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娘胎开始致富

《我从娘胎开始致富》

第34章 办公司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娘,你就给他吧。不就是十七万嘛,就算我爹赔光了,我也能赚回来!你可千万别因为钱的事情动了胎气,那样会影响我发育的!”

看着父母越来越激烈的争吵,彭湖吓坏了。

张彩霞已经动怒,一阵阵轻微的宫缩也开始让自己有了压迫感。

这要是继续发展下去,还不得被生生憋死了?

再说了,父母曾经的相敬如宾,他也是见过的。

想来,在他恢复意识之前,两人的感情也肯定是很好的。

相濡以沫。

不能为了钱,就影响了感情!

自己可还需要一个温馨的家庭呢!

上一世,他就在孤儿院长大,这一世,自然是倍加珍惜!

何况,不就是十七万吗?

身外之物,拿去好了。

即便赔了,也就当是给这个爹长教训了!

再说,自己由于劳累过度,也正好还得休息几天呢。

钱留着,也是放在银行填了金库。

“可是……”

张彩霞正在气头上,出口就要拒绝。

但是。

“娘,我重要还是钱重要?”

彭湖这句话一出口,张彩霞满肚子的怒火瞬间就被熄灭了。

是啊,一切都不如儿子重要!

自己已经感到了不适,再要是吵下去,儿子也会受到牵连。

看着脸红脖子粗的彭远明,张彩霞最终还是决定了让步。

为了儿子!

“行,我明天一早就给你转十七万!你可以拿着钱,去展现你的能力让我看看。但是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这笔钱你要是再赔了,今后就别再跟我开口!一切,就听儿子的安排吧。”

“行!”

彭远明一口答应了下来。

有钱有资本,我还不信我彭远明撑不起一片天?

也让你看看,我比那个苏亮差在哪里了!

两口子不欢而散,也出现了自结婚以来的第一次分居。

一人一个卧室。

“儿子,你说,你爹真的能挣来钱吗?”

躺在床上的张彩霞,依旧还在担心那十七万。同时,心中隐隐的希望彭远明真能挣回钱来。

毕竟,又有哪一个老婆,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出类拔萃呢?

“娘,你就放心吧,我爹肯定能成事。还是那句话,即便他赔光了,也就当做是长记性了。经验嘛,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积累起来的!”

彭湖拐着弯安慰着张彩霞。

其实以他的见识和阅历,他比谁都明白,就彭远明的能力?

没魄力,没眼光,更加还没胆量。

头脑一冲动,谁的话都觉得有理。

他能成事?

那起码也得在损失了百万之后!

花大价钱买经验,有许多人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但是……

彭湖认为,即便花了大价钱,彭远明也最多就是收敛了心性,不敢再肆意妄为罢了!

让他成长为商业天骄?

恐怕差着天与地的距离呢!

做生意,资金固然不可或缺,但是天赋却更加重要!

白手起家,不也没资金吗?

“儿子,娘知道你这是在宽慰我。唉,算了,就由他去吧。只是……辛苦你了。”张彩霞心疼的叹了口气。

但对于彭远明,她也实在无奈了。

正如儿子所说,总不能为了点钱就家庭不睦吧!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彭远明就迫不及待的让张彩霞给他转账了。

昨晚一夜,他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宏伟的蓝图。

十七万,在这个年代已经是一笔巨额资金,足够成立一个公司了。

公司要干嘛?

据说,倒卖‘随身听’挺挣钱的!

又是据说……

“他爸,你可一定要认真做事,处处思考啊!万不可盲目投资,造成……”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

走出银行大门,张彩霞还想要叮嘱几句,却被彭远明不耐烦的打断了。

话落,人也消失在了街道尽头。

“儿子,你说,你爸干什么去了?”

看着彭远明的背影,张彩霞依旧有些惆怅。

“估计……应该是办理执照开公司去了吧。”

那个年代,只要有钱就办公司。

挂着个经理的名头,走到哪都是风光无限。

也因此,造成了公司成风的现象,更是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皮包公司。

啥也没有,就有一个执照。

后来,在官方的大力整顿下,办公司才开始了验资程序。

就是审核你的对公账户里有多少钱,够不够开办公司的资格,够开办一个什么等级的公司等等。

而彭湖之所以不假思索的就说了出来,也是鉴于此,更是鉴于彭远明浮夸的性格!

有了钱,还不得四处招摇?

“办公司?那他能干什么呢?”

“干什么就不知道了,反正能干的挺多的。若是正好被我爹抓住了机会,说不定还真能大赚特赚呢。”

彭湖继续安慰着张彩霞。

但心底,还真希望彭远明能瞎猫碰到死耗子呢!

毕竟这个年代遍地黄金,就看你有没有眼光,能不能瞅准契机了。

一旦碰巧,让彭远明选了一个合适的项目,那就是一头猪,也能被风吹上天了!

张彩霞在没说话,扭头便朝滨海大卖场而去。

服装店盘下来了,这几天她也得盯着点,熟悉一下整个流程。

而彭远明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改头换面了。

一身名牌西装,将他英挺的身姿衬托的更加有气质。

皮鞋锃亮,打了鞋掌嘎嘣有声。

头发也经过了精心打理,朝后梳得纹丝不乱,且根根都抹过了头油,隔着老远就能闻到一股香味。

一个真皮软包夹在胳肢窝里,意气风发走路带风。

此时,他已经完成了办理公司的申请程序,正在朝电器市场走去。

说是电器市场,其实就是一条相对破烂的大街。

那个时候,还没有专门的电器商场。

电视机,录音机,自行车等贵重产品的售卖点,叫做五金商店。

国营买卖。

是属于五金公司,这种国字头的企业。

而类似于随身听之类的小电子商品,一般就集中在了一条街上,由个体户们租一个小门面售卖。

同时,还捎带卖一些磁带,录影带之类的东西。

当时,由于娱乐项目的匮乏,随身听这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巧型录音机,十分流行。

可以说,风靡了那一代人的娱乐生活。

别在裤腰带上,再骑一辆二八大杠,耳朵上夹着一副简易的耳麦,招摇过市风光无限。

彭远明的目标,就是要买卖这个随身听。

所以来这里打探一下行情,同时想要了解一下进货渠道。

可他却忘记了,同行是冤家这个道理!

那个年代消息闭塞。

个体户们不仅排外,更是将进货渠道看成了商业机密。

会告诉你他从哪里进的货,低价是多少?

没有任何经验的彭远明,有些异想天开了!

而且,这里是刚刚兴起的个体经济聚集区,自然,也是鱼龙混杂各色人等存在的地方。

不明就里的彭远明来到这里,一看就是个新人。

啥也不懂!

因此,被骗了个身无分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