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武东晋

《乱武东晋》

第73章钟山雅集2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随着关子阳的演奏,越来越多的百姓向大石靠拢,驻足聆听。

曲罢。

围观百姓全都不由自主的鼓起掌来。

“自己好像真成卖艺的了……”关子阳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时,一阵笛声突然从对面响起。

正是他刚刚弹奏的《送别》,此刻居然改为了笛曲。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吹笛之人隐在一片密林之中,关子阳看不见吹笛人是谁。

不过他能肯定不是谢玄,因为谢玄此刻正混在围观的百姓之中,冲他一脸的坏笑。

关子阳搞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随着笛声消散,围观百姓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是在向我挑衅?”

“行,那我再来一首……”

关子阳再次端坐,拨动琴弦。

“来一曲有难度的,我不信你还能听一遍就记住!”

琴声再次飘扬……

“梦中人熟悉的脸孔,你是我守候的温柔,就算泪水淹没天地我不会放手,每一刻孤独的承受,只因我曾许下承诺……”

这首《美丽的神话》,关子阳曾经听过古琴的翻奏版本,很是好听,主要是对原曲的速度变动很大,古琴演奏得特别的缓慢。

其中的古琴三音,散音,泛音,按音变化繁复,用笛子很不好模仿出来。

一曲终了,关子阳心中一阵得意:“看你还能用笛子吹?”

结果,数息过后。

密林中的笛声再次响起,这么短的时间他居然真的将谱记了下来,而且改为了笛子吹奏。

不得不说,关子阳改编后世的歌曲,旋律性很强,无论用琴或是用笛子来演奏,都让人觉得很动听,大异于当世的音乐。

随着笛声结束。

围观百姓已经没有人鼓掌了,他们已经沉醉其中。

不过关子阳却听出了一点门道,笛声不是简单的笛声。

“有内力!”

关子阳已经是二品境,能够以气入器,即是将内气注入兵器。

“难怪这笛声听起来如此的摄人心魄。”关子阳心道。

关子阳现在会的武功只有太极,所以一直没试过以气入器,对面吹笛人的笛声给了他启示。

关子阳调动体内自行循环的先天之气,分出一缕流入手指。

然后尝试将内气注入琴弦。

“接下来演奏哪首曲子?”

“那就来一首自己的偶像的国风歌曲吧!”

“铮铮”

《红尘客栈》响起,再次打破了平静,安静的人群再次将目光聚在了关子阳身上。

“天涯的尽头是风沙

红尘的故事叫牵挂

封刀隐没在寻常人家东篱下

闲云,野鹤,古刹……”

密林中人,一身黑色的斗篷,脸被挡住了打扮,只露出鼻子和嘴。

只见他嘴角一斜,轻道:“这么快就掌握了以气御音吗?看来仲容确实没有看错人……”

随着关子阳的弹奏,他对这种以气入器的感觉愈发娴熟。

琴弦的每一次震动他感受得格外清晰,就像在他心口跳动一般!

指尖的每一次拨挑,声音就像通过手指直接传进了脑子,而不再需要再通过耳朵去听……

这时,一直沉在丹田之底的先天之精像是被什么东西吸引了一般,荡起了阵阵涟漪……

关子阳大吃了一惊。

“好像抓住了一点道心的影子,难道我的道心也是音乐吗?”

一阵涟漪之后,先天之精有回归了平静,无论关子阳谈得多卖你,多用心,都不再产生任何反应。

失望之余,关子阳还是将这首《红尘客栈》完整地弹奏了出来。

等关子阳弹罢,还是和刚才一样,不过片刻时间,同样一曲相同的曲子,变成了笛声响起……

关子阳心道:“难道这人是在引导我,寻找道心?不过为什么偏偏挑这个时候呢?而且,这人到底是谁!”

笛声结束后,围观百姓都以为又会轮到关子阳了,不过关子阳这次却未着急演奏,而是站起身,朝着密林的方向遥遥一拜。

朗声道:“阁下何不现身,你我合奏一曲?”

结果,密林中没有任何回应。

过了一会,密林中的琴声,再次响起。

对面的曲子关子阳并没有听过,不过猜到他应该是在考验我了,于是连忙用心记忆。

“这他妈根本记不住啊!”关子阳心里无奈地想道。

“太后驾到”

正在这时,一声高亢尖锐的太监声音响起。

笛声佳人而至,忽悠听见密林之中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

一个黑影在密林之中若隐若隐,向远处奔逃而去,片刻就已经不见踪影。

闻听到太后到了,周围的百姓都已经跪下身去,不敢投胎。

关子阳也连忙俯身下去。

太后的鸾轿停在了空地一处,几十名手持长矛的士兵将鸾轿重重围住,接着太监便又高喊:“太后懿旨,众卿平身”

关子阳疑道:“怎么太后都到了,中正官还没到,距离大典开始不过还有几刻钟了。”

按照惯例,太后是不会参加这种九品中正雅集的,今年她为什么突然现身呢?

太后刚到不不久,中正官和学子们终于是踩着点进场了。

中正官参见完太后之后,各自找地方坐了下来。

一个坐在岩石上,一个负手而立泉水旁,一个靠在树边,一个干脆盘腿席地而坐。

关子阳唯一认识的一个谢安,竟然是单手托腮侧卧在一棵树枝上……

关子阳看得目瞪口呆。

“啊这……会不会太随意了一点……”

不料想,除了他在场中居然没一个觉得吃惊的。

五个中正官虽然形态各异,但都是风姿不凡,这份潇洒确实正如当下所推崇的自然之道。

站在一人泉的边的那人便是司马昱,此次雅集名义上的发起者。

他高喊了一句:“扬州学子请入场。”

人山人海的百姓中,突然分出了一个缺口。

四五十个衣着光鲜的少年公子缓步走进空地中心。

关子阳连忙越下巨石,在谢玄的引导下,也跟着步入了人群之中。

这时,太后鸾轿旁的一个老太监突然道:“太后懿旨,刚刚奏琴与吹笛之人,请出列见驾。”

关子阳看了一眼谢玄,一幅被你害惨了的表情,然后出了人群,拜见太后。

“涪陵河西关子阳,参见太后”

一双玉手伸出轿帘,微微打开了一条缝,太后道:“学子免礼。”

待关子阳起身,太后又道:“你便是关子阳?好一个风度翩翩少年郎。”

“谢将军曾对哀家说,你的清谈‘清新脱俗,高雅至极’,又听闻安石公说你‘少年大志,能兴北伐’。”

“就连大司马桓将军,也曾给哀家写信,‘涪陵庶族,关氏子阳,能堪大用,举为孝廉’举荐对你破格录用。”

“这便也就罢了,刚到我大晋过得汝阴侯石侍郎,居然也曾在哀家面前夸赞于你。”

“哀家这才与你初见,不过你的名字已经在哀家耳边响了良久啊。”

关子阳心头震动,心道:“居然这么多人在褚太后面前提我?”

“谢奕与谢安也便罢了,毕竟我已经上了谢家的船,只是这桓温和石琨,为何会举荐我?”

……

太后得知吹笛之人已经远去,微微叹息:“今日钟山雅集盛会,扬州才子汇聚于此,本想让两位为此次合奏一曲,不过高人不愿现身,哀家也不便强人所难了。”

说完便放下了帘子。

太后对关子阳的一番话,让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他,成为了在场几十名学子的焦点。

个个都奇怪地看着这个素未谋面的庶族子弟。

接着司马昱喊道:“钟山雅集开始,请定品的学子,选择一位中正官,站到他身旁去就可以了,时间为半个时辰。”

接着几十名学子便挤在一起交头接耳起来。

谢玄道:“子阳,今年这规矩和三年前也不太一样啊,咱们怎么选,要不要选我叔父?”

其中一人从人群中挤了过来,那人一拍关子阳肩膀,说道:“缺之兄,原来你才是真正的关系户啊!”

关子阳尴尬地笑了笑:“哪里,哪里,我自己现在还晕着呢。”

“谢奕与谢安也便罢了,毕竟我已经上了谢家的船,只是这桓温和石琨,为何会举荐我?”

……

太后得知吹笛之人已经远去,微微叹息:“今日钟山雅集盛会,扬州才子汇聚于此,本想让两位为此次合奏一曲,不过高人不愿现身,哀家也不便强人所难了。”

说完便放下了帘子。

太后对关子阳的一番话,让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他,成为了在场几十名学子的焦点。

个个都奇怪地看着这个素未谋面的庶族子弟。

接着司马昱喊道:“钟山雅集开始,请定品的学子,选择一位中正官,站到他身旁去就可以了,时间为半个时辰。”

接着几十名学子便挤在一起交头接耳起来。

谢玄道:“子阳,今年这规矩和三年前也不太一样啊,咱们怎么选,要不要选我叔父?”

其中一人从人群中挤了过来,那人一拍关子阳肩膀,说道:“缺之兄,原来你才是真正的关系户啊!”

关子阳尴尬地笑了笑:“哪里,哪里,我自己现在还晕着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