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奴牙郎

《大唐奴牙郎》

第624章 旧臣与宗室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含元殿。</P>

八年前,周钧曾在这里,以朝臣的身份参加过大唐朝会,现如今,这里的一侧门楼只剩下立柱,大片墙体上还留有火烧的痕迹。</P>

站在朝殿最内侧的御台前,周钧看着七零八落的皇帝御座。</P>

燕军逃跑时,连御座背匣上的金饰都没有放过。</P>

门外传来军士的唱告声,长安城中的降臣,还有许多显赫人物,来到大殿门外等候。</P>

周钧摆了摆手,王翃见状,唱了个喏,走到殿中,下令放行。</P>

不多时,一众衣着各异的官员、勋贵、族老走进殿门,躬身行礼。</P>

在这些人中,有一群人最是显眼。</P>

他们身穿冕袍,上缀片金,又有玉带加身,想必就是孔攸口中的宗室。</P>

这些宗室之中,走在最前头的人,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者。</P>

那老者皓首苍颜、双目如炬,周钧依稀有些印象。</P>

老者行至殿中,朗声说道:“老夫李绍,乃是栒王世支,当今圣人的承伯。”</P>

周钧终于想了起来,当年参加兴庆宫的上元节夜宴,这个老人当时就坐在上座,在宗室之中德高望重,就连李隆基也对他敬重有加。</P>

周钧隐约记得,李绍在天宝初时,在朝中领光禄寺卿一职,后来致仕回去养老,不知为何此时会出现在这里。</P>

李绍说完之后,又有一众宗室成员介绍了自己,听下来真是五花八门,什么人物都有。</P>

宗室介绍完之后,接下来就轮到了一众降臣和显贵。</P>

周钧听了一遍下来,大多都是世家子弟,从家族世谱来看,杜、刘、裴、薛、魏、杨家全部齐了,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河北世家,例如卢姓、王姓、崔姓等等。</P>

待所有人介绍完毕,李绍开口说道:“周驸马攻克范阳,光复长安,清平天下,乃是大唐中兴的第一功臣!”</P>

周钧静静听着,也不言语。</P>

郭子仪听到驸马二字,皱了皱眉头。</P>

李绍:“圣人当年慧眼识珠,不嫌驸马出身低微,准尚万春公主,如今看来,真是朝堂之幸,大唐之幸!”</P>

听到这里,就连亲卫队头王翃,都听出话里有话,面上露出了不忿。</P>

周钧的脸色依然是沉静如水。</P>

李绍见周钧不开口,挺直腰杆,继续说道:“长安光复,当下要紧之事,一是要恭迎陛下回京,二就是要在长安重建朝堂,驸马应当早日图之,万不可懈怠!”</P>

郭子仪清了清嗓子,说道:“贼军驻扎在潼关,距离长安不过数日路程,用不了多久,这里怕是会再开战事,诸位就不担心陛下的安危?”</P>

听见这话,殿内的降臣、显贵和宗室面面相觑。</P>

此时,一位穿着青色儒袍的官员,走上前来,向周钧躬身说道:“丞相智勇双全,谋略万千,长安自当是固若金汤,绝计不会有事的。”</P>

周钧看了那官员一眼,发现说话之人,正是伪燕的长安府尹魏旸。</P>

魏旸又说道:“丞相无论文才,还是统率,皆乃人中翘楚,吾等敬仰已久,如今得见,果然名不虚传。”</P>

栒王房宗嫡李绍适才的话,居高临下,让唐军将士听了不忿。</P>

但魏旸这一番阿谀奉承下来,殿中的军士们,脸色都稍好了一些。</P>

周钧和孔攸对视了一眼,都是无奈。</P>

李绍倚老卖老,出言不逊,魏旸极尽阿谀,只为讨好,二人来之前,分明就是商量好了,一人扮好,一人扮坏,做了红脸白脸的分工。</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