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气复苏后的那些事儿

《灵气复苏后的那些事儿》

第十五章 诸子学府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二天早上,方圆和王屏山到达了豫州阳郡的传送城,华夏九州,每州三十六郡,每郡七十二城,每郡都设有一座郡传送城,传送城内设有可传送至华夏九州的传送阵,而每州都设有一座跨国州传送城,可传送至人族其他九国。

而且州传送城也可传送部分盟族人员。

阳郡传送城巍峨耸立在大地上,宛若一个巨人,而阳郡传送城内有着各州的人在交易,甚至有一些人族其他十国的人出现。

方圆和王屏山交付了四千华夏币后,待凑够了人数就进入了传送阵,随着一阵阵光怪陆离的景象,诸子城到了。

诸子城,诸子学府内院所在地,这里每天都有新的想法诞生,而产生的新想法也会相互交织,碰撞出火花从而产生新思想,也因为这里,普通人和能力者之间几十年来未有太大的冲突。

一进诸子学府,若想去直观地感受华夏人文,那里庭台楼阁数不胜数,时不时看到机关器械运行其间,若想感受自然的神韵,那里便有空谷幽林,时而可听到一两声鸟鸣清脆,时而能听到竹林里空幽清灵的笛声,时而可看到大山的厚重,时而可看到游于山谷间的清泉流水。

在这里经常能看到学子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前一刻还在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下一刻就能看到他们因为意见的分歧而争吵起来,这不,眼前就有两个人在因为某个观念吵起来了。

“人性本恶!看看灾变前后,人类从未改变自己的本性,饿了就要吃饱,吃饱就会思**,思**就会从其他人身上索取,这个索取完了就会索取那个,都索取完了就会敲骨吸髓,永无满足,乃至于迷雾降临后的今天,有多少人为求长生害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多少家庭?又害的多少人家破人亡?”

“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所谓性恶皆由后天养成,且看修真即可知人无善恶即是真善!而你们非但不让人回归本性,反而利用人性,以恶止恶,岂不知这才是万恶之源?”

“呵,人本好思,自离本性,难道这就不是本性了?人性之恶本自起,离善而思善,饱?思**岂不是本性?居恶才思善不是本性?礼义逆人性而为善,可见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荀子他老人家没说错!人性既本恶,那就应以恶制恶,取之法,如河道般规范人所行之路,取之势,用人心之势以善恶恶之心对抗人心之恶,取之术,平衡人之杂思,以恶止恶!”

“不对!礼义是提醒人们何为善,惧法而不犯法,无耻也!”

“咳咳!两位,容我插一嘴,我认为你们两个都不对。”方圆这时说道。

“你给我说清楚!这事容不得含糊!”两个刚才还在争吵的人齐声喊道。

“在说之前,我需要问你们个问题,你们谈论人性本性是不是为了人族乃至万灵的安定?”

“那还用说?”法家和儒家两位学子说道。

方圆听到之后说道:“既然这样,那就好办了,我认为如今社会的不安定,不能实现大同的原因在于崇善抑恶。

崇善抑恶即为厌恶,但恶真的有那么不堪吗?当你看到恶的那一瞬间,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恐怕不是厌恶吧?恶之于善就如泥土与刚刚萌发的种子,五谷轮回之物之于人体,污渍之于干净的衣服,泥土之于刚洗干净的手,恶人之于人性,不善之于善,可不喜,可远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恨,但绝不可厌,厌而生戒,戒而生拒,人性如水,君可见水跃之象乎?拒水可缓水之冲势,但水几近停滞之地如海啸,高过海面几何?岂能无灾?有灾便把其过归咎于恶之上,善便无罪?恶又何罪之有?若无当日之拒,岂有如今之灾?

无为,无戒,无拒,无厌,人自远之,恶自离之,如水至清无鱼,水至浊则水自清,物极必反之理,岂可不懂?

当我们坦诚内心的时候,我们也许会发现,恶并不是那么令人讨厌,恶人亦有自身人性情感,而恶亦有自身之理,处芝兰之室不以为喜,处鲍鱼之肆不以为厌,亦自得其乐,不管是近有识之士还是近无识白丁我自怡然自得,不觉有厌,恶,可远之,可恨之,可报复之,但不可厌之。

亦如,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故,恶何厌之有,引尔等如此厌之?如此拒恶,如此戒备恶,不让其走进你的内心,何来安定?何来大同?不可厌之,不可厌厌,是为上善。”

这时,周围的人越来越多,这时有人问:“先生,既不可厌恶,亦不可厌厌,如何做到?”

方圆答:“多注重当下,消其戒心,自可得知真我,坦然接受。”

“那么依先生之见,何以实现大同?”

方圆答:“先正其德,何以正德?以心正德,以法正德,以心正德谓之交流,谓之信,谓之礼,谓之同情,谓之义,谓之仁。以法正德谓之厚德,曰:法,源,流。法以告之劝善,惩造成伤害之徒以全人之内心,以诉逝者不可追之理,源以之上善,至善,止善,不厌恶,流以之包容,亦以予之温暖,坦诚以待,如流水,细细品味,不羡生,不厌死,如此可实现大同。”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