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成为中兴名臣

《大唐:成为中兴名臣》

第2章胊山县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胊山县城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粮行的价格虽然也不低,却也没有像文登县那般标到天价。每斗糙米三十五文,寻常百姓咬咬牙还是能在每日的清水中加上一把。但难民就不行了,别说掏出三十五文买米,若是有人愿意给他们三十五文,他们把自己卖了都行。

赵铎给沈家三兄弟换上破破烂烂的衣服,让他们在地上滚了七八圈,然后才放他们往城里去。

这一次,走到城门口就被拦了下来:“嘿嘿嘿,前面的,城中可有亲友故旧?”

沈老大紧张的摸了摸鼻子:“没……没有。”

“看见这边的榜文没?”那守城的士卒敲了敲贴在城门口的榜文,“没有能替你们担保的亲友故旧,便不能进城。你们从哪里来的?”

“济……济阴郡。”

那士卒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们老大一会儿,笑骂道:“什么济阴郡,现在得叫曹州。你们哄谁呢!一路从曹州走过来,还他娘这么好的气色?昨日县丞家进了十几个兖州来的亲戚,一个个八百日没洗澡,酸得跟那腌菜坛子里掏出来似的。到了城门口就开嚎,煮了两锅子米饭,都不用就菜,半盏茶就造了个精光。得,跟你们说这些也没用,想要混口饭吃便去官道上,咱们县丞家在道口设了粥铺。好手好脚的男人,要找个吃饭得活计还不容易?”

赵铎刚跟李胜景说了两句话,便看见沈家三兄弟垂头丧气的回来了,听他们一说,他自己都笑了。

没办法,平卢日子再苦也没苦到吃不上饭,这三兄弟还是在节度使府里,每天敞开肚皮吃,这半年多下来还长了些肉,要装难民确实是不太像。

“算了,直接递拜帖吧。”赵铎想了想,说道,“看他们愿不愿意让我们在胊山县休息几日。”

胊山县的县丞姓惠,名极宣,正是琅琊六姓之一惠家子弟,接到赵铎请求入城的帖子,当场便打翻了茶盅。

“平卢节度使?哪来的平卢节度使,某怎么从未听过呢?快些备车,某要回家去。”惠极宣也不办公了,抄着帖子就往家跑。

惠家当家人也吃了一惊,这范阳以北可全是叛军,虽然帖子上把事情原由写得很清楚,官印也是真的,但谁知道他们有没有藏什么歹心?

这种时候,就是自家亲戚带的人多了,都不敢往城里放。更何况是从平卢这种尴尬的地方而来的军队!

“他们说他们有多少人?”

“各部使臣团四千余人,平卢诸军还有四千余人。”

“极宣,此事难办啊!”惠家家主是惠极宣的大哥,名为惠真宣。他越看这帖子越是叹气,本以为胊山县濒临大海,即便有叛军打过来,也要先过萧,王,颜,徐四大家。可千算万算,没算到这些人从海上来了。

“依某之见,放他们进城不妥,但置之不理亦是不妥!”惠极宣说道。

惠真宣点头:“即便他们没有别的心思,胊山要供应近万人吃吃喝喝,也是不易。这样,咱们分头来。你先派个人去见他们主事之人,辩辩真假,探探来意;某这边写封信给徐、符二家。若是要送他们走,也不该惠家自己出力。”

“好,某亲自去一趟。”惠极宣咬了咬牙,说道。

帖子递进去不到半个时辰,便有身穿官服之人带着十几个白直出城而来,赵铎对胊山县有了几分好感,至少他们办事效率挺高。

惠极宣看赵铎,也松了口气。

这位传说中的节度使年轻俊朗,未开口便先带笑,看起来不像是那种粗鲁得无法沟通的武夫。他身边带的人不多,应该没有强留自己的打算。

俩人对对方的第一印象都不错。

惠极宣下了马,赵铎也从大石上起身走了过去。

说话之前先要相互致礼,赵铎乃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平卢节度使,级别比惠极宣高得多,便要直挺挺先受他的拜礼。然后才论到私人,赵家跟惠家没交往,也就不存在长幼齿序的辈分关系,但赵铎年纪小,出于谦虚和尊敬,便向惠极宣行了一个平礼。

刚穿过来的时候,这些东西他一点不懂,后来李泌教了他一些,到了卢龙之后又自学了一些,甭管对不对,总不至于一眼就让人看出是乡巴佬了。

行完礼之后还要寒暄,什么久仰惠公大名啊,什么赵将军少年英豪啊,相互吹捧一番,假装特别熟了之后,才正式进入正题。

赵铎说了自己的需求,他船上的人得下船来待几天,倒是不用大鱼大肉的招待,但是水果蔬菜必须得有点,他保证不会扰民。

惠极宣也说了自己的难处,胊山县倒是不穷,但如今时局混乱,城中百姓都如惊弓之鸟,若是忽然见这么大一群人入城,怕人心浮动,有所不安。如果赵铎不介意,他倒是可以在城外的村子给他们安排一处休息之地。但这瓜果蔬菜实在为难,大家粮食都不够吃,哪有闲工夫去种那些不饱肚的玩意啊。

赵铎想了想,也能接受。

毕竟他们也不是远洋航海,在走个把月也就到了,即便有人倒霉惹上了败血症,到了江淮一带,也还来得及救。

但他还想讨价还价一下:“瓜果蔬菜没有,给些茶叶总行吧。”

惠极宣犹豫了片刻,点点头:“一百石茶叶可够?”

赵铎倒抽一口凉气,狗大户就是狗大户。他想的是送个两筐,他留在旗舰上,看谁实在撑不住了就给几碗,结果人家一开口就是一百石,人均一斤,顿顿喝都能喝到江淮去。

消息传回胊山县,惠真宣也松了口气。

这年头的武夫是个可怕的存在,他们多半不爱听人说话,一言不合就拔刀,这次遇上的将军能跟人商量,那便是天大的好事。至于他忠于大燕还是大唐,那不是他们有本事去管的。

惠极宣替赵铎他们安排的地方是个镇子,原本有三百多户人家,也不知道他怎么做到的,一夜之间便让这些人全部搬走了。

锅碗瓢盆都留在屋里,梁上还挂着几条咸鱼。

赵铎将镇上最好的几所房子让给了使臣团的各位大使和段有德,他自己的中军营帐设在镇子外头的豆腐坊里,地方很宽敞,就是有股浓郁的豆腥味。

各军将士和使臣团的人都乐疯了,他们现在走路都在荡。

这座镇子装不下八千多人,平卢各军还是得自己在外面扎营。傍晚时分,惠极宣又带着民夫送来了酒食,不过大家刚下船,累得够呛,只随便吃了些,便各自归营睡觉了。

赵铎倒是没事,他当年差点就给选进海军了,坐这点船还是没问题的。他回到豆腐坊,开始写行军记事。大唐的水太深,只靠那点纸上谈兵的先知先觉恐怕玩不转,他却需要更多的情报和更深刻的学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