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第820章 他改变了大明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李卫明在李家庄呆了半个月,从前记忆中的那个李家庄实在是大变了模样。

从前的茅草房土坯房,大多都已经改了砖瓦房,甚至用上了玻璃做窗子。

二叔家从前晦暗的大堂变得亮堂堂的,上面贴着的朱富贵陛下握着玉米露出八颗牙齿笑容灿烂的照片,显得特别清晰。

庄上的孩子打打闹闹,不过到了画像前头,都会低声细语,只有把“过年我想要一盒花生糖”这样的愿望悄悄告诉富贵爷。

李卫明还很奇怪,砖瓦房可不是好建的,粮食不好卖,二叔他们哪来的钱修屋子。

一问才知道,原来在隔壁庄新建了一座红砖厂,再远点的地方,也搞了一家水泥厂。

乡里乡亲的,材料倒是不缺,

不得不说,李二叔种地放牛是一把好手,但在带领乡亲致富的道路上多少慢了人家半拍。

李卫明劝了劝二叔,他有些不乐意,说什么“好不容易赶跑了地主,却不种地,你爷爷知道了,等我下去是要打我屁股的!”

虽然话这么说,但李卫明看得出来,二叔其实还是动了心思了。

毕竟眼瞅着隔壁庄小日子越来越好,自己这边虽然不穷不挨饿,还能娶朝鲜婆娘,但终归是差了点火候,李二叔心里也着急。

他准备过些日子,去县城里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政策。www.zcwok.com 传奇小说网

庄子能发展小作坊,也得益于官府的领导组织,尤其是在基础建设上的投入。

前两年在刘亭长的组织下,官府出钱出设备出材料,附近几个村子出人出力,平整了道路,修缮了河堤。

去年冬天,趁着枯水期,刘亭长还从庐江的供销社争取到了一部水力发电机,带着大家改造了河道,增加落差。

那发电机可是新鲁重工生产的好东西,仿自凤都富贵大坝的一号机组。

当然,仿制品的性能差了许多,但发的电,对于李庄来说还是足够了。

除了时不时会电压不稳,几个庄子都已经用上了电灯。

庐江县文化大队时不时会下来,每次刘亭长都会热情地邀请他们来皇庄放电影。

李卫明正好赶上了一部,是刘亭长最爱看的片子《霸王别姬》。

大明非常重视文化下乡活动,甚至重视到了李卫明都难以理解的地步。

免费看电影送爆米花和奶糖不说,还能领取光荣证。

怎么想,都是非常亏本的买卖。

不过这些据说都是万岁爷圣心独断的政策,李卫明觉得其中必有自己还参悟不透的深意。

万岁爷可不会做无聊的事情。

除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过去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李庄上的面孔也有很大的变化。

许多老人故去了,又有许多孩子出生了。

李卫明见到了堂弟李虎子的三个小崽子,一个男娃,两个女娃。

男娃穿了不带补丁的新衣裳,女娃的衣裳还是带补丁的。

不过总算不用光屁股了,而且也没有饿着。

不用纳粮,又修了水渠,粮食太多吃不完,庄上养了许多畜生,各家各户还偷偷酿了一些酒。

只要不是太懒的人家,每个月也能吃上那么一顿两顿肉。

男娃吃肉,女娃也能喝口汤,所以两个女娃也算长得珠圆玉润。

即便如此,李卫明还是觉着这观念得改变。

大明的女权不是那些有的没的,而是应该真正深入田间地头,保护那些确实应该保护的女孩子。

和二叔提了提,李卫明打算带大花小花两姐妹去殷洲念书。

“女娃娃念书?”

二叔像是听到了天方夜谭一般,瞪大了眼睛,“男娃念书也就算了,女娃娃念书有啥用?”

确实,这个问题有点难以回答。

如今朝廷鼓励生育,又鼓励女孩进学堂,这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

如果一个妇女生四五个娃,那究竟能在事业上发挥几分学识,有多少精力放在工作上,这是个问题。

“多念些书,就算只是教育子女也是好的,再者说,殷洲那边厂子里女职工产假很长,万岁爷还补贴银子。”

“那感情好!不过得先去县衙找主簿老爷说明情况,做个备案,不然县里下次人口普查,虎子家的免税额度可就没了……”

二叔和李虎子一辈子最远到过县城,想要彻底转变观念很难。

既然狗剩在外头混出名堂了,还当了把总,愿意接走两个女娃也是好事。

不过观念终究还是有些改变。

朝廷的“万村千乡通喇叭”计划,使得每个人都能直接听到朱富贵陛下的鹤音,了解大明最新的国策。

男女平等,李二叔他们做不到,但在送女娃娃离开的时候,还是老泪纵横,给她们的包袱里塞满了米糕、花生、大枣,还给李卫明塞了二十块钱,李卫明收下了。

不是缺这点钱,而是知道不收这些钱,虎子和二叔心里不好受。

这其实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若是放在过去,发大水或者闹蝗灾的年景,女娃逃荒都是家里人用棍子打出去的。

那是真打,不是吓唬人。

一道一道血印子。

而且都说清楚了,出了这门,就当她们死外头了,再也不要回来,回来也不认。

口粮要留给弟弟。

哎,那些都是过去惨痛的记忆。

李卫明摸着两个侄女的脑袋,最后回望了一眼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家乡。

“走,博山,大花小花,咱们回家!”

李卫明笑着招呼一声,背起自己的佩奇书包踏上了平直的土路。

华夏之大,不在一地一隅。

炎黄子孙,不忘根本,其所立之地,便为华夏!

李卫明知道,万岁爷带着咱炎黄子孙开拓疆土,啊不,是收复故土,为诸夏某得一片大大的生存空间,恢复诸夏本该有的疆域,这是堪比三皇五帝的功德。

自己身后这片古老而充满回忆的故土,也将因为万岁爷的到来,重新绽放新的活力。

哪怕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哪怕有种种的曲折,但是他,终将改变这片土地,让它迎来新生。

他,改变了大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