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日志

《归途日志》

第八章 仙人指路(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两日后。

兰少魁开着灰莲玉的奥迪q7来到七星山南山脚下。

七星山;由南山、塔山等七座山头组成,因其山形分布似北斗七星的排列状而得名。七星山北依辽河,分布有狐狸大沟等山沟二十多,个也有着很多异事传说。

远远的只见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好像要饭花子似的一个人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看事,寻仙,指路”开到近前这人也就四十来岁的样子。

兰少魁好奇地放下车窗问:“你是魁星观的?”

那人探过头来贱贱地好像傻子般的笑着道:“我不是,我叫大虎。但我不带你去的话你肯定找不到,就算你能找到了门口你也进不去。”

“咋地!玉敬子那老头儿是你爸呀?”兰少魁故意戏弄道。

那大虎也不生气嘿嘿一笑,回道:“那你就别管了,反正没有我你咋来的就得咋回去。”

“这么说没你我还进不去魁星观了!你是他什么人?”兰少魁接着问。

“你给我拿一百块钱我叫你爸也行,还带你去。”说完又嘿嘿一笑。

兰少魁一看这分明就是个傻子么,又说:“我不用你带我去。不过可惜了,我的身份和魁星观的秘密你得错过了。以后再有人来问路,问起你答不上来的事谁还信你呀,五十块你都得不到。”

这大虎神秘的看了看四周小声道:“咋!德华老太爷死了呀?”

兰少就觉得这个信息量有些太大了脑容量有些不太够用,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思量中眼珠一转说:“没死没死,不过你信不信我不用敲门在门口自报大名就会有人给我开门。”

大虎愣愣的看了看兰少魁嘿嘿笑着说:“你,你可拉倒吧。你在门口大喊大叫的别说德华老太爷了,就他那小徒弟都得出来踢你,那冯师父十个八个的近不了身。”大虎收了他的白鹤亮翅后又问:“诶?不是你,你跟德华老太爷到底啥关系啊?”

兰少魁心想:这回轮到你问我了。又感觉有些懂了这“德华”是谁了,便坏笑道:“前些天在市里我刚跟德华兄结拜为异性兄弟,这不!兄长让我今天来找他认认门。”

“不可能!德华老太爷在我们村里辈分最高,谁都不知道他多大岁数了,怎么能跟你个小屁孩儿结拜!”大虎白了白眼道。

“这样这样,咱俩打个赌怎么样?”兰少魁笑着问?

“咋赌啊,赌啥呀?”大虎反问道。

“赌一百块钱的,我带你去我兄长家,到了你远远看着我能不能进得去他的大门口。”

“嘿嘿,那你真是输定了,走!”说着大虎就拉车门,“诶!咋打不开呢?”

“不行,谁知道你是不是在骗我呢!”兰少魁故意装腔作势道。

“你可别诬陷好人,你去打听打听这十里八村的,德华老太爷这就允许我一个人帮他往家里带客人。”大虎自豪的挺了挺脖子。

“你可别骗我,我怎么没听我德华兄提起过这事儿呢?”

“你,你可不能这么诬陷我啊,也许德华老太爷还没来得及跟你说呢?走我带你去找德华老爷子评理去,你问他我是不是真的?”大虎气急败坏的开始拉车门。

兰少魁斜着眼忙说:“那不行,这样我不占你便宜了吗?这样我不用你带,我就给你出两个最简单的题,你答上来就说明你不是骗子。”

“来来,你快出题快出。”这大虎明显已经上套了。

兰少慢悠悠的问:“第一题,我德华兄姓啥?”

“刘!姓刘!”大虎快速答道。

“我靠!”兰少魁脱口而出。

“你,你靠啥?”大虎忙问。

兰少魁赶忙轻咳几声说:“快,回答的如此迅速而且准确。”

大虎得到表扬后一抿嘴自豪的将头转向一边表示不削。

“你说说我德华兄住处的路线,你快说!”兰少魁快速的问到。

“那个,这个你往前走,在,在往左不是右,诶呀!你这是偷袭我!我说不出来带你去不就得了。”

“那不行,我们这儿还打着赌呢。”兰少魁故意说道。

“快快,快开门。我带你去,等到了我不进去不就得了。”大虎一心想着赢了一百块钱后在看兰少魁叫开魁星观的大门是怎么挨打的。

就这样在七拐八拐的开了十来分钟后,在一个大宅子门前停了下来,兰少魁按照约定好的走到门前抬头看去。

大门顶端四角飞檐翘起,红色的粗大门柱驻立在两旁,随着门柱延伸到外墙上那如意形状的花饰显得年代感十足,双开红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门下的门槛给人一种庄严威武的感觉,最后在看与大门十分协调的牌匾上写着“德道”二字,却应该读作“道德”只不过这宅子与整个村子的反差让人觉得很不协调。

兰少魁在门外大喊道:“兰少魁在此快快开门......”连着叫了三声。

门拴一响,门被推开。只见一个年轻人行了一礼将兰少魁让进门内。

只见远处的大虎焦虑的自言自语道:“完了完了输了,这次得罪真人了。”

兰少魁进门后一眼望去,那玲珑精致的亭台,清幽秀丽的小池假山,特别是绕着围墙屋脊建造的雕龙,那麟爪张舞双栖飞动,好像要腾空而去似的。

来到最里面的正屋看到玉敬子道长坐在正位做了个请的手势,兰少魁便坐了下来。

玉敬子又介绍了徒弟;冯小明,是他当年从市里回七星山路上捡回来的,比兰少魁小两岁。虽然天性有些愚钝,但却非常勤快懂事,学了他不少真本事。

玉敬子又命徒弟请过三清尊像,让兰少魁请回去先供在家里,另外要求灰莲玉近期要开设一家会馆用来为人看事,驱邪,消难,以消除自身恶业。玉敬子与徒弟也会全力协助以报黄震江当年的救命之恩。

在兰少魁问起玉敬子和黄震江之间的渊源时,又引来了一段小故事。

玉敬子自小与师父学道,师父本是全真教嵛山派传人,后游历到奉天城北的七星山建成现在的魁星观,自成一派。

一九零八年十月,慈禧太后突发恶疾,宫中太医全都束手无策。有些明白的太医只觉得慈禧太后得的不是普通顽疾,而是一种异病。

醇亲王命令下去不可张扬,派人在国内众多寺庙道观求医问药。随即又下了道旨,天下寺庙道观都要派人进京为皇家办事。当时清军从国内四面八方押解和尚道士赶往京城,这里面就有十七八岁的惠真与玉敬子俩人。他们到了京城已是十一月末,有之前到的还有在路上没到的,各家和尚与道士大多各行其道,也有临时搭伙的尽显神通,也有不少在此滥竽充数。

惠真和玉敬子因为一路走来便一拍即合,他们俩发现在居西苑阴气缭绕却又未发现任何不散的阴魂野鬼,这也让他们俩人感到奇怪。巧的是玉敬子在一只玉藕中发现一个鬼童,经询问原来这几十年来慈禧太后只要沐浴都必须要用人乳,所以就会找来哺乳期的女人来为她提供浴液。但这些人乳总有用完的时候,只要是不在产乳液的女人就会连同孩子一起被秘密私杀掉。

时间一长成千上万的大人孩子中就会有一些幽魂怨鬼出来作乱报复,怎奈慈禧太后自知作孽过多,稍觉周围异样便有身边人从高僧那里求得宝物一件“翡翠降魔杵”于是天天杵不离身,使得这些幽魂怨鬼无法靠近。

翡翠降魔杵由于被佛教作为法器,它的手柄处有三个不同的佛象,一个是大笑的,一个是愤怒的,还有一个是怒骂的。在僧人那里这件法器也就专门用来降妖除魔,所以就有了“降魔杵”这个名字。

从中秋节光绪与慈禧在一次单独交谈后,这些幽魂怨鬼就发现那件翡翠降魔杵开始渐渐失去了法力,他们开始了对这个魔鬼太后报复。只是先前到来的几个有修为的道士与和尚把这些鬼魂抓了起来,给他们身上施法,让他们去害慈禧却不可致死。小鬼童的母亲在被抓之前将它藏于玉藕之内,正所谓:母女天性,人物一理。

原来那些和尚道士真是胆大包天野心勃勃,是想以此方法来获取利益,于是俩人都决定要帮助慈禧太后度过这个难关。在找到藏鬼之所后,二人正想着收下鬼魂改日在为它们超度往生,却被赶来的众人围困,经过激烈的斗法俩人被打成重伤,那些人本想把他俩人私下处死,好继续控制朝廷。

巧的是黄震江正好赶来过腊八节,要说这野仙与满清皇家也是有渊源的,只是那些年礼崩乐坏皇家没落,野仙与皇家越发的貌合神离,这与皇家萨满有关我们暂且不表。

黄震江在搭救俩人得知细节后便直接收拾残局,不料还是有些幽魂怨鬼在那些和尚道士临死前被放走。黄震江吸食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逃离后直奔居西苑以导致慈禧太后的病逝,也间接的加快了大清的灭亡。

在黄震江给了他们一些仙气后俩人的伤势很快就恢复了。由于身份的原因,黄震江与玉敬子走得更近一些。再后来灰宝莹被打死,兰家人举家搬到关外后玉敬子也会偶尔来市里拜访黄震江。

“唉~”玉敬子点着了一颗烟暗带神伤叹道:“解放战争时魁星观被炸得只剩门楼和前院了,其余全部毁于一旦。”

“那天我去善德寺看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元申开着奔驰拉着女人,我也和惠真住持说明此事但他却不闻不问!您说这是为何?”

“你说古人开车吗?”玉敬子问。

“古代人不是骑马么?有钱人家有马车也有人抬的轿子。”兰少魁回道。

“僧人可不可以骑马?”玉敬子又问。

“当然了!”兰少魁觉得奇怪的回道。

“可不可以骑宝马良驹?”玉敬子接着问。

“当然可以啊!”兰少魁接着答道。

“那现在路上不让骑宝马良驹,顺应时代发展开着宝马应该不算怪事吧?我们也懂电脑,也抽软包玉溪。”玉敬子笑呵呵的看着兰少魁。

兰少魁一听也有些道理:又问,“那女的......?”

没等兰少魁说完,玉敬子抢过话来说:“惠真乃是大修高僧,怎能与你理论?早些年,我出国参加国际道教研讨会。我应邀去一个外国人家做客,一个中国人进了电梯后看着十多米外的我们却关上电梯的门独自上楼去了。那外国人当时抱怨说,中国人是如何没有素质,我也觉得脸上无光。等我们上楼以后才知道那中国人是这个外国人的邻居,同时也是个医生,在回家路上接到妻子的电话得知这个外国人家里的孩子被硬物卡住喉咙,他的及时赶到方才挽救了那个孩子的性命。”玉敬子掐了烟,“所以做人看透不必说透,为自己留上三分就算看错了也只有你自己知道。”

“那我拿钱后小和尚才带我进去找住持的,这又怎么解释?”兰少魁还是不依不饶的问道。

“钱有时是一种态度而已,也能证明你的诚意和事情的严重性。不然是个人都吵着嚷着要见住持都会如愿以偿地见到吗?那惠真连觉都不用睡觉了!不过任何阶级的人群里见财起意之辈肯定会有的,这世上就是由这些形形色色的万物所组成的嘛。”

那兰少魁再想争论也是觉得词穷理话锋一转问:“你这魁星观也没一个牌匾真不好找,你就故意安排个傻子的指路收钱?”

“哈哈,你看!”

兰少魁顺着玉敬子的手指方向看去,屋内的门口上方挂着一个大匾,用金字写着“魁星观”

玉敬子继续道:“那大虎子父亲嗜赌如命,早早就被要债的打死了,他从小跟着母亲生活十分贫苦。这孩子又天生缺一灵慧魄,我让他指路时凡遇到开车的便可开口要上二三百块钱,凡是普通百姓则不许要其分文也要领到我这里,这样他家里每月也能有个千八百块的收入以做家用。如果真是有难处难事求我来办事的,即使家中贫寒也会自愿拿出钱财这就是他的诚心,否则是个人有点小事就来这里找我,那我这不成了超市一般了?有些人的钱我会退给他,有些人的钱我若不收他连睡觉都不踏实。”

兰少魁听到这些,对面这个老头让他心生敬意,可能他那朴实的味道比惠真住持的形象更加伟大,更加亲民。

“我还想你开车来不给他钱,怎么可能找到我这儿呢。”玉敬子笑着道。

“他要钱了但是我没给他,而他还输了我一百块钱。他只向我要一百块钱并没有要二三百块。”兰少魁边说边心里嘀咕:我可不能把结义的事说出来。

“嗯,这孩子傻是傻但心却挺厚道。少魁,若不是学道者必定五弊三缺的话我真想收你为徒,你小子的性格与我年轻时一般无二,就连你的名字都是当年我跟黄震江一起给你起的。大虎子这孩子说是傻,但能从他兜里见到钱的除了我就是你了。去吧,你让灰莲玉近日务必开一家会馆,你先请三尊到你家暂住,一切办妥当你来接我和小明,我在有生之年和徒弟定会帮你。”说完就让冯小明把三清神像装入檀木盒子内。

兰少刚站起身玉敬子问到:“你跟大虎子赌的啥能让他输你一百块钱?”

兰少魁抱起檀木箱子边往外走边说:“比谁跑的快!”

在由冯晓明送出大门后便上了车。

这时从后面跑过来一个人,正是那大虎,大虎笑着道:“嗯,少魁老爷子慢走,这是我从家里刚取出来的一百块钱请你笑纳。”

兰少魁自觉后悔,不是滋味儿的接过钱揣进兜里。那大虎客气的道了别转身要走。

兰少魁从兜里拿出五百块钱叫道:“大虎!”

大虎一顿,回头笑着问:“少魁老爷子有啥吩咐?”

“拿着!这是初次见面礼。”

“不不不,我可不能要。”

“快点儿,我还有别的事儿呢,别耽误正事儿,快点拿着。”

大虎接过钱行了一礼,目送着兰少魁开着车飞驰而去。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