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1981

《那年1981》

617 让大哥头疼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ins></ins>

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大哥,你真的是太睿智了!”英子紧紧抓着大哥的手:

“我完全同意你的想法和做法。

我记得《人间滋味》里面有句话:

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蔬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1种生之乐趣。

我愿意做你的贤内助,尽可能多地给父母陪伴,多1点帮父母干点活。

让父母过着最适合他们的生活,活成他们自己想要的样子!”

大哥看着妹妹那张动人心魄的俏脸,心里不禁1阵阵热血翻涌。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千言万语只是汇成1句喃喃的话:“大哥何德何能,这辈子能遇上你……”

此时此刻,动情的大哥很想把妹妹紧紧地揽到怀里,就这样抱着永远都不撒手。

可是——毕竟装了多年大哥,角色1下子转变不过来。

那种冲动再强烈,总是很难在短时间之内适应这种转变。

憋半天憋脸红脖子粗。

复读机1般发表完感慨,就松开妹妹的手,急匆匆逃进卧室去了。

妹妹盯着大哥狼狈的背影,不禁莞尔1笑,轻轻哼了1声,小声自语:“银样镴枪头,外强中干的胆小鬼!”

这个胆小鬼的胆儿,1直持续了两个多月。

终于在中秋节前夕,眼看双节就要来到,英子也要放假了,大哥的胆儿才有点略微变肥。

大哥前些天在老家帮父母秋收,这几天回沪海处理事务。

处理完了,看英子双节放假,兄妹俩商量着1块儿回家过节。

现在化工贸易公司已经撤掉,搬到集团总部去了。

大哥在沪海法院附近买了1处3居的房子,作为自己和妹妹的新家。

反正不管是妹妹上学的时候,还是工作了,大哥所做的1切事,都是围绕着妹妹的方便来。

这就像后世父母的陪读1样,总是随着孩子的上学而搬家。

>^>

到晚上的时候,兄妹俩说起这次回家过节,妹妹不由得两颊泛红,有些小扭捏地说:

“大哥,这次回去,要不要跟咱娘说说咱俩的事儿啊?”

“肯定要说的。”大哥说道:“咱俩不是早就说好了嘛,到时候要1块儿跟咱娘说。

所以这次回去我对这事只字未提。

再说那些日子你的官司还没撤诉,你的户口还没回来。

现在对方认怂了,装模作样让学校把你的户口还回来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已经完全独立自主。

咱俩的事儿,我觉得算是水到渠成吧!

趁着这次过节,回去跟咱娘说说,让她也高兴高兴。

还有咱爷爷奶奶也早就盼了多少年,让他们1块儿听咱俩表白表白,高兴高兴。

先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看看到底是年前还是年后,咱俩就领证,结婚喽!”

英子羞得粉面飞红,打了大哥1下就低下了头。

看妹妹羞得那样,大哥刚刚鼓起来的某种勇气,不知不觉又消退了许多。

所谓积习难改,兄妹相称太多年,想破冰1些习惯,真的是需要时间和勇气的。

“咳咳,”大哥不得不装模作样地嗽嗓子,然后转变话题,告诉妹妹,关东大姑马上又要回来。

要在老家过中秋节。

“那很好啊!”妹妹脸色不那么红了,高兴地抬起头说,“大姑回来,咱们家今年过中秋节就更热闹了。”

“热闹?肯定会很热闹!”大哥以手扶额,好像说起这个话题,让他十分头疼的样子。

“怎么了?”英子问,“难道过节热闹不好吗?”

“过节热闹了肯定好,但是太热闹,就让人头疼了!”看来这个关于热闹的话题不知道触动大哥哪根神经了。

p,

让他捶着脑袋,真的是十分头疼的样子。

“大哥你头很疼吗?”英子问道,“我给你揉揉?”

“额——”大哥眼神闪烁了1下,“揉不揉的,也不是特别疼。”

“那就揉揉呗,过来!”英子拉着大哥,让他枕在自己大腿上。

然后两只柔软的小手开始给大哥揉捏额头。

大哥可是第1次接受如此级别的服务,枕在妹妹修长结实的大腿上,就立马进入装死状态。

他发现,这个姿势实在是太舒服了。

枕在腿上就永远不想离开那地方了。

英子揉捏了1阵儿,柔声问:“大哥,管用吗?”

“管用管用,”大哥含混地说道,“疼得不那么厉害了。”

读者身

“大哥,”英子继续揉捏,同时轻声问道,“是不是大姑这次回来有什么事啊?

我以前从没见过大姑,也不知道是不是离得远见得少的原因。

我怎么总是感觉大姑比不上2姑和小姑可亲?

就是这种感觉,也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唉——”大哥叹口气,“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啊!

大姑是咱们的亲大姑,跟其他俩姑确实没什么不同。

但是她离家远嫁这么多年,1些思想意识,言行习惯,跟咱们这地方的人不大1样。

当然,让我头疼的不是大姑。

是大姑家的小表弟。

这回大姑说要回来,在老家过中秋节。

到时候小表弟也会去咱家1块儿过节。

这让我想想就有点头疼。”

“小表弟怎么了?”

“还能怎么了,不听话呗!”

大哥嘴里所说的大姑家的小表弟,叫孙树茂,今年2十岁了。

去年的时候,大姑趁着2仓结婚的机会,回了趟老家。

其实还有回老家考察项目的意思。

关东这几年经济情况不是很景气。

大姑父家是林场的,大姑父最早是林场1家胶合板厂的技术员。

后来自己投资开了1个小作坊式的胶合板厂。

因为生产过程中锅炉爆炸,死了几个工人,大姑父赔得厂子倒闭了。

后来大姑父还开过饭店什么的,但都均以失败告终。

也就是说,大姑1家的生活这几年过得很差。

去年大姑回老家,考察到2弟秉义的轮胎门市很红火,很挣钱。

于是跟秉义说好,让自家的小儿子树茂从关东回来,跟着2舅学修轮胎的技术。

到现在为止,孙树茂已经跟着2舅干了大半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