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成为中兴名臣

《大唐:成为中兴名臣》

第13章帮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回到县衙,赵铎并没有得胜而归的喜悦。

看着粮食一斛一斛的被送进县衙的正仓,他忽然觉得很孤独。

说到底,他还是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他拥有跟唐人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和哲学理念,认识世界的工具,对人生的认识和看法,追求和渴望都完全不一样,就像强行要把电脑处理器插在算盘上。

无论自己多么牛逼,匹配不上就是废物。

“算了。”

赵铎回到二堂,提笔开始写榜文。

之前范阳方面增加的税额,将于明日一早,在县衙公堂,按照每丁五斗的数量尽数归还。多缴者无可考,故不还,将来纳税,均按县衙布告上的数额缴纳,若有多收,可击鼓升堂。

写完之后他还得自己贴出去,自己站在榜文旁边解释。

忙到天黑才回屋,沾上枕头就睡着了。

殊不知,此时燕平城里并不安静。

钱文远跪在中堂,俯身将额头顶在地上:“父亲,儿子想要请您赐字?”

钱明山跪坐在坐榻上,满脸的胡须都在抖:“你大半夜不睡觉,将家中叔伯都叫来,就是为这?”

钱文远声音轻却坚定:“儿子想要去县衙辅佐君声,于上报效天子国家,于下护佑燕平百姓,于己博取功名前程,请父亲成全。”

砰——

钱明山抓起手边的茶盅向他砸去,气得头发都要立起来了:“老夫跟你说的那些话你一句都没听进去是吗?现在是什么形势你不知道?之前与陈虎联手,便是一着昏棋!难道还不能吸取教训,非要去趟圣人和节度使的浑水,那是你趟得了的吗?你难道想要害了我钱家全族!”

“儿子都想过了。”钱文远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不动,“所以,特意请诸位叔伯做个见证,请父亲将儿子逐出钱家。若是将来朝廷获胜,儿子再重新入籍;若是将来……亦只死儿子一人。”

“混账!想都别想!”

钱明山蹭的站起来,拂袖要走。

钱明山膝盖着地,向前爬了几步,抱住钱明山的脚踝,将头叩在他的脚背上:“父亲,生为钱家执家之人,请您万不可怜惜孩子而连累全族。”

钱明山瞪大了眼睛:“你是非去不可?”

“自古言勇者,皆出幽燕;此番危难时,岂敢惜身。”

钱明山退了一步,摇晃了一下,再退了一步,他觉得无比的愤怒,却又无比的心虚,他看到了一个任性妄为,为了莫名其妙的豪情壮志丝毫不把家族放在心上的孩子,却也看到了少年时意气风发说要去长安见天子的自己。

“好,很好……二弟,明日便去请里正三老,将这小子逐出钱家!”

钱明山每个字都咬得很重,每点一下头便向门外走一步,走到门槛前面,他又停了下来。

“顽劣不堪,固执己见,你就字顽执吧。”

钱文远也已经泪流满面了,但他还是双手抱拳举过头顶,再次重重地叩头在地:“顽执谢父亲赐字。”

钱文远一拂袖子,夺门而去。

而在他们隔壁的兴盛坊,孙修文眼神冷厉的看着自家侄子:“伯庸,此番前去范阳,先寻州学李夫子,请他为你引荐留守些胡将。旁的不用多说,就告诉那些胡将。燕平城兵少将弱,却有十万石存粮,两千美妇。”

孙尚庸稍稍有点疑惑:“十万石未免太多了些,他们怕是不会信吧。”

孙修文捻了捻胡须:“家家户户,总会有的。即便没有,也该那县令去操心,与我等有何关系?胡将贪婪,即便不动用武力,也会雁过拔毛。我倒要看那小子从哪里算出那么多粮食来填胡人地胃口!”

孙尚庸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出马骑上马,向范阳城而去。

第二天,将信将疑的燕平百姓很早就把县衙围了个水泄不通,赵铎十分信守承诺,按着户籍,凡是授田纳税的丁壮都领到了五斗栗。

看着他们欢天喜地的样子,赵铎心情好了不少,他感觉十分亲切,社区发米面粮油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啊!

临近午时,四匹快马从正阳街上疾驰而至。

赵铎一抬头,便看见燕东关高大的身躯从马上翻越下来:“赵小子,快进屋,有大事跟你说。”

赵铎心里咯噔一下,赶忙放下名册,正想喊石榴他们先暂停,旁边伸来一只手把名册拿了起来:“你先去与燕老议事,此处交予我便是。”

赵铎扭过头,正对上钱文远温润的眼睛,他顾不上问这小子怎么又来了,只是点了点头,便转身进了大堂。

燕东关不知去何处搞了身锁子甲,走起路来咔咔作响,配上腰间的横刀,彪悍如山,威武雄壮,几乎能够让人忽略掉他的独臂和独眼。

他大马金刀的堂中一坐:“范阳使节现在二十里外,似乎是准备给你封官,你准备如何?”

“啊?”

赵铎觉得自己头都大了,这是什么路数?

燕东关扯了扯嘴角:“河北战事胶着,李大夫和郭中丞都已经出了井陉关,不日便将与史思明那胡儿决战饶阳,现在又正是春耕之时,牛廷阶不愿背后树敌,又误了农时,所以想要与你谈和。”

赵铎的目光落在燕东关的锁子甲上:“燕老你这副锁子甲是哪儿来的?”

“这可不是普通的锁子甲,这是山文……呸,老夫跟你说正事呢!”

赵铎叹了口气:“燕平现有团练兵八十人,还有半数是中男或中男以下,仅仅配了皮甲和横刀,连弓矢都没有。你就算现在就砍了我,燕平也不可能跟范阳一战。”

“所以,你是准备接受范阳的任命?”燕东关的手指抚在刀柄上,语气已经不太和善了。

“哈哈哈……”

赵铎不答话,却站起来向大堂外面走去,跟随着燕东关来的三人正立在堂外,虽然都穿着普通的粗布衣服,神采却与在旁边领栗米的燕平人大相径庭。

赵铎拱手行了个礼,笑眯眯的看着那三人:“不知三位贵客有没有给小子带来什么别的好消息呢?”

三人中的两位年稍长者相互看了看,都笑了起来。

“赵大人怎么知道我等不是来打秋风的呢?”

“我与燕老相遇时,他和他孙子都快饿死了,哪有闲钱能去置办一身好甲,想必定是遇到了贵人。他问我如何处置范阳来人,手却一直放在刀上,显然是担心小子说错了话。如果范阳来人不是好消息,小子大胆猜测,那诸位便一定是好消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