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奴牙郎

《大唐奴牙郎》

第700章 文宴劝学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回到昕云殿,婉娘见母亲面色不虞,见四周无人,犹豫后开口道:“阿娘,怎么了?”</P>

画月摇了摇头,向婉娘问道:“你在宫中数年,可有知心好友?”</P>

虽然不明白母亲为何要问这个问题,婉娘还是回道:“二皇子算是一个,杜尚书家的四郎也算一个,纪翰林家的幼娘也是……不过,要说关系最好的,还是伯家的堂兄周尚。”</P>

画月听到这里,感兴趣的问道:“那周尚我也见过,做事一板一眼,为人正直,但却不知变通,你如何与他成为好友的?”</P>

婉娘:“他曾经与我打赌,输给了我,至于如何成为好友……这凉城之中的男女老少,无论怎么活着,人人都戴着面具,说着违心的话,做着违心的事。唯有伯家的那个傻兄长,不顾个人得失,待人以诚,信守承诺,这般说起来,倒是有些父皇的风范……”</P>

画月听见,摇头苦笑:“哪有你这般说自己的父亲。”</P>

婉娘:“周尚虽然迂直,但是为人干练,办事能力也不错,再加上大伯周则如今身为门下省东台侍郎,伯婶虞氏在凉城贵眷中颇有人望,又与皇后乃是闺中密友。倘若能和他们处好关系,在宫中将来也可以转圜矛盾。”</P>

画月:“与他们处好关系?转圜矛盾?”</P>

婉娘:“阿娘当我不知?父皇宠溺你,早就引得皇后不满。阿娘本来就是外族人,来了大唐举目无亲,倘若此时再去争宠,除了给父皇徒增恶感,没有任何帮助。如今,最要紧的事情,不是冲在前头,给别人当卒,而是想办法与皇后缓和关系,将来再徐徐图之。”</P>

画月听到这里,面露吃惊。</P>

婉娘见状,得意洋洋的说道:“刚才,我虽然作陪,但是耳朵可一直竖着,解婕妤说了那么多,说到底还是怂恿阿娘去上位。但当下,阿娘在后宫之中,根基未稳,还是应当广交人脉,而不是随便树敌。”</P>

画月:“你年岁还小,从哪里学来这些算计?”</P>

婉娘:“阿娘莫不是忘了,我儿时在大食,什么风浪没有见过,暗杀、背叛、阴谋,太多太多,与这宫中又有何异?”</P>

画月闻言,深深叹了口气。</P>

宣文监的外院中,卢纶此时面对眼前那堆积如山的工作,头疼欲裂。</P>

自从接了义务教育的差事,宣文监外院不仅要负责教材,还要负责推广,更要负责解疑,本来人手就不够,偏偏能做事的人还不多。</P>

卢纶站起身,左右看了一圈,接着朝身边的同僚问道:“司中那些从事联络的文吏呢?”</P>

同僚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对卢纶说道:“谪仙在瞻榆湖旁设了宴席,款待凉城以及附近州县的文人雅士,不少文吏都去陪宴了。”</P>

听见同僚的话,卢纶心中憋火,沉声道:“圣上交待了义务教育一事,眼下教材虽然下发,但是不少地方的官塾,由于种种原因,阳奉阴违……为了处理此事,我们都忙得不可开交,上官岂能只顾着玩乐?”</P>

说完,卢纶不顾旁人劝阻,拿了文册,径直走出了官所,向着瞻榆湖一路行去。</P>

还没走到湖边,卢纶就听见乐声和笑声。</P>

走近再一看,只见须发皆白的李白,敞开胸襟,躺在一块大石之上,手中举着酒杯,对席内的宾客们吟道:“不见当年花下酒,回首人间不知处……”</P>

卢纶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捧着一叠文册,站在了人群的外围,有心想要上前说些什么,但又心中犹豫。</P>

一时之间,留也不是,走也不是。</P>

过了好一会儿,李白喝完了酒,吟完了诗,留下众宾客在那里作乐,独自一人先离开了宴席。</P>

卢纶见状,连忙追了上来,对李白说道:“李翰林,宣文监承了全国教育的差事……”</P>

李白打了个酒嗝,醉眼惺忪的看向卢纶:“我知道,又如何了?”</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