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卷尘沙起

《峰卷尘沙起》

第第三十六章谋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胤都王宫

“快、快、快,给大王上碗参汤”。内侍总管王群超,急急的命令身边小内侍道。

偌大的房间内,只听得到众人来去匆匆的脚步声,和一声声苍老的咳嗽。

宽大的床上,只见一个只穿着白色棉布内衣的老者,靠着两个靠枕艰难地坐着。老者半睁半闭着眼睛,努力的想要轻轻呼吸但是猛烈的咳嗽总是将他的呼吸打乱。

床的旁边是一个端庄的妇人,她一身朴素地坐在那里,只是在老者咳嗽的时候,用手轻轻的扶着他的胸膛。

那老者喝了一口递过来的参汤,脸色多少红润了几分。待完全平息了气息,那老者开口道:“寡人没有多少日子了,只是放心不下你们孤儿寡母的呀”。说话者正是已经病入膏肓的胤国国君汤威。

那妇人听老者如是一说,身体轻微的抽搐起来,眼泪不受控制的大颗大颗往身上落。待到自己情绪稍微平复下来,那妇人轻轻说道:“大王洪福齐天,以后的日子还长,我们母子两人还指望您看护呢”。说着一招手,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快步走到床前。

那男孩双手拉着汤威,满脸欢喜地说道:“今日夫子讲到中原以北的胡人世居马背、悍勇无双,将是我中原王朝的最大劲敌,儿臣长大之后要做一名大将军,替父亲统一中原,远征漠北”。

这名妇人正是国君最宠爱的怡贵妃柴清,小男孩自然是胤国的小王子汤进。

国君欣慰一笑,用力的蓄了一口气,用手轻轻地拍了拍自己小儿子的头,说道:“好,就让我们父子并肩作战”。

小男孩听父亲如是说,更是握紧了他的手,满脸都是激动神色。怡贵妃柴清怜爱地拍了拍自己儿子的后背,对他说道:“这段时间多来陪陪你父王,他见着你心情就好”。

小男孩听话的“嗯”了一声。

国君在短暂的喜悦过后,脸色又变得苍白下来,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王群超小心的上前一步,对怡贵妃说:“娘娘,大王累了”。

怡贵妃抬手搽了搽脸上的泪痕,对国君轻声说道:“大王,您先休息”。说完,拉起汤进向外走去。

待怡贵妃走远,年迈的国君慢慢地睁开了眼睛,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道:“可惜进儿太小了,可惜我的身子骨坚持不到他长大了,那两个不争气的……”。

国君的话没有说完,旁边的内侍总管王群超低眉顺眼的站在那里,仿佛什么也没有听到似的。

胤国东宫

“什么,那女人又被国君召去了”。一个白发长须的老者,疾言厉色的问一名内侍,话语当中没有一丝尊重。问完,也不等回答,就举手挥退了来报信的人。

说话之人坐在东宫正厅左侧上首,正是胤国当朝宰辅之一,左相、太子师魏无渊。

“魏相稍安勿躁,国君贵妃应召而去,没有什么不对的”。这次说话的是坐在魏无渊身旁的中年人,相貌端正、不怒自威。此人正是胤国六部之兵部尚书昂洛。

魏无渊气愤地说道:“国君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这个时候不时常召见太子,却时常召见有个小王子的贵妃,时间长了于国朝形势不稳呐”。说着、说着还剧烈地咳嗽了几声。

坐在右侧上首的一名老者,悠悠地说道:“国君一生豪雄,怎么会在这种关乎国朝命运的事上,只凭自己喜好办事。无非是想享受一下,这种没有利益纠葛的王族天伦之乐罢了”。此人容貌虽老,但是一头黑发、一把黑须更显矍铄。此人乃胤国吏部尚书卓儒士。

坐在大厅正中之人穿着便服,随意的摆弄着手里的一个茶杯,正是胤国太子汤定。此太子身形高大,由于从小的王室培养而自有一股气势。只是脸色有些苍白,也不知为了朝廷的事操了多少心思。

见在座的人都看着自己,他随意笑了笑,放下手中玩物,看着魏无渊开口说道:“老师无需多虑,孤是嫡系长子,又蒙诸位朝中重臣关照,其他宵小能翻起什么浪来”。说着,他径直走到魏无渊面前,轻轻抚了抚他的后背,又说道:“老师,操劳国事,真是辛苦了,您要保重身体,将来孤还要指着您帮忙料理国事呢”。

众人见太子站起来,立马跟着站起。魏无渊连忙作礼,说道:“老臣谢太子关心,敢不从命”。

胤国太子向众人深深一躬,感慨地说道:“现在是多事之秋,还忘各位将自己那一块盯紧一点”。

众人连忙回礼,而后散去。

送走众人,太子脸上庄重之色迅速散去,急不可耐的朝后院快步走去。

胤都景王府

一位面目深沉的老者开口说道:“殿下,怡贵妃和小王子不足为惧”。怡贵妃又被召见的消息,同样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景王府。

说话之人就是当朝宰辅的另一人,右相潘林。

当朝左相为太子师,又是胤国文人之首,在朝在野极具声名。完全不把靠国君宠信上位的右相看在眼里,甚至两人多有龌龊之事。是以,左相、右相均以对方为平生大敌。

“右相辛苦,道女已经送给王兄了,只是不知道她的功力如何”?与他说话之人,便是在这国朝当中另一个实权王子,二王子、景王汤恩,只是这句话不是在问潘林。

在座另一人立马站起身来,说道:“景王放心,此女为贫道培养多年,确有奇功,保证完成使命”。此人穿着富贵,若是不开口,旁人绝不知道他是个道长。

汤恩笑了笑,看着那道长说道:“此间事了,必定扶持你景华道教为国教,道真掌门当为本国国师”。

听到承诺,道真立马跪下,诚恳地说道:“谢景王提携,鄙教上下愿为王子效死”。

汤恩右手一抬,虚扶道真一下,道真连忙回到座位之上。

右相看了一眼这个有点邪气的道长,仿佛是在自言自语:“事成之后,这道女只是可惜了”。

道真急忙说道:“此事已给景王和相爷禀报过,道女所用秘术称之为‘殉情蛊’,此蛊的特点即是,母蛊寄主死则母蛊死、母蛊死则子蛊死、子蛊死则子蛊寄主死。道女回报,已经将子蛊寄于那人身上,只到时机一致,道女自杀则那人必死。”

“道女若不自杀呢”?潘林又问道。

道真摸着自己的三履长须,高深莫测的一笑,说道:“贫道自有办法”。

景王挥手示意道真退下,单独和潘林又商议起来。

汤恩子说道:“右相再想一想,这事还有什么纰漏没有”?

潘林说道:“此事老臣已经推演多次,太子一去,朝中太子党人必定推选先王后12岁的嫡次子继位。如若国内平安无事,以太子的势力当是很有成算。可如果这时垚国猛攻岭州,我等既有了乱世之中安稳国本为要的借口。奉二王子为君,朝中有老臣等一帮人,军方有你外公的支持,此事必成”。

听完潘林的话,汤恩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垚都王宫

“国君,胤国那边传来消息,汤威那子撑不了多久了”。说话之人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味道,正是垚国国师祖相子。

韦莫亭微微点了点头,淡淡地说道:“其他几方面准备得如何了”?

祖相子说道:“胤国方面已经派人联络,现在看来是他们找上我们的人,需要我们在老汤去后,猛攻岭州。一群蠢货。”

祖相子没有明说,但在座的人都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垚国想要攻占岭州,必须尽可能的拖住府州的援军,直至己方站稳脚跟。胤国的二王子派需借助外有强敌的势,来压服朝中重臣,帮助自己继位。至于胤国二王子到底要如何和太子争,又如何利用垚军的牵制,那又是垚国方面一套缜密的布局了。

垚君点了点头,示意祖相子继续。

祖相子接着说道:“在晴日族的种子已经洒下,何时发作,只等国君命令”。

垚君面露忧色地说道:“只是不知晴日族内是否有我们想要的东西,和胤国硬扛死打,我们是没有什么胜算的”。

祖相子答道:“国君放心,此事臣下敢以项上人头担保”。

听祖相子说得如此肯定,韦莫亭也不纠缠,转过头来看向一侧的另一壮硕中年。

那人正是垚国的兵马大元帅靳东南,他见国君垂询,立马抱拳行礼,说道:“部队已经集结完毕,只等国君一声令下”。

垚君继续说道:“那高山寨的首领又是个什么样的人,两位卿家心里有数才行,不要功亏一篑才好”。

祖相子立马接口道:“国君英明,此战关键全系此人身上,我等已汇总各项情报,对他已是充分了解”。祖相子先是舒服的拍了韦莫亭一个马屁。

祖相子继续说道:“晴日族高山寨首领阿高山,此人性格沉稳、思维缜密,看似守成之士,实则别具野心。鄙教暗中行此事,已被他多次试探,甚至巨树寨之内也是多方证实。对于他来说,此次是一个吞并巨树寨的大好机会。即有正当‘私通外敌’的名义,又有一大批军事物资,他怎么能不动心。关键之处,是我等给他选了一处,离高山密道出口不远的交易场所。臣下们分析,阿高山不来则以,一来必是雷霆万钧之势,企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攻破巨树寨天险,杀死其首领,完全吞并晴日族的第三大寨”。说道这里,祖相子停下话头看向靳东南。其意很明显,下面该是你们军人的事了。

靳东南会意,接住话头说道:“后续各方用兵事宜已经拟好,待我等最后推演一遍即呈国君”。

垚君仔细的打量了座位上的两位重臣一阵,沉稳而坚决地说道:“国运之战就从晴日开始吧,如此就拜托二位了”。说着站了起来,对着祖相子和靳东南深深一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