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劫中:庇护所内不求生

《灾劫中:庇护所内不求生》

第八章 囤粮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加钱更使磨推鬼。

在基建狂魔的大本营,钱到位、人干废!

7月11日,砸出足够的钞票后,效率没的说,小一个月的工程,8天就给干完了。

第三方评估的专业人士验收后,结果还不错,毕竟是一分钱一分货。

对方的原话讲:

“维护的好,用个一百年轻轻松。“

全部改造下来后,江楠前前后后总共掏了一千七百多万,再加上一个亿的房款,不多不少江楠身上差不多还有20亿多点。

弹药上绰绰有余。

至于接下来,就该准备囤积各种物资了。

江楠首先选择的,就是包括主粮和副粮在内的粮食方面的物资。

上辈子,在大气磁场辐射结束后,据说是因为大气层波动的原因,导致造成地球上水资源部分流失。

除了首先迎来的一部分地震海啸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全球范围,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旱灾了。

粮食将成为各国仅次于淡水的战略物资。

从某方面分析,粮食比淡水资源更重要。

毕竟海洋还没有干涸,只要有足够的海水淡化工厂,淡水资源就会源源不断,无非就是成本问题罢了。

但粮食是有种植周期的,意外因素太多,谁也不敢保证万无一失。www.medabc.com.cn 江南文学网

为了方便物资的采购,江楠花了二百多万,通过中介接手了附近一家四百平米,撑不下去的中型超市。

没办法,毕竟某些采购,没有特定的资质和执照的话,普通人是没有办法直接插手的。

乱七八糟的事弄好!

江楠很快就找供货商下达了一笔40吨的脱壳水稻,也就是大米!

其中东北大米和老家凤城湿地产出的大米各占一半,添加脱氧剂后进行密封包装。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将保质期延长。

理论上讲,只要保存得当,三四十年问题不大。

江楠把价格订的很高,比正常市价多出三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40吨大米,说多也多,够他们一大家子吃上三十多年。

但说少也少,但凡大点的厂家都不会为此改动生产线,量太小了,都不够在产线上转一圈的,得不偿失。

索性不如直接加钱,专门吸引那些小厂家。

下完大米的订单后,江楠接着又挂上一笔25吨的小麦订单,要求一样,干燥后加脱氧剂密缝,唯一不一样的是其中15吨并没有脱壳。

江楠一家是北方人没错,但是主食方面不管大米还是馒头都不挑剔,虽然习惯上吃大米,但馒头画卷也爱。

更别提带馅的饺子包子了,刚出锅的拳头大小的一口气能吃六七个。

主食就这两样,因为加工和运输的原因,得过几天才能到,再加上出来半个月了,因为挂念怀孕的媳妇和家里的老人,江楠回了趟唐城,顺便看看归家不就的老爸。

在家赔了几天媳妇,又做了一次产前检查,最后实在不忍心瞧在江妈各种镇压下无能狂怒的江爸。

只能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京城。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大米和小麦快到货了。

物流司机提前打电话通知大概在今天晚十二点半左右到达。

凌晨一点的时候,两大一小一共三辆车到了。

江楠招呼着搬运工往超市的仓库卸货码垛。

冒泡网上找的兼职,总共20人,谈好的50块钱一吨,价格到位,谁抢到就是谁的。

江楠负责记数,所以效率非常快。

一个小时出头,65吨的大米和小麦在仓库里码放的整整齐齐。

为了保密,接下来几天,江楠购置了一辆蓝牌厢货,充分发扬蚂蚁搬家的精神。

将这些粮食物资通过车库的电梯,转移到了地下室二层。

毕竟那里温度最低,适合储存粮食,再加上防潮隔离做得好,即便是有个近百平米的小型冷库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因为早早就提前买好两辆电叉和好几个地牛,所以江楠的工作并不累,只需要用叉车装卸和挑高就行了。

65吨的粮食,看上去很多,实际上只占了四分之一不到的货架。

整个仓库还需要更多的仓库才能填满,江楠对此充满了期待。

……

主粮问题搞定,后边就是各种杂粮。

江楠没有再找供货商,而是直接在网上下单。

这一类杂粮种类不少,但每一样的数量并不像主粮那样夸张。

最多的就是大豆,这东西消耗量很大,找了两三家,零零散散的凑了10吨,不管是做成豆浆还是豆腐,都是优质的蛋白来源,发成豆芽的话还能补充维生素。

如果不是储存方面的限制,江楠绝对会将它的储存数量提高到主食一级,但没办法,各种手段加在一起,最多六年也就到头了。

剩下的,像绿豆、黑豆、红豆、豌豆、小麦、大麦、玉米和莲子等,江楠分别按平日里的需求比例,分别购买了两吨到五吨不等,足够吃很久了。

豆谷类的杂粮,都属于比较适合长期储存的食物,干燥密封之后,三五十年都不会变质。

除此之外,像薏米、花生、芝麻和板栗这一类等储存时间没那么长的杂粮。

江楠也就分别统一购置了500斤的样子,能撑个几年就行了。

反正到那时候黑市上也能买得到。

即便是买不到也无所谓,反正少吃一口也死不了人。

更掉不了一块肉。

说到肉,鲜肉就别想了,就算家里有个小冷库,也就是小量的抽真空后放在在內隔间储存个三两年。

再多就做不到了,指着太阳能分担用电也不行,全功率运转下来,第一个撑不住的就是制冷机组。

还不如去黑市上去碰碰运气。

只能多备罐头了。

现在联勤的肉罐头保质期最少五年,红烧系列。

江楠通过哥哥嫂子的渠道,尝过几次,味道杠杠的。

唯一可惜的是压根买不到,属于军需管制。

唯一方便采购的只有军转民元3004食品厂的几样产品。

江楠在网上连着搜刮了七八间家商铺,总共搜刮了三千多箱,不到13吨的红烧罐头。

照着全家人在保质期5年内的用量翻了两倍,160多万不到。

解决了吃肉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脱水果蔬了。

别墅院子里是有三间阳光种植房没错,但是在缺水的情况下,产量能勉强维持就不错了。

干旱这两个问题困扰了十年都没能缓解,再往后具体怎么样江楠都不知道。

江楠在网上搜索了一阵,不局限于国内。

很快,他在国外的末世爱好者圈子里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食品冻干技术,种类十分丰富,不仅仅是蔬菜、肉类等食材上,甚至成品面食和菜品都能做到。

据说口感也不错,保质期长达40年,在大洋彼岸很流行的一种紧急食品。

即便是过去几十年,依然能保留住大部分的味道和营养成分,是专门为‘末世求生’开发出来的技术产品。

但价格也不便宜,一包约100克的紧急食品,换算汇率后,将近90块钱。

江楠和厂家取得联系之后,直接扫清了对方的可用库存以及到八月中旬所有的产能,总共23万分的紧急食品,重量在23吨上下,各种口味都有,运费自理走航空渠道,加一起支付了整整2300多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