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斩将当赵王

《三国开局斩将当赵王》

第八章 君臣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君上,张将军求见。”

“请他过来。”

正在看书的刘赦闻言嘴角微微一笑。

“诺。”

看到卫兵下去,刘赦摇了摇头,将果然是将,缺乏朝廷眼光。

“拜见主公。”

张郃领着少年来到刘赦的书房,在看到刘赦之后立刻行礼道。

“儁义不必多礼。”

正在背书的刘赦,闻声不由转过身来,但见张郃身边,竟有一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只不过其衣不着边,身侧还挂着一个酒葫芦,这让刘赦不由微微惊愕道:“不知这位先生是?”

“主公,此人乃郃与街道偶遇的奇才,其根据所见所闻,与主公教吾之言,竟然将冀州大事直接道出,令郃大开眼见。”

张郃闻言立刻上前,面带敬意的向刘赦介绍道。

“哦!请坐。”

“谢赵王。”

待二人入座之后,张郃便动身离开准备进军,而刘赦见这位少年毫不遮掩的大量自己,心中微疑,便开问道:“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嘿嘿,有酒么?”

只见少年先是四周张望,然后突然开口答道。

“哈哈,有,阿四,去取点酒水过来。”

刘赦闻言微洒然一笑,随后对门卫的护卫说道。

“诺。”

阿四闻言立刻领命离开,他是刘府的老兵,曾是游侠,因为救过小时候的刘赦,被赐刘姓,现充当刘赦的亲卫首领。

“故知兵之主,民之司命,国之安危之主也。”

散做在一旁的少年,瞟见刘赦手中的书籍,随后意味深长的看着刘赦说道。

“恩,天下之事,匹夫有责,吾不过读习兵书,先生之言令人费解。”

刘赦闻言身体微微一颤,猛地看向少年,义正言辞的反驳道。

“天下四乱,汉庭动荡,有志之士无一不求功名,然乱世之主,隐其形,藏其身,以求天机,一展宏图。”

少年微微一笑,继续开口道。

“虎虽老,亦非个人能敌,树虽老,然根基尚存。”

刘赦看着少年心中一动,开口说道。

“虎以垂暮,然无心征伐,树虽根深,然盘根交错。”

少年眉头微皱反斥道。

“乱世虽至,可庭柱依在,老树枯根,尚有新枝,天下之事,岂可一言而论。”

刘赦微微一笑,再次道。

“乱世,非征伐不可定,虽有庭柱,然上命难抗,河北(秀儿)之事或有可为。”

“非也,河北之事或可为,然失大义,不若以待天变,届时可持重兵,重建新基。”

……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交谈了近半个时辰。

“先生虽年幼,却有大才,赦还有一言,不知先生可愿听之?”

经过交流,刘赦已然知晓眼前的少年是谁,在这个时间段,有如此智谋眼光的,只有那位从小闻名的少年鬼才了,虽然现在还不够成熟,但刘赦可不愿就此放他离去。

“哦,愿闻高见?”

少年本来自语天才,可不想刘赦现在竟然略胜他一筹,这令他突然有些不自信。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刘赦缓缓站起身来,走至郭嘉面前,死死的盯着他,然后一字一句的开口道。

“哈哈,好诗,真乃好诗,可服一大白。”

本来低沉的少年,哈哈一笑,然后将手中酒水饮尽,然后再度看向刘赦询问道:“此诗似乎未完,不知……。”

“如若身先殇,汉室犹可存。”

见到郭嘉恢复自信,刘赦不由嘴角一笑,缓缓的将后一句说道出来。

“士为知己者亡,可某并不认为赵王欲杀我。”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后自信的说道。

“为何?”

“嘉一文士,若赵王欲杀某,直接动手即可,亦不会在听嘉辩解,况且嘉从赵王身上,却不曾感受到半点杀意,证明赵王无杀我之心。”

“况且,嘉觉得赵王府尚缺一文书。”

“本王并不缺书佐,而缺一军师祭酒。”

“如此,臣拜谢主公,不过现在嘉之才能,恐怕还不够。”

在郭嘉认主之后,刘赦才知道这位鬼才正游历于冀州,随后爆发黄巾之乱,这位年仅十五岁的鬼才少年,便清晰的注意了汉庭的将乱,正准备回颍川隐居以待明主,刚到襄城便被黄巾围城,而现在在认主之后,郭嘉明显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

常山高邑城,县令府内。

“大帅,董卓那厮好是自信,竟敢视我等如草芥。”

只见魁梧壮汉手持大刀,来到一位脸色微黑的汉子面前,唾骂道。

“于兄弟何必动怒。”

那脸色微黑的汉子正是黑山军的首领,张燕,此刻他正脸色平静的看着一张冀州的地形图。

“报,大帅,王、社两位首领大败,现屯兵于柏人。”

“柏人?赵国是何人的地界?”

“禀大帅,赵国乃是刘赦的地界,传闻此人拥兵数万,乃是之前诛杀贤师的帮凶。”

“哦,是么。”

只见张燕眼神闪烁,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报,大帅,董卓自领三万大军距离伏亭不足十里。”

“报,大帅,董卓部将华雄领兵一万进入东山。”

“报,大帅,董卓部将郭汜领兵一万进入柏乡。”

三道战报传来,立刻让张燕眼中一亮,当下直接下令道:“好,立刻传令张白骑领兵三万从东面进攻伏亭。”

“传令白饶领兵三万从西面……。”

“传令眭固领兵三万从南面……。”

“传令王当、社长领兵伏于柏乡城外,只待郭汜离开,立刻夺下柏乡。”

“于毒,汝速领三万将士前往东山,只待董卓败军至立刻杀出。”

“诺。”

“那大帅你呢?”

“我自领十万大军从北面进攻。”

半个时辰后,数十里外的伏亭。

“报,将军伏亭未发现蛾贼。”

一名哨兵策马赶来,向一个身材肥壮,骑着血红战马的中年汉子禀报道。

“哼,一群乌合之众。”

这么肥壮的中年汉子正是汉军将军董卓,此刻只见他一脸讥笑的说道。

“主公,似乎有些不对。”

正在进入伏亭的李傕,察觉到一丝不对连忙赶到董卓身旁说道。

“何事?”

“主公,伏亭四周平坦,多有林道小路,但大路却只有两条,且林中之鸟多不入林,若有埋伏,我等恐怕……。”

“杀。”

在李傕话音未落,只见四面方冲出无数的黄巾军士,直接向董卓军队围拢。

“不好,主公快走,快撤。”

李傕一把抓住董卓战马缰绳便跑,而此时的董卓就像哪种前一秒还雄风正正,后一秒索然无味的失魂模样。

“杀,不要放在了董卓。”

此刻眭固率领的三万黄巾军豁然将董卓退路切断。

“可恶,众将士随我冲过去。”

董卓回过神来,暗骂自己大意,然后恢复他西凉猛汉的凶猛,直接领头冲锋。

虽然汉军不战溃退,可是身为百战之兵,还是很快的反应过来,跟随将棋冲锋。

本来杀的正兴的眭固,见到自己将士死伤惨淡,连忙大喝道:“散开,快散开。”

随着黄巾散开一道退路,董卓连忙带头冲了出去。

“报,将军,主公于伏亭被伏,万分危机,还往将军速速救援。”

刚出东山的华雄闻言大吃一惊,连忙大喝道:“快,给我快点。”

而柏乡的郭汜一样被这样的消息吓了一跳,连忙带领兵马向伏亭赶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