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奴牙郎

《大唐奴牙郎》

第711章 分歧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天宝初年,长安户籍人口约一百二十万。</P>

安禄山叛唐,攻入潼关时,城内百姓大多向南逃去,留下的人不到三成。</P>

河北乱兵入长安之后,烧杀劫掠,城内人口骤降至十八万人。</P>

之后,长安城在燕兵的辖下,人口虽然有所回升,但天宝十五载时,房琯领兵南下,与叛军作战,长安百姓纷纷响应,想要重归大唐。</P>

那一战,房琯高谈有余而不切事,用兵以春秋车战之法,结果唐军大败,战死四万余人。</P>

此战过后,燕兵恨极长安百姓,故而在城中展开了大屠杀。</P>

长安人口再次骤降,甚至一度降至十万人之下。</P>

当时的长安城,与人间炼狱几乎无异。</P>

杜甫还有诗作,描写了当时的惨状,是为:</P>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P>

时间来到了,新元三年年的春天。</P>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之后,长安城逐渐恢复了繁荣,人口也恢复到了八十万人左右。</P>

而早在一个月之前,郭子仪收复洛阳的战报,也传入了长安城内。</P>

长安百姓闻得洛阳光复,叛军大败,纷纷欢欣鼓舞,在城中自发举办庆仪,多日不歇。</P>

而长安留守,同时也是北唐左相的高适,此时也在长安官所中,设宴款待一群来自凉城的贵客。</P>

宾客之中,有礼部尚书杜甫、户部侍郎岑参、宣文监少监李白、宣文监代主事卢纶,还有凉州都城中的众多文官。</P>

这些官员齐聚在长安的宴席之中,说起来是为了义务教育的政务,但其实却是一场文会。</P>

杜甫坐在宴席的上座,身旁就是左相高适,他看着满堂的参宴者,感慨说了一声:“天宝十载那年的曲江宴,天下文人齐聚长安,多少年过去了,杜某本以为再也见不到当年的盛况了,却不料如今大家又聚在了一起。”</P>

听见杜甫的这番话,高适一脸沧桑,叹道:“数年光阴,如弹指一挥。摩诘居士,王校书,李复古,张长史……当年的友人,如今都不在了……”</P>

听见这话,席中顿时安静了下来。</P>

杜甫跟着叹了一声,摇头说道:“逝者已去,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朝酒温,功成名遂了,云海天涯两渺茫。”</P>

李白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开口道:“与他们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至少能够看到长安和洛阳光复,更能看到天下清平之日的到来。”</P>

高适看向李白,问道:“李翰林曾在江南多时,可曾想过有朝一日,一定要回到长安?”</P>

李白看向远处的城廓,轻声吟道:“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P>

高适端起酒杯,幽幽说道:“潼关被攻破的那日,哥舒大帅自刎于某的面前。在逃离长安的路途中,我见到贼军屠戮长安百姓,曲江被血染红,尸首如同浮橹,堵塞了河流。在那个时候,我有一种错觉,觉得这一辈子,或许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的长安了。”</P>

“之后,我遇到了陛下,又将哥舒大帅的佩剑交给了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陪在陛下的身边,看着他一步一步,将几乎已经成为死局的战事,一步步的扭转过来。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长安或许还有希望。”</P>

李白喝了不少酒,听到高适说起贼军的暴行,想起一事,脱口问道:“我听闻,当年陛下登基之后,清算与贼军私通的宗室和降臣,以正朝纲?”</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