许多了。”孟远忍不住说了一句。

“哪的话,我虽掌管中宫,不过是名头,甚少操心,倒是你日夜忙碌,没事还想着你的弓弩器械。”孟皇后又朝孟远移了几步,轻声说道:“待前朝局势稳一些,我就想法儿让官家撤了你现在的职。”

“阿姐不必替我操心,我现在也很好。”孟远立刻打断了家姐,他知道决不能让家姐为他在官家面前求什么,他现在所领的监听司,虽是官家新设,常招御史言官的发难,但却深受哲宗信任,至少在官家徐图复起新政、肃清朝堂的过程中是的。他在监听司待一日,这信任就在一日,家姐所蒙受的宣仁太后的阴影就淡一分。

“夜已深了,臣弟先行告退了!”孟远意识到自己该走了。

“迎儿差人送侯爷,”孟皇后欲言又止,命人将早就准备好的桃花酿一并给弟弟拿上。

出宫归家的路上,孟远吹着习习凉风,方觉困倦,但是却无丝毫睡意。

吕副使返京,一路未有凶险,明日必起波澜,还有辽国使团,在四方会馆内倒也好控制,但是使团人员行动自由,且不日觐见面圣,届时宴会和舞乐典仪的种种细节,也并非全在他监听司的控制內。

更要紧的是,不论辽国使团还是吕副使回京,都是直接事关改元后官家能否在朝局中撕开一片站立之所的大事,但这位年轻的官家却一如往日的淡漠,不知道是过于信任自己还是另有打算。

而文德殿内,没被孟远参透的哲宗已经准备在此就寝。

“走了?”注意到为孟远掌等的内侍已经回来复命,哲宗慵懒地问到。

“回陛下,宁清候此刻已经出宫,在仁明殿也只不过和皇后说了几句家常话。”内侍刘瑗走近哲宗,准备伺候圣上入睡。

和孟远一样,哲宗虽然及其困倦,但紧缩的眉头也藏了心事。

这位宁清候一直小心翼翼,又精明强干,除了想让自己善待皇后之余,忠心和追随又有几何呢?想到这里,哲宗翻了个身,他已经厌恶自己如此惯于揣测人心,同时也羡慕今夜仁明殿里姐弟间的闲话家常,自己儿时在郡王府中的那个如兄长的玩伴此刻在何方呢?再见之时又该如何让他活在大宋的疆土上的阳光下呢……

静夜思绪如游丝之气,缥缈却绵长,又最是夺人清梦,不觉中,东方既白,晨光已顺着殿前台阶爬上了朱色的窗沿。哲宗起身,披一件外袍,透过半开的窗子,目光随着了内侍省官衣的男女官员,往紫宸殿方向去了,哲宗知道,辽使就要入宫觐见了!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