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亦星编

《神亦星编》

第五卷 神亦·层城/第十一章 维也纳的寂寥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十一章/维也纳的寂寥

——————————————

李老师微笑着说道:“当然行。我从没有放松过体育锻炼。别看我已经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我的身体还很健朗。”

榕说道:“李老师,那我们现在开始出发吗?”

李老师说道:“当然,趁着烈日到来之前登上亘岭,好在树荫下歇息,好好聊一聊。”

工说道:“那么我们走吧。”

榕走在最前面,带领大家从兰家屋后的小路跨过流水淙淙的小溪,再沿着溪岸边的梯田田埂,来到一个小山埂上。大家在这里稍事停留,回头望了一下刚才走过的山冲里的茂盛稻禾,然后继续沿着农人们冬日里砍柴走出来的进山小路,朝着亘岭走去。虽然今天比较热,走起路来有些口渴,但一路上从来不缺乏饮水的地方。山涧里的清泉没有任何的污染,可以直接饮用,而且味道甘美,十分解渴。www.zbcxw.cn 星星小说网

路边茂密的树林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一丛丛翠绿的兰草。春夏之际,这些兰草会开出一支支香气四溢的美丽兰花。那是兰最喜欢的花。路旁时而出现的一片片小竹林,会让榕和工想起小时候削竹片做弓的游戏。那是用一段毛竹片削光滑,弯成弓状,用麻绳做弓弦,用干枯的黄花菜花杆或者青蒿杆做箭杆,套上带竹节的细水竹做成的箭头,做成玩具射泡桐树干的游戏。

经过近一个上午的攀爬,穿过了蜿蜒在山岗和松林间的小路,榕一行终于在正午之前爬上了亘岭。为了避免在亘岭上休息时没有水解渴的窘境,榕和工早就准备了四个不小的水壶,在来的路上灌满了山涧里的清泉。

亘岭是在浴谷里能望见的西面的最高山岭。当然,在亘岭的西面还是望不到头的山岭。亘岭上有一处黑石崖,是鹰最喜欢筑巢的地方。虽然亘岭属于比较高的地方,但依然生长着密密的松林和油茶林,地面上则是半干枯的青苔和野草。鸟儿的鸣叫时不时地穿林而过,只是这些年很少听到鹰的鸣叫,还有一些悉悉簌簌的声音从林地里传来,不知是兔子跳动觅食的声音还是松鼠爬上树梢的声音。

榕凭借着小时候的记忆为大家找到了一处有岩石和阴凉的林地,歇了下来。工打开水壶递给李老师饮用。兰则取出了已经分成四份的饭菜,闻了闻,发现没有变味,便招呼大家赶紧享用这顿美餐。鲜美的鱼虾和鸡肉,再加上红豆糯米饭,让大家美美地饱餐了一顿。李老师直夸兰炒菜的手艺好。

吃完饭菜,李老师一边喝着清凉的泉水,一边指着很远的那个朦胧陡峭的山影,问道:“榕,那座山就是空山吗?”

榕回答道:“没错,李老师。那就是空山,只有在很晴朗的天气里才能望见。不过,在浴谷里一般望不见,被群山挡住了,只有登上较高的山岭才能看见。”

李老师说道:“我忽然想起了王维的《山居秋暝》。虽然它写的并非我们这里的情景,但却多有相似。榕、工、兰,你们三个介意我们一起在这亘岭上度过一个夜晚吗?正好值此盛夏,野外并无寒露,可以安睡。我们一起看看星空,聊聊诗与乐,聊聊古今未来,聊聊你们的宝物。我带了充饥的塑封面包和防野兽的夜烁灯。”

榕、工、兰同意了李老师的提议。

一整个下午,在凉风习习的松林下,李老师都在和榕他们三个人聊这些年他们在城市里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兰如愿以偿地学习了音乐,正在按照自己的理想与规划,准备毕业后教孩子们学习音乐。榕和工则没有那么幸运。榕没有能够学习自己喜欢的经济,而是学习了法律。工也没能考上军校,而是学习了机械工程学。不过,好在榕、工和兰这些年一直都在同一个城市上学,他们经常能够聚在一起,无话不谈。

到了晚些时候,夕阳的辉光透过松针斜照到附近的地面和岩石上。大家站在亘岭的岩石上,俯瞰山下那绵密铺展的森林,只见青翠的马尾松之间杂缀着一小片一小片的阔叶树,在夕阳的映照下仿佛一张巨大的提花织毯铺在大地和山峦上。

李老师开始和大家谈起诗文。

榕说道:“此时此景,让我想起了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那一首《疏野》。”

兰接过话茬吟道:“‘惟性所宅,真取不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

眼看日暮已尽,月挂山头,有星点点,榕不自觉地说道:“‘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夜风吹来,绵密的松针摩擦出细碎的声音。月光倾泻而下,映照出朦胧的山影。一切显得那么地原始而富有生机。

李老师要榕、工、兰各自拿出自己的宝贝,来到一处没有松林的沙坡地,在星光下观察它们。

榕惊奇地发现自己的鱼形玉琮的鱼眼发出微弱的光芒,仿佛一条活鱼一样。工的战旗上显示出一根根的丝线缀饰出的奇怪符号。而兰的明蝶笛则笼罩着一层薄雾般的清辉。

当兰转动笛子时,忽然明蝶笛自己发出了声音。兰回忆起,已经去世的爷爷曾经说过,明蝶笛会在星光下自行吹奏。可是以前兰试了几次都没有应验,就没在意这个说法,没想到今晚应验了。兰转动笛子,尝试各种角度,终于一支完整动听的乐曲被吹奏出来了,竟是李老师教给兰的那曲《橘阳》。

兰惊讶地说道:“怎么会这样?”

李老师说道:“真是不可思议。这支笛子居然会自己演奏曲子,而且所奏的还是我所熟悉的古曲《橘阳》。或许,它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加重大的秘密。榕、工、兰,我觉得你们各自的宝贝背后都隐藏着十分古老的秘密。我有一种预感,这些来自星光尽头的秘密即将要揭开了。”

亘岭之行结束后,没过多久,榕、工、兰就回到了城市里,继续他们的学习。当然,他们都随身带上了各自的宝贝。

……

公历的新年到来了。元旦日的早晨,在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衡提早来到了位于贝森多夫大街的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外面。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举办日。在这座被称为世界音乐之都的城市,能够获得进入金色大厅现场聆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机会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作为一位在维也纳出生的华裔,衡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并融入了西方式的生活。只不过,因为血缘、样貌和家族文化传承的关系,衡还具有很多华裔的标志性特征。衡的家族的迁移史比较久远,已经难以完全考证清楚。而且,有一个事实就是,为了繁衍的需要,衡的家族并非纯正的华裔血统。但是,衡的家族一直以华裔自居,并且顽强地保留着在家族内部使用汉语的文化传统。衡的爷爷曾经遍游欧洲,结交了许多喜欢汉文化的朋友。衡的家族一直以一种独特的天赋在这个国度里立足,那就是数学。衡的父亲是一名大学里的数学教授。而衡从小也喜欢数学,并一直刻苦钻研。在西方的文化中,很多人认为,数学与音乐有着某种谐和的关系。衡也倾向于这种观点。所以,衡也很欣赏音乐。不过,在大学里,衡还是选择了数学专业。现在,衡正在德国的慕尼黑大学学习数学。

眼前的音乐之友协会大楼是一座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风格古雅别致。维也纳金色大厅就是音乐之友协会大楼的一部分,竣工于1869年,是维也纳最古老也是最现代化的音乐厅,同时也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据说,在新年举行音乐会的传统就是源自于维也纳。

新年音乐会将于上午的11点15分准时开始。现在离进场的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衡感觉自己来得有点过早了,于是他就决定在附近街上看看。虽然今天有阳光照射到这个纬度颇高的城市,但这远不足以抵抗冬季的寒冷。衡穿着一身厚重的保暖衣物,行走在附近的大街上。因为即将举行新年音乐会,使得在附近出没的人比平常多了起来。路人的嘴里时而聊起关于即将举行的音乐会的趣事。当然,最多的就是期待。音乐确实代表了不同国度的人的一种共同的高妙追求,就像数学一样,属于通用的语言。

衡漫步到了帝国酒店旁边的一家奥地利风味餐馆。看到在餐馆里欢笑饮食的青年男女,衡觉得自己应该为即将到来的音乐会准备准备,那就是预先填填肚子。在家里时,衡匆匆地饮了一杯牛奶就出来了,显然不足以维持到音乐会结束。于是,衡进到这家奥地利风味餐馆里。已经有点饥饿的他要了一份维也纳煎牛排和一份精致煮牛肉。

维也纳煎牛排是一种将小牛肉裹上面包屑、鸡蛋和面粉,再用油煎成的小牛排。维也纳人习惯在星期天的午餐上来一份配有米饭和生菜沙拉的维也纳煎牛排。衡所点的正是这种搭配。

或许,精致煮牛肉是唯一的一种奥地利传统食品。它是用牛臀部的肉煮制而成的,通常须配以碎苹果、碎辣根、细香葱调味汁和烤马铃薯。吃起来牛肉鲜香嫩滑,配料香、辣、酸齐全,佐以奥地利传统白葡萄酒味道会更地道。

当然,衡是一个追求清晰思维的人,并不习惯饮酒,所以他另要了一份丸子汤。丸子汤是维也纳餐桌上一道常备的菜肴。汤里面的丸子的主食材一般是鸡肝。汤内多有海菜,味道鲜美,是维也纳难得的清淡菜品,非常适合亚洲人食用。

美食很快就摆在了桌上。衡可以随意地享用了。然而,看到周围的青年男女在用餐过程中不时露出的微笑,衡感觉自己一个人十分冷清。于是,衡一边看着玻璃门窗之外的街景,一边吃完了自己点的饭菜。这些饭菜让衡的思绪飘得有点远。尤其是那碗米饭,让衡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跟自己讲述过的一个国家,一个自己的祖先与血脉所来的国家——中国。在衡的父亲的描述里,那是一个文化悠久、风景秀丽的国家,那里的人们淳朴善良,男男女女都勤劳而美丽。衡忽然很想去那个国度看看。虽然衡也在媒体上了解过一些关于中国的信息,但衡更想亲身去感受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于是,衡把这一想法纳入了自己毕业后的旅行计划之中。

用完自己点的餐后,衡结完账,走出了餐厅。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愈发多了起来。衡知道,音乐会的进场时间快要到了。于是,衡开始朝着音乐之友协会大楼走去。

进入金色大厅之后,衡不禁在心里赞叹这座音乐大厅的金碧辉煌。衡也是第一次进入这间金色大厅。整个大厅采用巴洛克风格,天花板和墙壁上满是油画。虽然,衡以前在电视转播中观看过金色大厅,但来到现场当然另有一番感觉。

今天,由于鲜花的装点,金色大厅分外美丽。按照惯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由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素质最高超的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自金色大厅落成那天起,维也纳爱乐乐团就在这里“安营扎寨”了。

1873年4月22日,为了庆祝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球型建筑的落成,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了他的作品《维也纳的气质圆舞曲》。1873年11月4日,在维也纳召开了世界博览会,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他的家族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如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出的曲目习惯上就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及其家族的音乐作品。乐曲集中展示的是人类最文明、最欢快、最明亮的精神面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最大特点可以概括为高雅、轻松、豪华、热烈。

当时的建筑师对共鸣与传声有着独到的研究心得。他们在高台木制地板下挖空一个空间,仔细计算楼上包厢的尺寸分割与墙面女神柱的位置排列,在天花板和墙壁使用能够防止静电干扰的建材,令整个大厅内的听众不论座位远近高低,都能听到一样水平的音乐演奏。

按照长久以来形成的惯例,今天的新年音乐会一样演奏了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这也是衡十分喜欢的乐曲之一。就像春天降临多瑙河时带来了生命复苏的气息一般,这支乐曲唤醒了衡内心的一些渴望。

或许是由于家族遗传的原因,衡在大学里的社交活动并不是很丰富。他总是因为沉醉在自己的数学世界里而忘记了参加集体活动,所以名声并不是很好。这使得他的异性朋友并不多。但这并不代表衡对异性没有兴趣。他只是还没有遇到合适的。其实,在衡的审美观念里,电视中的华裔面孔更加符合他的期待。

新年音乐会结束后,衡驱车前往多瑙河畔,准备欣赏新年时节的多瑙河风光。

夜幕已经降临,多瑙河畔灯火璀璨。灯光映照在多瑙河的冰面上,形成一个个略带模糊的光点。衡走在临河的公园里。寒冷的夜风吹来,似乎是在催促衡赶快回到温暖的屋子里,在那里一边思考数学,一边享受维也纳宁静的冬季。

在一股莫名的寂寥感的驱使下,衡伸手从脖子下面的衣服里面掏出了贴身佩戴的家族徽章。那是一个还带着衡的体温的金属质地的黑色天鹅徽章。不过,在这寒冷的气温中,那一点点体温迅速消失了。这个徽章是由衡的爷爷在临终时从自己的身上拿下来直接传给衡的,象征着衡的家族的血脉传承。

衡依然记得,在自己还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对自己说过,他们的家族是一个重大秘密的守护家族。正是为了守护这个秘密,衡的家族才从中国迁出,辗转迁徙到了许多个地方,直至定居在维也纳。当然,一同传给衡的还有那件与家族所守护的秘密息息相关的宝物,一把尺子,一把金属铸就的尺子。其实,为了开发衡的数学天赋,在衡的父亲的请求下,这把尺子很早就被交给了年幼的衡作为玩具。同时,衡的父亲还交给衡一根黑天鹅的翅羽。于是,衡的妈妈经常将衡的玩具尺子称呼为“量羽之尺”。渐渐地,衡长大之后也习惯于这样称呼这根一直伴随着他成长的尺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