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极品恶婆婆之后她只想洗白

《穿成极品恶婆婆之后她只想洗白》

第46章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说的好像是特意给他做的似的,他还不知道赵小花嘛,分明是她自己想吃。

“反正我要是不说,娘未必会做。所以,你能吃上,还不是要谢我!”赵小花不服气道。

“谢也是谢娘,她辛辛苦苦做的。”赵大河反驳。

“肉还是我去买的呢!”赵小花很大声。

“就是跑个腿儿而已,好意思宣扬嘛?”赵大河哼道。

孟瑶也不管他俩,这兄妹俩惯来爱拌嘴,特别是赵大河觉得在自己这儿地位下降之后,见面就掐。

“再吵吵,你俩就不用吃了。”孟瑶轻飘飘的道。

赵大河立马闭嘴。

赵小花也狗腿子的挽上孟瑶的胳膊,“娘,我跟二哥是感情好才吵吵的。”

红亮软弹的红烧肉,香味简直要把人的魂儿勾走了。

大米焖的晶莹剔透,吸一口气,满鼻子的米香味儿。

盛一碗米饭,挖上一勺子红烧肉,浇上点儿汤汁,绝了。

一家人各个都吃的满嘴流油,一脸幸福。

不同于赵家的和谐,韩家这会儿用鸡飞狗跳形容都不为过。

韩夫人听了下人的话之后,砸碎了好几只茶杯,瓷片崩了满地,一片狼藉。

居然是赵家那小姑娘!

买宅子被拒之后,韩夫人自然派人去打听韩家的事儿,知道孟家是赵家那寡妇的娘家之后,她还特意请了孙氏跟林氏上门说话,有意无意的打听了不少关于孟瑶的消息。

毕竟,在韩夫人眼里,孟瑶就是个不知好歹的粗鲁乡下妇人。

孙氏跟林氏嘴里能有孟瑶什么好话?

孟瑶跟赵庭的事儿,自然被添油加醋的描绘的十分精彩。

概括来说,就是孟瑶不知检点,不守妇道,伤风败俗。

果然,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那小姑娘是孟氏的女儿,孟氏不知检点,她也小小年纪就学的一手勾男人的本事。

说不得,儿子落水也是那小丫头故意算计的呢。

儿子单纯,居然提出要娶她。

她配吗?

发泄完心里的怒气之后,韩夫人招来韩暮迟身边伺候的人,“看好少爷,他落水受寒,不许他出去走动。”

至于那小丫头,她会好好感谢的。

赵家。

赵大河摸着撑得滚圆的肚子,满脸幸福,“娘,你这手艺越发的好了。”

赵小花立马跟上了,“娘的手艺越来越好,这总有我的功劳了吧!所以,二哥,你还是得谢我。”

赵大河漫不经心的瞥了她一眼,“你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了,是娘厉害,你换大嫂试试,她能做出这么好吃的红烧肉来?”

确实,一样的方子,一样的让赵小花指点,宋秀儿烧出来的菜,虽然也不错,可跟孟瑶相比,还是差了点儿。

“我以后不给娘提意见了。”赵小花气呼呼的说。

“不提就不提呗,反正娘会做的已经够多了。”赵大河不以为意的道,“再说了,不提了,你也吃不到更好吃的饭菜了。”

“秦峥哥哥,二哥他欺负人!”赵小花只能可怜兮兮的寻求援手了。

“你不用理会你二哥,他一个人在学堂太孤独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大家跟他都没什么话,他只能抓着你不放了。他要是不惹你生气,你哪儿会跟他说这么多?”秦峥慢条斯理的道。

赵小花立马开心了,朝着赵大河做了个鬼脸,颠颠的拉着秦峥一块儿贴墙站了。

赵大河吃的有点儿多,也跟着去贴墙站了。

“秦丞相被流放之后,太子爷因为帮丞相府说话,被禁足半年。”赵大河道,“如今,朝堂之上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都很活跃。太子爷禁足结束之后这三位的实力肯定会积累不少。”

“当然,这些都是从夫子那儿听来的,可信度多少,不好说。”赵大河道。

“可见,秦丞相大概率是被他们给牵连到的。毕竟,如果真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事儿,根本不会流放。”秦峥肯定道,他也不可能成了漏网之鱼。

“费脑子。”赵大河叹气,“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还是得进京啊。不然,凭着千里迢迢传过来的这点儿不知真假的消息,分析出来的结果也不一定正确。”

“靠你了,大河。”秦峥道。

赵小花好奇开口,“二哥,秦峥哥哥,你们说的进京,是去京城吗?”

“赵小花,站你的吧,去哪儿关你什么事儿。”赵大河哼道。

赵小花做了个鬼脸,“切,你有什么好得意的,我想去,也能去。”

“就凭你个小丫头片子?”

“星姐姐说了,只要我愿意,就可以带我去京城!”赵小花得意道。

“哪儿冒出来的星姐姐?是谁?”赵大河疑惑的问。

秦峥也茫然,他并不知道赵小花嘴里的星姐姐是谁。

赵小花自知说漏嘴,紧闭着嘴巴什么都不肯说了。

“赵小花,你去哪里认识的奇奇怪怪的人?该不是拐子吧?”赵大河也不贴墙站了,急忙慌的去找孟瑶,虽然小丫头片子烦人的很,可那也不能叫她被哄骗了去。

赵小花赶紧跟在了赵大河身后。

孟瑶没有瞒着赵大河,告诉他陆洛星是百草堂的东家,见小花学医是分有天赋,起了爱才之心,想要她去京城的百草堂,那里有很多名医。

赵大河这才松了口气。

同时又很惊诧,自家老娘也忒能折腾,这都跟百草堂的东家搭上了。

“娘,你有打算让小花去京城吗?”赵大河问。

“去京城做什么?她一个小丫头,你放心她一个人在外头?”孟瑶白了赵大河一眼,她可没打算去京城,那地方,一板砖下去,能拍到好几个京官,小老百姓,往那地方凑干什么?

“那我参加会试的时候,您不去?”赵大河问。

“你这连院试都没参加的人,这就想到会试了?就算明年春天,你一路顺利,八月紧接着参加乡试,过了之后,立马上京,那也还有大半年呢。”孟瑶道,“再说了,你当真以为,科举是你囊中之物?”

聪明是聪明,可参加科举考试又不是光聪明就行了!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