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奴牙郎

《大唐奴牙郎》

第705章 枢密院议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凉城钱行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之中,而皇城之中的枢密院,却早先一步,已经成立并开始运作。</P>

这一日,周钧来到新建成的枢密院中。</P>

封常清作为枢密院的第一任府监,又被称作中护枢密使,负责主持第一次议事,商议北唐接下来的战争走向。</P>

坐在议事堂的上座,周钧的手中,把玩着一个只有食指长度的弹簧。</P>

这个弹簧,是安西兵工厂最新研制出来的火枪用扳机弹簧,无论硬度还是回力,都已经完全达到了军用标准,可以代替原本的弩机,进行燧石的击燃。</P>

说起这个弹簧,周钧心中开始感慨。</P>

对于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穿越者最大的用处,绝对不是将饭菜烧好,一口一口的喂给古人。</P>

有时候,只需要告诉他们,茶米油盐各自的位置,再告诉他们如何生火,至于后面的煎炒烹炸,自然会有人慢慢的研究出来。</P>

就比如眼前这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弹簧,周钧原本以为没有车床,没有卷压机,这个时代是根本无法造出合格的枪用弹簧。</P>

但是,安西兵工厂里有个匠人,而且是个年纪还不到十八岁的帮工,居然从日常一件小事中,得到了灵感。</P>

平常百姓洗床单时,床单在晾晒之前,需要先拧干除水。</P>

一般情况下,是两个人各自拿住沾水床单的一头,分别朝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通过手臂旋转,使得床单旋转并排出其中的水分。</P>

安西兵工厂原本加工弹簧时,采取的是一头固定,另一头旋转的老式旋转法,这种旋转办法,如果仅仅只靠手工,那么力量沿着钢丝进行传导的时候,伴随着距离的产生,传导末端也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力阻,最后就会造成力量分布不均衡,影响弹簧的精度。</P>

而那个年轻帮工,则放弃了老式单向旋转法,而是借助拧床单的原理,使用了两头反向旋转的办法,增加了钢丝旋转收卷的力量和精度。</P>

另外,在冷卷的同时,这个帮工又放弃了淬火收卷,而是采用回火收卷的工艺,消除成形弹簧中的内应力,最终得到了燧石击发的枪用弹簧。</P>

至此,燧发枪的发射速度,提高了接近两倍还多,而且相比弩机,使用寿命也大大提高,使得燧发枪,已经可以作为主力兵器而使用。</P>

封常清及一众枢密院官员,进入堂间,纷纷看向上座的周钧。</P>

将手中的弹簧放在了面前的案台上,周钧看向封常清:“先说前线的战事吧。”</P>

封常清:“今年年初,大军分为西中东路,分别向南推进。其中,李嗣业、段秀实所率领西路军,击败阿史那承庆,进入了梁州。至此,大唐的疆域,终于连接上了山南西道。利州、巴州、通州、梓州等十余个州县,纷纷发来奏疏,言明拥护朝廷。”</P>

周钧点点头,扯起大唐这面旗帜,就等于有了天下正统,在收复土地这件事上,阻力往往要小得多。</P>

即便有些州县的将领存了贰心,但迫于大势,只能纳头归顺。</P>

封常清:“郭子仪率领的中路军,在收复洛阳之后,派遣左兵马使张用济与右武锋使浑释之,率军攻取河阳和河内陆区。贼军叛将尹子奇想要固守,但被部下所杀,首级被送到了洛阳,贼军余部也尽数投降。”</P>

周钧:“安庆绪死后,伪燕已经成了一盘散沙,诸如尹子奇、田承嗣、蔡希德等人,一方面不愿意投靠史思明,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归顺大唐,只想继续打着燕国的旗号,占地为王,成不了气候。”</P>

封常清点头称是,又说道:“眼下最大的麻烦,除了据守江南的伪唐,剩下的就是史思明了。史思明下辖十三郡,又有八万精兵,麾下又有周贽、高秀岩、乌承恩等将领……”</P>

说到这里,封常清看了一眼周钧,迟疑片刻后又说道:“本来,史思明的精兵为了防止李光弼部南下,大多都屯集在黄河以南、筠州一带。东路军原本是以李光弼部作为主力,吸引住史思明的注意力,再以仆固怀恩部绕行至史思明的后方,最后双方一南一北,共同包围住并吃掉史思明的主力。然而,因为蓟州叛乱一事,李光弼和仆固怀恩未能在指定时间里,到达战场,使得史思明有了戒备,火速退兵,最终功亏一篑。”</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