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成为中兴名臣

《大唐:成为中兴名臣》

第4章兰陵酒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头一天随徐鼎,徐师两兄弟到了东海县,留宿在徐家。赵铎再次区别了李胜景所谓的本源和支脉的关系。辽东李家在辽东城中独占一坊,东海徐家却是整个县城半数以上的人姓徐,那些不姓徐的,多半也是什么表亲,姻亲,家臣,义兄弟的存在。

换句话说,就算是皇帝走到东海来,都得掂量掂量能不能走得出去。

第二天到了兰陵县,情况跟东海县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萧家的地盘更大,产业更多,整个兰陵县相较东海县要更加繁荣一些。

赵铎心里有数了,辽东李家只是赵郡李氏那张大网上的一个节点,所以他们还需要接受朝廷的管理,而东海徐家也可以反过来叫徐家的东海,此处的朝廷官员不过就是摆设而已。他们自己心里有数,皇帝心里也有数,这样一来他们反倒不会在东海做像卢顺德那样杀鸡取卵的蠢事,民心自然也是向着徐家的。

萧家本家虽然不显,但皇舅和南兰陵两房在朝中当官的很多,对于赵铎的身份也早有耳闻,对他招待很是热情。越是历史悠久的世家,越是知道莫欺少年的道理,特别是这种看起来颇有前程的少年,即便不能引为助力,也不至于结仇。

萧家家主名为萧信,拿出了珍藏的兰陵酒宴请赵铎。

赵铎本以为传说中的美酒都是吹出来的,毕竟他们的科技水平摆在那儿,对于如何提炼高纯度的酒液两眼一抹黑,通过传统酿造工艺搞出来的酒,度数不高,口感不醇,颜色浑浊不说,内在也不太干净。

但当他喝到兰陵酒时,立刻感到了自己的傲慢。

此酒醇厚浓郁,甘冽芬芳,入口丝滑,落进肚子里就像一团温热的小火苗,从内到外让人身心舒展,反正上辈子喝到的那个等级的茅台是比不上

喝得畅快,夸得自然也给力。赵铎上辈子就是好酒之人,跟着单位的大佬们出差各处也喝了不少好酒,句句话都能夸到点子上,惹得萧信大笑不断,一顿饭还没吃完,称呼便从“赵大使”变成了“小友”。

“每坛兰陵酒都是用兰陵人祖传的缩酒法制成,除了黍米,枸杞,大枣,蜂蜜之外,还需要多种种精心挑选药材,每年只能产一千百坛,其中一半要送去长安当作贡品。你别看那南兰陵房圣人,高官,宰相都出遍了,显赫如斯,几乎让人以为他们才是正宗。可是这正宗的兰陵美酒,还是得在这儿才能喝得到!”萧信半醉半醒间,连兰陵美酒的酿造方法都说了个大概。

赵铎的心情也是久违的舒畅。

两人从傍晚喝到天色渐明,相谈甚欢。

谁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下的,只是等赵铎醒来时,萧家的大郎告诉他萧信还躺在床上不省人事,估计这一天都别想起了。赵铎只好跟萧家大郎说了一声,留下封信以示感谢,然后便带人出了兰陵。兰陵美酒着实了不得,他头也不疼,口也不干,明明只睡了两个时辰,精神头却比昨天还好。

一路没有停歇,走到日头正中,才不见姓萧的人家。

出了丞县县境,翻过牛头山,才进入费县地界,和前两家是一样,只是道旁的人家变成了姓颜的,听说他们要去拜访本家,纷纷替他们指路。

离县城还有三里地,便看见道口有一处棚子,数百个难民排成两列长龙站在棚子外面,几个衣着尚好的少年少女在长龙两侧跑来跑去,不停的喊话维持秩序,他们一个个满头大汗,却很是高兴。

赵铎早早的下了马,让刘武他们在后面等待,自己带着石榴挤了过去。

”欸欸欸,那两个新来的!排队,知道什么叫排队吗?就是站在这些人后面……咦,你们是从别地逃过来的难民吗?”跳过来的小哥儿上下打量赵铎,皱起眉头,“长得挺俊,还是成男,这都没被买走?先说啊,咱们颜家所有难民都收,但是不养闲人,想要吃饭就得干活。要是不愿干,趁早去别处!”

”小哥儿,我和弟弟都是读过书的,将来还要去科举,可不能卖身为奴!”赵铎说道。

那小哥儿摆摆手:“你把我颜家当作什么人了?你看看前面那些难民,又老又小还尽是妇人,买来作甚?我颜家诗书传家,一门忠烈,如今天下涂炭,百姓流离,我们是在为社稷江山出力。但不能光我们出,你们也得出。那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懂不懂?”

赵铎差点笑出声来,这小子看着年纪不大,说起话还一套一套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从迁的弟弟。

“颜颇,你又在偷什么懒,该换班了——”正说着,那棚子里跑出一少女,隔着三丈便看见了赵铎他们,脚步猛然一停,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

颜颇还在辩解:“我没偷懒,这里有两个新人。好手好脚的年轻汉子,也不知怎么跑到咱们这儿来了,我琢磨他们是不是不愿干活,才饿肚子的……”

话没说完,便被那姑娘一把薅着后脖颈拖开了。

“县令!”那姑娘大声喊道,眼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升起了水雾,那是高兴的,“您还记得我吗?”

赵铎被她搞得挺尴尬,因为他确实是不记得了。

“燕平城下那些杀人的女子您可还记得?”

“啊,你是……随随从迁一起到燕平的姑娘?”赵铎还是没印象,但说到那场大战,他就不难猜测了。

“没错!您肯定不记得我,但是不会忘了那一场仗!您怎么从卢龙到这儿来了?那边情况还好吗?钱家大兄,还有春桃姐儿,秋果妹子他们还好吗?”

“好好好,都好。”赵铎心中也升起一股故人相见的喜悦,“我还以为你们留在山寨里了,没想到竟然也随从迁回来沂州。”

“是有些姐妹留在山寨没有离开。我们是因为还有家人在世,也想回来看看,便随着四姑娘一起回来了。”

“你们的家乡都在常山附近吧。”

那姑娘垂下头,神情黯然了几分:“嗯,本以为能在德州等消息,可德州也失陷了。四姑娘本可随刺史去见圣人,却因为被我们拖累,只好回了费县。”

“才不是呢!春娘,你莫要替从迁辩解,我看她就是不安分而已!”被拖到后面去的颜颇又蹦了回来,口气还挺老沉,“这丫头从小就不安分,功夫练得比男娃还好,一整年也不着家。最过分的是,她连叔父都敢打!”

被唤作春娘的姑娘反手捏住了颜颇的耳朵:“你又说四姑娘坏话,想吃打了不成?”

“啊啊啊,没说,没说……我是说从迁从小便是奇女子,虽为巾帼亦不输男儿,乃我朝木兰,我身为叔父应当多向她学习才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