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也说大宋

《咱也说大宋》

第六章 郭威:李守贞,我来终结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李守贞偏偏上了皇帝瘾,也是因为和他一丘之貉的杜重远被刘承佑所杀。兔死狐悲,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下场,不反都难了。

关键的时候,总伦和尚又发话了,对大师极度相信的李守贞,按大师的话说,你不反就没有机会当皇帝,你反了就有机会当皇帝。

李守贞吃猪油蒙了心,冬天卖凉粉——不识时务。既然大师叫咱反,听大师的没有错,况且皇后还在咱家里。

说实话,他心里还有点犹豫,一个小小的河中市和后汉政府抗衡,有点蚍蜉撼树——自不量力。

不过,正在他犹豫的时候,西面的永兴节度使赵思绾给他送来皇帝的新装,让他做带头大哥,领着他和凤翔节度使王景崇一起造反。

赵思绾这一抛橄榄枝不要紧,李守贞开心的不得了。可是他忘了赵思绾是什么样的人。

五代的早期,有个小军阀叫秦宗权,他呢趁着乱世,拉起自己的人马。秦宗权的部队最臭名昭著的是就是吃人,捉了人做军粮,这是和那个他年我若为青帝的黄巢,是一脉相承。

秦宗权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脉相承了个赵思绾,赵思绾不但让手下军士吃人肉,他也以身作则,尤其喜欢吃新鲜的肝。

一般人都无法想象赵思绾有多么残暴,捉了人,生生的取了肝,被取肝的人还未死绝,眼睁睁的看着赵思绾切了肝丝,爆炒。

李守贞和这样的杀人魔王合作,能有好吗!不过形势逼人,李守贞反了,自封秦王,还出兵西渡黄河,攻下潼关。

关西三镇造反,后汉朝野振动,当朝中大臣把这些紧急情况报告给小皇帝刘承佑的时候,刘承佑竟然昏昏欲睡,大家以为他胸有成竹,有破敌之策。

众大臣想得不错,刘承佑虽然没有老爹刘知远的文治武功,毕竟是刘知远的亲生儿子,基因里还有稍许的军事才能。

当即点起三路大军,分别由郭从义,白文珂,常思率领。刘承佑的战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思想是分兵作战,四面出击,遍地开花,三路大军攻打三个反叛的节度使。

对于这三个中青年将领,众大臣面面相觑,这几个人都是中层军官,他们知道这是刘承佑在培植自己的势力和枢密使郭威抗衡。

三路大军倒也不负刘承佑的重托,一路势如破竹,把三个反叛的节度使差点打回原形。不过,这三人反叛之时,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虽然肃清了叛军的外围,若是想攻下他们盘踞的中心城市,那就不可能了。

刘承佑刚做在龙椅上喘了一口气,忽然就接到坏消息。侍卫军司令尚洪迁在攻打赵思绾时,伤重而死。

刘承佑大吃一惊,知道他培养自己亲信的计划完全泡汤,他明白,只有顾命大臣郭威可以去平叛。

郭威在哪里?其实郭威早已看出刘承佑居心叵测,一直对他老爹所托的几个顾命大臣及其反感。

年轻时的郭威也是一个性格张扬的主,一言不合,屠刀就插进屠夫冒着肥油的肚子里,大权在握的时候,刘承佑看他的眼神,那简直是不寒而栗,他赶紧找了个借口,说我老了,领不了兵了,要回家种田。

刘承佑听郭威如此一说,这正是他巴不得的好事,当即恩准,郭威呢,收拾了东西,找了个茅草棚闲了起来。

刘承佑心里清楚,对付老奸巨猾的李守贞还得一样是老奸巨猾的郭威。

郭威也是肚子里照灯笼——自家心里明白。虽然每天过着农夫生活,但是那一颗忠君爱国的心依旧火热滚烫。

刘承佑像断了半边腿的蝎子——急得团团转,最后只好亲自到了郭威的府上,请郭威出来平叛。

对于刘承佑的造访,郭威简直受宠若惊。当即表态,不平定关西三乱,绝不回朝。

郭威知道自己率领的部队,基本都跟着李守贞干过,若是李守贞像当年李从珂一样,站到城头,大哭半天,他以前那些部下重新投靠了李守贞又该如何。

带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个问题,他请教了五代最有名的老油条冯道。

冯道对于郭威提出的问题,那是独眼龙观灯——一目了然。冯道赶紧给郭威支了招:“这些人为什么当兵,当然是为了当兵吃粮,自然还图一些赏赐,若没有利益驱使,谁愿意给别人卖命。”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郭威说:“老冯,我啥都明白了!”

接着就对手下军士进行封赏,让他们人人感恩戴德,这样郭威带着手下的队伍,直奔河中城而来。

赵匡胤此时看到的郭威,正是率领大军前去平叛。赵匡胤见了郭威,这是双龙相遇,虽然他们谁也不会想到他们两个都会是皇帝。

郭威见赵匡胤凛凛一条大汉,紫面方额,大是赞赏。赵匡胤自报家门,郭威听到赵匡胤乃是故人赵弘殷之子。知道将门虎子,老子英雄儿好汉,就让赵匡胤留在军中,做了一名军校。

赵匡胤的上级,名叫柴荣,是郭威的内侄。柴荣在青年军官中最有本事,郭威非常中意他,让他在名将刘词手下历练。

说起刘词,这又是厉害人物,文有冯道接连在五代中任职,武将就是这个刘词和冯道一样,送走了五个王朝。

刘词是个打仗不要命的主,尤其攻城之时,光着臂膀,冒着箭雨,是有名的先登人士,柴荣在他的麾下,那是学了不少本事。

郭威收留了赵匡胤,赵匡胤自然不能忘了马仁瑀,张琼,王审琦,李谦傅几个弟兄们,他把这几个人引荐给柴荣,柴荣见了这几个彪形大汉,自然喜欢。

郭威带着人马,很快到了前线。有人建议先攻打中间的永兴节度使赵思绾,郭威马上否定了这个意见,原因是永兴乃是过去的长安,这里城墙高大,易守难攻。

况且,赵思倌在王景崇和李守贞中间,如果王景崇和李守贞同时起兵,平叛大军腹背受敌,此乃下下之策。如果先攻打李守贞,这就是擒贼擒王,若是拿下李守贞,说不定王景崇和赵思绾会主动投降。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