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奴牙郎

《大唐奴牙郎》

第716章 江城血战(四)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摇橹渡一战,北唐军队前锋出动五千人,又有十二条装载火炮的战舰,作为支援。</P>

战争结束之后,统计伤亡。</P>

北唐战死者接近七百人,伤者过千,大部分伤亡都是在江面上以及寨门前造成的。</P>

而南唐将领严大阜的麾下,只有三千士卒防守摇橹渡。</P>

虽然三千士卒最后全军覆灭,但是在兵力处于劣势的前提下,还能给北唐军队造成这么大的损伤,倒是郭子仪等将领没有预料到的。</P>

战后的军议会上,郭子仪向前来汇报的军典,询问战事的细节。</P>

军典说道:“战锋营以虎蹲炮轰击敌阵,其实那个时候的敌军,士气已经隐隐有崩溃之相了。”</P>

段秀实问道:“那为何后来战事拖了这么长的时间?”</P>

军典:“敌将严大阜见我军退却,就率领亲兵冲了上来。严大阜似乎比较了解虎蹲炮的使用方式,趁着炮击装药的间隙,对我军展开了攻击,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后来,那些原来逃跑的南唐士兵,见主将悍不畏死,纷纷回身再战,故而战事拖久了许多。”</P>

段秀实:“那敌将严大阜,如今人在哪里?”</P>

军典:“严大阜不敌我军,率领残兵,逃进一处堂所,负隅顽抗。何公恕何将军赏识严大阜之才,上前劝降了数次,但最终无果。最后,不得已之下,就用火药炸毁了敌军的房屋,敌军残兵无人生还。”</P>

听到这里,军议帐中一片寂静。</P>

段秀实拱手向郭子仪说道:“摇橹渡一战,敌军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敌军知晓我军火器的参数,甚至有了应对之策,这就代表我军如果想用火药炸开城墙,对方一定会有防备;第二,敌军战意顽强,宁死不降,接下来的江城之战,怕是一场硬仗。”</P>

听见段秀实的话,李嗣业不在意的笑道:“这样的仗,打起来才有意思……接下来攻打江城,某主动请缨,作为前锋。”</P>

段秀实闻言,对李嗣业说道:“将军伤口还未愈合……”</P>

李嗣业摆摆手:“已经大好,不碍事了。”</P>

段秀实还想再劝,李嗣业不理会,再次向郭子仪请战。</P>

后者思虑片刻后,最终答应了下来。</P>

第二日,李嗣业麾下的八万大军,先行渡江,又从摇橹渡来到南岸,开始整军备战。</P>

数日之后,八万大军尽数过江。</P>

开战前,段秀实身为副将,骑着马来到李嗣业身旁,对其低声说道:“今日攻城,将军不如在后阵负责指挥,我另外安排锋将。”</P>

李嗣业一听,顿时不乐意了:“不是说好了,由我亲自领兵,第一个攻城?”</P>

段秀实:“将军乃是中军大将,战场上刀枪无眼,怎可置身险地?”</P>

李嗣业:“某戎马生涯数十载,大小阵仗都见过不少,如今不是好好的站在这里,你实在是多虑了。”</P>

段秀实咬咬牙,又劝道:“房山一战,枢密院也发来军册,令将军小心为上,不可犯险。”</P>

提起房山之战,李嗣业的脸有些挂不住,语气开始变得不善:“这些日子,一直在养伤,身子闲得发慌……我心中有数,你莫要再劝。”</P>

见李嗣业定下了主意,段秀实只能作罢。</P>

很快,伴随着战鼓声响起,江城攻防战正式打响。</P>

李嗣业的八万大军,分成了四厢,分别是前锋厢,左前厢,右前厢和中军。</P>

按照攻城的惯例,首先由游弋在江面上的炮舰,以及军中的火炮,开始向江城进行炮击。</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