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篡江东,从辅佐孙策开始!

《三国:篡江东,从辅佐孙策开始!》

第四章:招兵买马,图谋江东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夜色苍茫,天地寂寥一片。

聚集的流民双眸都泛着幽光,宛如地狱爬起来的恶鬼。

汉室倾颓,江山沦丧。

在战争、大疫的肆虐下,大汉人口急剧地减少。

诸侯的战争,却刚刚开启。

孙策招揽了一千部众,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父亲孙坚战亡后,孙策担起支撑孙氏的重任。

袁术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他曾许诺让孙策担任九江郡守,后来改任自己的亲信陈纪。

后袁术向庐江太守陆康借三万斛军粮,陆康不给,惹怒了袁术。

袁术承诺,只要孙策击败陆康,便提拔他为庐江太守。

孙策带着自己的部队,攻打庐江两年,终于战胜了陆康。

袁术毁约,任命了自己的老部下刘勋为庐江郡守。

一次次画大饼,让孙策对袁术越来越失望。

“伯符为何忧虑?”

经过白天的相处后,项鱼和孙策越来越熟悉。

听说了项鱼为自己小妹所救后,孙策待项鱼愈发亲切。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心病尔。”

孙策拍了拍自己的胸膛,里面有一团燃烧的烈焰,他的大志在壮烈地狂燃。

这一股烈焰,能够焚江煮海,此刻却被压抑着,难怪孙策会难受。

“吾有良方,可医伯符之疾。”项鱼目光沉定,蕴藏着智慧的韬略。

“哦?临渊不妨说说此良方,有何神妙。”

孙策收敛了思绪,恭谨地望着项鱼,神色期盼。

“平定江东吴地,建立孙氏的地盘。”

项鱼藏锋之间,蕴藏着旷达之意。

孙策浑身一震,双眸映照着熊熊燃烧的篝火,摇曳的火焰瞬间将他吞噬。

“伯符想借助袁术的力量复仇,痴心妄想。父仇不共戴天,唯有攻克江东诸郡,伯符才有西征江夏、粉碎黄祖的力量。”

“扬州刺史刘繇空有虚名,绝无大才。只要伯符振臂一呼,江东各路豪杰都会响应。”

项鱼目光闪了闪,与孙策的想法不谋而合。

“临渊真知灼见,策佩服。此次招兵买马,正是为了江东之行。奈何策见识浅薄,若能得临渊相助,必能事半功倍。”

孙策正式提出了邀请,项鱼欣然应允。

次日,孙策任命项鱼为主簿,并且去和袁术谈判,获得了攻打江东的授权。

项鱼不知道他付出了什么代表,不过看那失落的神情,必然不是一场等值的交换。

孙坚几千人的旧部,袁术只归还了一千人,战马几十匹。愿意追随孙策的宾客,都有好几百。

凑合着孙策招揽的壮丁,勉强凑足三千人。

这支军队,连武器装备都不齐,旗帜缝缝补补,勉强升起了一个“孙”字。

就是这个字,孙策凝望了很久很久。

“终有一天,这一面旗帜将插满江东的郡县。”

袁术与刘繇争斗了数年,在他看来,江东有刘繇、王朗等诸侯占据,孙策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

他假惺惺地上表朝廷,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代理殄寇将军。

孙权得知消息后,向吴太夫人进谏道:“母亲,大兄一定是听了奸人的谗言,否则怎么会行此莽撞之举?”

毕其功于一役,一旦失败了,江淮之地的名门望族,该如何嘲笑孙氏?

他们还能在袁术麾下,安然地生存吗?

袁术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传承,独霸江淮之地。与他为敌,不会有好下场。

温和的阳光透过窗纱,照在吴太夫人霜白的脸上,她眉眼郁郁,柔声道:

“伯符莽撞,却很有主见。他手底下有一群可靠的家臣帮衬,对错自有分辨。”

“诚是此理,但母亲不觉得项鱼此人可疑吗?非是名门之后,跟脚也道不清。一来便教唆大兄,恐有后患。”孙权警惕道,心中不安。

“好啦好啦,老身会找机会告诫你大兄,凭他决断,你莫要惹事生非。”吴太夫人息事宁人道。

孙权蓦地回忆起那一道器宇轩昂的身影,总觉得心中空落落地,失去了什么。

【新书,求鲜花、评价,每天保底四五更,数据好十更往上。没鲜花、评价、打赏、收藏的话,新书很艰难,最近三国文越来越小众了,没系统更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