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祝英台,却被女帝看上了

《退婚祝英台,却被女帝看上了》

第十七章 胡虏未灭,何以为家?(求鲜花,求评价)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嘶!”

“天底下竟有如此好看的男子?我还以为陛下女扮男装已经冠绝天下了呢!”

花木兰神色恍惚,倒吸了一口凉气。

皇甫玉嫌弃般的看了一眼花木兰。

呵呵!

还是年轻。

“小侄见过陆叔父。”

马文才微微一礼,不卑不亢。

“贤侄,多年不见,没想到你也长大了。等到你学业完成,也该考虑考虑终身大事了。说起来,叔父我膝下有一小女,年方及笄,蕙质兰心,貌比西子,到时候,给你们俩介绍介绍。”

陆机的眼中泛着精明的光芒,不停的微笑点头。

可他却并未察觉,当这句话一说出口,四面方不知多少双杀人的眼睛正盯着他。

就连祝英台的脸色也阴晴不定。

“胡虏未灭,何以为家?”

“叔父,婚姻大事还是暂且不提了。”

马文才淡淡一笑,轻描淡写的回绝了。

“好!”

“好一个胡虏未灭,何以为家!看样子,这天下是你们年轻后生的了。”

“走,随叔父进城!”

陆机的眼睛熠熠生光,不停的点头称赞

看来,我没看错人。

江夏城太守的职位,后继有人了!

如众星捧月般的马文才,在众人倾慕的目光中,准备与江夏太守陆机携手进城。

看着那个风华绝代的少年,祝英台的心有些乱了。

“叔父,且慢进城,这群难民你打算如何处置?”

马文才回头,望着那群衣衫褴褛的难民。

不施舍,不代表让他们去死。

“唉,不瞒你说,叔父也正为此事发愁。若是今日接待了这些难民,或许明日会有更多的难民涌入江夏。”

“老夫不是没有悲天悯人之心,只是江夏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啊。”

陆机叹了口气,面色泛难。

这确实是问题的关键。

北方连年争战。

南下的难民越来越多。

若是江夏城接受他们的话,这个消息一传开,估计会有成千上万的难民蜂拥而至。

到那个时候,江夏城该如何处理?

站在一旁的梁山伯紧皱眉头,冥思苦想,很想帮帮陆太守。

除了开仓放粮之外,确实想不出来什么好办法。

可若是救济这些难民,江夏城的百姓又该怎么办?

这是两难的抉择!

祝英台不自觉的看向马文才,忽然有种奇怪的想法。

他肯定有办法!

果不其然。

马文才开口了。

“叔父,我倒是有一个办法。江夏城周围有很多荒废的土地,可以将这些难民安置在那里,让他们开荒拓土,自给自足。”

“如此一来,这些难民便会成为江夏城的劳动力,甚至,可以挑选身强力健者补充兵源。”

“同时,也可以给别人传达一个信息,想要获得粮食,就必须自食其力。跪地乞讨,绝不会得到任何施舍。”

此话一出,立刻传来一片赞同之声。

这样的方法比梁山伯的高明太多了!

就算开仓方粮,就算给难民银两,也无法保证他们之后的生活。

马文才的方法给了难民足够的尊重,让他们自食其力,同样可以持久的保证他们的未来。

何为大道?

这便是大道!

“好办法,真是好办法!”

“江夏城周围的确是有很多荒废的土地无人种植,若是能开拓出更多的田地,粮食供应也就有了保障。”

陆机高兴极了,立刻命人将这些难民带入江夏城。

转眼间。

官道便干净如初。

马文才也随着陆机进入江夏城。

“我们也走吧。”

皇甫玉带着花木兰转身离开。

很快。

官道上只剩下梁山伯,祝英台和黄良玉三人。

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目光迷茫的望着远方,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英台,祝兄,我们也先回客栈吧。再过两日,便是尼山书院的入学考试了。”

黄良玉温柔的说道。

“啊?马文才呢?”

直到这时,祝英台才回过神来。

她茫然四顾,却发现周围早已空无一人。

“马公子已经被江夏太守请去做客了。”

黄良玉抿了抿朱唇,也恍惚的看着马文才离去的方向。

她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道画面。

那一夜。

曹娥碑渡口。

月光下的马文才,宛若仙人。

“走了吗?”

祝英台美眸黯淡。

心里忽然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这是怎么回事?

“果然是名门望族家的子弟啊,见识就是多,日后,我也要倍加努力才是。”

梁山伯感慨的点点头,强行打起精神。

他这句话也是为自己解释。

因为马文才是名门望族,所以他才会比自己强!

要是再抓不到一点安慰,心高气傲的梁山伯可就要崩溃了。

“……”

祝英台看了一眼梁山伯,一句话也没说,转身便离开了。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