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锋汉起

《扬锋汉起》

第二百六十七章合则两利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扬锋汉起第二百六十七章合则两利曲阜孔府书房,孔鲜侍立在孔懿身侧,心中好奇杨安玄写信给父亲所为何事?

孔懿看完信,放在案几上捋着胡须,沉吟思索。

孔鲜瞥了一眼信,忍不住问道:

孔懿示意孔鲜取信自看,口中答道:

飞快地看完信,孔鲜小心地将信放回案上,道:,请大人弘儒教之风,为天下寒士疾呼,此为大义也。

孔懿点点头,道:

君子乃有识有德之人,孔鲜没想到父亲对杨安玄的评价如此之高,试探地问道:

孔懿道:

看到孔鲜怦然心动的样子,孔懿道:

孔鲜恭声应是,面现喜色。

孔懿沉吟片刻道:

魏文帝在孔庙外兴建屋宇,设教讲学,有士人不远千里前来求学,眼下学舍中就有三十余人在此听孔懿以及学者讲课授业。

信中杨安玄提及荥阳、颍川两郡遭受兵火,各县缺少理事的官吏,杨安玄想请孔懿替他甄别有才之士,充任各地的官吏。

想要入仕,除了中正推荐外,捷径莫过了刺史、太守的征募。

只是这种征募多半是刺史、太守用于照顾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般人不得其门而入,而且人数也不会太多。

来孔府求学的人多数是寒门子弟,这些人衣食不周求学之心却远胜过那些世族子弟,有不少是可造之才。

杨安玄请自己前去讲学,称想选用一些有才的寒门子弟,有这样的机会,孔懿也想推荐几个得意的弟子。

孔鲜领命,来到学舍把消息告诉了学子们,绝大多数人都想跟着前往。

从鲁郡曲阜前往颍川郡鄢陵,路程有四百余里,步行需十余天时间。十一月天气阴寒,这些寒门子弟身上衣袍破旧,对他们来说并不轻松,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病死在途中。

孔鲜将心中忧虑告诉了孔懿,孔懿默然片刻,道:

孔家自身并不富裕,仅靠着五顷多田地渡日,朝庭免了孔家的税赋,但孔家要四时祭祀、接待访客、贴补学舍等费用,自身的日子过得清苦。

孔鲜建议道:

孔懿想了想,道:……

颍川、荥阳两郡太守杨安玄恭请夫子第二十五代孙、奉圣亭侯孔懿前往颍川鄢陵讲学之事迅速传开。更有传闻,杨太守会在前来听讲的士子中甄选人才征募为两郡的官吏。

一时之间,豫州、青州、衮州、雍州的学子纷纷备装前往,甚至有远在荆州、江州、扬州的士子闻讯后驱车乘舟赶往鄢陵。

进入十月,天气转寒,呼呼地北风从大地刮过,路上的行人无不裹紧身上的衣袍,回快前行的脚步。

颍川扶沟县,长孙肥败走之后,并没有破坏县城,南逃的县令许慎战后返还了县衙。

九月奉命拜见新任太守杨安玄,许慎能感觉到杨太守

对自己的冷淡,忖心自问,许慎亦觉自己弃城而逃有些不光彩。

十月初府衙行文各县,准备在鄢陵邀请夫子后裔讲学,让颍川、荥阳两郡的属县接待好前来听讲的士子。

士子可以免费入住驿馆,驿馆要免费提供饮食,若遇风寒不适要派人前往诊治等等。

许慎觉得这是杨太守新官上任,想讨士人欢心,替自己在士林中扬名。心中腹诽,却不敢丝毫怠慢,若是再恶了杨太守,自己的仕途怕要惨淡了。

好在公文中写明,所耗费用登记造册,在年底上介税赋时予以抵扣,这笔钱不用县里掏。

不过,许慎知道,属下的官吏肯定要虚报开支借机捞上一把,自然也少不了自己的好处。

嘴角的笑容刚起便凝住,许慎猛然想起杨安玄在任汝南太守的时候,曾经借赈灾之机整顿吏治,自己的好友安成县令孟河就因之丢官罢职,甚至有人人头落地。

汝南有不少世家联合起来到京中延尉告状,可是杨安玄背后有会稽王撑腰,反而告状之人挨了板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