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夜归人

《飞雪夜归人》

六、 天下识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其实袁叔说的这些也都是以耳传耳的听来的,而这些传说却都出自一个叫风雪楼的地方

一甲子前,明渊皇帝率军横扫六合,统一天下,建立夏唐。天下初定,百业待兴,临安城一个叫莫山高的富贾经营起了一家酒楼,起了个不似酒楼江湖气却十足的名字叫:风雪楼。风雪楼只是个普普通通的酒楼,但掌柜的莫山高却不是个普通的富贾,莫山高经手商路广泛漕运盐路均有涉猎,路子要广,便要仰仗江湖各路英雄好汉。莫山高便就有了一掷千金,财大气粗,广结朋友的习惯,尤其是江湖上的英雄好汉。风雪楼建成后,江湖人到此酒楼吃喝歇息常常有不收钱之美事,莫楼主的话就是:“只要来到风雪楼多少钱都难不倒英雄汉!!”江湖之人最看重的便是这情义二字,此话一出,前来拜访的江湖人士络绎不绝,当时的江湖有句话叫,“不登风雪楼,妄为江湖人。”

风雪楼也因此名声鹊起,许多江湖英雄,文人墨客,名门大派的人士都前来捧场,生意也就日益兴隆。这风雪楼往来江湖人多了,酒客们茶前饭后也多了许多谈资,谁谁得到了一本什么功法,那个人炼就了一柄神兵利器,他他他杀了多少人等等。

一日共有三层的风雪楼内,突然喧嚣声大起,不时还夹杂着叫骂和兵器相交的金戈声。莫山高急忙去探查事因,原来是处在二楼的相邻两桌酒客因为其中一桌的酒客把自己崇拜的一位江湖前辈恭维的天花乱坠,另一桌的酒客实在看不下去这种无脑的溜须拍马,便报出另一名江湖前辈的大名与之相比,结果酒过三巡,谁也说不过谁,谁也说不服谁,这不两桌争吵的面红耳赤的酒客便要拔刀决斗,金戈相向!还好莫楼主及时赶到劝阻,这才息事宁人。这刀虽然都放下可是两桌酒客都还心存芥蒂,还要莫楼主来评评这两位江湖前辈哪位境界更高。莫楼主何等细微之人,江湖之人交道打多了,这种事情怎能随便言语,也就一时犯了难,只能推脱的说:“两位前辈在江湖上声誉极高,一时说谁高谁低都有不妥。”奈何两桌酒客仍是不依不饶。正在为难之际,有旁边的看客发声:“风雪楼来往江湖之人重多,何不楼内挂上一榜,让这来往的天下江湖之人来识评这二位英雄的境界高低?”莫楼主一听此法可行,这样谁高谁低评出的也有说服力,也不会惹来是非,甚是两全其美。于是安抚好在座酒客后便差人着手此事。不久后,风雪楼前张贴一张楼内禁斗令的告示,同时楼内也真的挂出一张比评榜,两位江湖前辈的威名赫赫在上,来过吃酒的江湖好汉都对两位前辈作出了自己的评价。再过数日,有酒客提出怎么只有两位,依我看来谁谁也应上榜一比…..然半月有余

(本章未完,请翻页)

前来评价的江湖人士愈来愈多,榜上有名的江湖豪侠也应然变的越来越多……渐渐的天下识榜的雏形便就这样形成了。就是这样,几年之后,风雪楼在江湖之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明面上还是一个简单的酒楼,实则已摇身变成搜集江湖人物志、事、奇闻、江湖秘史的非门非派的组织,而天下识榜则成就了他立足江湖的基础。

经过多次修撰后天下识榜也逐渐细化到包含多种分榜的排名榜单。不仅仅只有武榜,还有文榜和胭脂榜。正所谓天下识,誊写之意便是这天下之最都要上榜!武榜分天下榜和刀、枪、剑、杂,等侧榜,而文榜也分,棋、诗、乐、韬略等侧榜。胭脂榜就不用说了,自古英雄爱美人,那肯定是少不了的天下美人榜了!天下识榜每年都会随着江湖时事而变化。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江湖中人都以能入得此榜为荣,因为入得此榜那便能名扬天下,名垂青史!

而在当时,武评榜上前十高手无一不是修为通天以一敌百敌千的存在。

武评榜第十由以气息绵长而著的“泰山石”王太行搏得,王太行自小体弱多病,被自鲁地马耳峰游历而来隐士高人收为门下,受以炼体之术,后因登泰山时路遇挑山人而得启发,境界大升。传说王太行一气呵下,众云散尽。

位列天下第九的是来自昆仑派宗主卫红。卫红早年以学剑上昆仑,拜得昆仑剑宗于长达门下,因天资聪慧剑术早达峰境。机缘巧合下接触昆仑气宗武学,发现剑气两宗功法同归同宗,不应剑气分家。后以自创武学剑气决一统昆仑,独步武林,难逢敌手!

天下第八,蜀中唐门门主唐毒。唐毒名如其人,善用毒。虽武功造诣远不如其他几人,但其用毒之术千变万化,从无敢有人小瞧于他,因为小瞧他的人都死在了他无形的毒术下。

天下第七,出自西域兰陀山,是三念法师之一的释念法师,传说释念大师皈依佛门之前曾是军伍将军之身,佛法中讲放下屠刀即是成佛,释念即放下屠刀通透了佛性,自即成了佛。其佛法高深莫测,更是修的半幅金身的自在神通。

天下第六是北海神刀谢桢楠。北海没有海,北既是冀北徐州,海则指的是徐州境内的红楠林海。谢桢楠枯坐断鸿崖悟刀,观林海听鸿,悟得一技斩星辰威力无匹,当属天下霸刀之最,威势可开山裂海。

天下第五本应是郧阳长岭道德林的于清道长,道门中人极注内秀,以内功著称,于清道长更是修成一气化三清之玄妙神通。但道德林不问世事即争名之心,诸求天下识榜消其排名,风雪楼为示敬仰,天下第五永设空悬。

天下第四颇为神秘,风雪楼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物志中对此人的记载甚少,只知此人曾是帮助明帝统一九州被敌酋冠以杀神之称的隐龙卫之首,能在万军之中取敌酋首级,那武道修为自是不用多说。

天下第三,祁连祖易,人物风评中记载他原本是青道山一介剑修,碌碌一生却未能有何作为,直到晚年偶得半本《洗水剑经》,得以剑道大成致臻境挤身十大高手前列,实乃大器晚成也。

天下第二则是大名鼎鼎的天下剑林之首闽越剑派掌门人吴生。若天下剑林皆分流派,那吴越剑派的剑当独树一帜,一生寄一剑,剑在人在!吴生,生而为剑死即为剑!一生时光都在闭关悟剑少行走于世间。其剑意之胜皆可剑剑成埝,摧山平海,睥睨天下,当得一代剑神之说。而吴越剑派之强大更是出了不少如剑冠吴青峰般的少辈剑道俊才,直叫天下世人感叹天下剑魁易主须在等一百年!

若强如当代剑神吴生都不能排在第一,那为例首位的天下第一人该是如何之恐怖。

天下识榜单中对天下第一人的谏志中却仅寥寥几字,实在让不少人怀疑此人真实存在。

榜单谏志中,天下第一人单名一个“朴”字,“通晓古今,仙迹难觅。”这并非潦草敷衍,而是此人只存在与传说中。李长风的《沧州怀录》中有过一段记录:“长风登汉王山,临漏亭歇脚,忽见一老者,轻指浮空比划,刹那老翁指点处,山开水泄,形势大成。长风惊为仙人,上前讨问,仙翁留以朴为名,驾云而去。”巧而不巧,祁连祖易也曾透露过他所得的半卷《洗水剑经》的手札所著之人,也正是一个朴字为名。若只是仙隐仙踪那寻得半卷洗水剑经便可踏足武评榜前五又作何解释?可见此人的神通岂止是可变换山水形势那么简单。修为境界早已以通达天境,只是跳脱了世俗红尘,仙踪难寻罢了。

文者斗笔,武者斗器,都是想在这榜单中博得一席之地。

不得不说,天下识的出现将那时的江湖推进入了一个宏文经武的鼎盛时代!可任谁能想短短几年,秦川之上,青衫仗剑开启了江湖新的篇章。

他的出现,王太行,做了一个真正的挑山人,卫红有生不在下昆仑,谢桢楠断尽桢楠林海,封了刀!祁连祖易,失踪!唐毒,蜀中唐门在不用毒!闽越剑派,摘字!

风雪楼中炸开了锅,紧接着是整个江湖。风雪楼探子在此之前早已扑向秦川,去寻以那人的蛛丝马迹。他却如从天而降,仙人下凡一般在这江湖留下浓重一笔,又以世人仰望的剑仙之姿飞升而去,消声匿迹,若没这些传说仿佛他未曾来过,但又确实来过,因为他给这个江湖留下了一座太白,一个天下剑魁,一颗学剑的心!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