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逍遥传

《水浒逍遥传》

第十二章:王宗师,苏学士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范遥跟着王进一路走回王府,路上两人也闲谈一路,范遥见王进真诚,也就简单的说了下家中的事情,但是杀人之事并未提及,只说自己路上起疑就逃走了,毕竟第一次见面,不可全盘拖出。

王进听了大概过程很是气愤,直说要是自己必然也要讲那高庆打个半死,进门之后王进把范遥带进客厅,叫仆人上了茶水,这时候从门外进来一个年近五旬的老者,虽然年纪不小,但是身材挺拔,浑身健硕,眼冒精光,一看就是武艺高强之人。

“进儿,你带谁来了?”

王进急忙起身,范遥也跟着起身,

“父亲,这是我在路上遇到的一位小兄弟。”

然后就把事情简单经过讲述一遍,范遥也知道了这位老者是王进的父亲王升,王进在水浒中武艺高强,他的武艺都是家传的,他的父亲王升也是一位武林高手。

范遥来到王升面前躬身行礼,“小子范遥见过伯父。”

王升轻咦一声,问道:“小兄弟究竟多大年纪?”

原来王升会的一门望相断龄的功夫,见范遥十五六年纪,但是一断之下又只有不足十岁因此奇怪问道。

“小子范遥今年八岁有余了。”范遥如实回答道,

“哎呀,小兄弟,我叫你小兄弟我可是吃亏了啊,我见你生的高大,并没想过你才八岁多啊。”王进连连称奇,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小兄弟也是有武艺在身的,不如你和进儿来场上切磋一下如何?”王升哈哈一笑之后又说道。

这王家父子果然都是武痴,刚见面就要切磋武艺,范遥也爽快的答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请王教头赐教。”王进则连连摆手,说自己不能以大欺小,但是却跟着父亲朝院子里走去。

王进家里的院子很大,在东侧专门有片区域作为练武所用,边上也有武器架子,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应有尽有。

王进站到一角,拉开一个拳架子,说道:“小兄弟,我就不客气了啊。别怪哥哥以大欺小啊。”

范遥一笑,也摆开架势。王进一跃之下直接到了范遥面前迎面就是一拳,紧接着就是一脚朝苑逍下盘扫去。范遥知道自己气力不足,不能硬抗,就闪转腾挪,守多攻少,王升在旁边看着,摸着胡须,连连点头,脸上欣赏之色溢于言表。

这小子知道自己的弱点,不直接硬碰,看来是个可塑之才,但是看着这功夫的底子确是不行,看来是没有名师指点,但是这招式杀伐果断,看起来都是战场上的招数,可能是行伍之人教授的武艺,如若能够遇到名师悉心栽培,将来再长些身高,气力增强,到时候绝对是一员虎将啊。不知不觉间王升就起来惜才之心,有了收徒之意。

转眼已经过了二十多个回合,王进突然加强了攻势,几个回合,范遥就有点捉襟见肘起来,这是他第一次遇到高手,果然王进的武艺不凡,范遥也加强了守势,他灵机一闪,将七十二路阳符枪法运用到拳法中,将胳膊当做长枪,王进突然被打了个冷不防,只见范遥的胳膊犹如一条长蛇,攻击吞吐之间极为灵活。

但是毕竟王进正当壮年,气力上有优势,抓住范遥几个破绽,正一掌直接打到范遥胳膊上,范遥被打的趔趄着后退十几步才站住身形。

“王大哥礼让了,不然小子怎能撑过十合?”范遥知道王进存着喂拳之意,连忙谢道。

王进则哈哈大笑起来,“小兄弟武艺也是不错,但是基础稍差了些,气力与我有较大的差距,如果我在范兄弟这个年纪绝非你的对手啊。”

两人相互谦让一气,旁边的王升喜笑颜开,拉住范遥,

“贤侄既然与我儿是忘年交,那么我就直接问了,刚才最后那几招明显是大枪的招数,你怎么会用到拳法中?”范遥只说自己也是即兴起意,胡乱发挥而已,王升父子则对范遥的悟性连连称奇。

王升父子带着范遥回到屋中,这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晚了,王升留范遥在家吃了饭,非要范遥搬到他们府上居住,范遥开始连连推辞,毕竟萍水相逢,怎么直接住别人家中,但是王升、王进两父子坚持要让范遥过来,范遥想到去找苏轼如果有王家帮忙必然能方便不少,便答应下来,吃过饭,王进陪范遥到了客栈,范遥收拾了行礼,结清住店钱,带着那匹马就回了王家。

夜里范遥住到了王进给他准备的一间客房里面,修炼起来《阳符枪》中的符箓,便躺下休息。

那边王升父子则在屋内商谈起来。

“我有意收范遥为徒,他的天资及身体条件确实万中无一,如果好好调教将来必成大器。”王升说道。

王进也点头认可,不过他沉吟了一下说道:“但是练武必先有武德,如果让恶人学了功夫,那必然会造成更大的恶果。虽然我和小兄弟一见如故,但是我觉得还是得再了解一下。”

“我儿说的也是我的顾虑,不然白日里我就要收他为徒了,咱们观察一段时间,他在家里犯了事,短时间也不会离开京城,就让他留在咱们家中,好好观察下此子的品行,以免将我王家功夫错付与人。”

两父子定下事情便各自休息去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范遥便早早起床,将床铺收拾整齐,洗漱完毕便到了演武场开始练起来功夫来,先练拳脚,然后又拿起一杆长枪练起来了枪法。演练完毕,将场地收拾得当,到了厨房帮忙挑了几桶水。毕竟在别人家中,范遥觉得白吃白住还是不好。

一会儿王进过来喊范遥去吃早饭,王进妻子前几年病逝了,王进也就一直未娶,家中还有母亲,王进就侍养着父母。早饭吃罢,王进要去进军中当值了,临走时告诉范遥,他会通过关系去找苏大学士,让他在家等消息。大概半晌,王进突然回到家中,告诉范遥已经通过关系找到苏大学士的门路,便带着范遥朝着苏轼的府邸而去。

范遥换上了从店里拿来的新衣服,现在看起来倒也精神。到了大学士府门外,敲门后,出来一个门房,王进将来意说明,门房就去里面通报了,一炷香时间后,门房请等在外面的王进和范遥进门,带着他们来到客厅,奉上茶碗后便退去了。又过了一会儿,门外进来一位年近六旬岁的老者,身材颇高,头戴子瞻高帽,面颊清瘦,颧骨突出,眉毛秀气,眼睛炯炯有神,颌下一缕长髯倒也显得精神烁烁。

王进和范遥急忙起身,向苏轼行礼,“卑职王进、参见苏学士!”

苏轼和蔼的一笑,“我公务繁忙,让二位久等了。”

王进又赶紧寒暄,三人分宾主落座,

苏轼说道:“我一月之前就收到我那学生的来信,他在信中已经说明了一切了,我久了许久也不见你过来,还以为你出了什么意外不来了,不过要说这位苑小子只有8岁我还真是难以置信啊。”

王进听到苏轼叫范遥苑小子,不由得一脸古怪,随后也就释然了,看来这小子心思还挺缜密。苑逍拿出那封李县令的亲笔信,双手呈给苏轼,苏轼接过信后打开蜡封口,将信看了一遍,知道不假后,便将书信放到一旁,随后说道:“你且放心,我明日就参青州知州高飞家教不严,让自己兄弟侄儿为非作歹。不知苑小子你现在何处栖身啊?要不要来我府上居住,我书房正好缺一个打杂的。”

苑逍想到自己的抱负理想并非舞文弄墨,跟在苏学士的身边的机会虽然很难得,但是自己也有自己的道路要走,便起身说道:“苏学士,感谢您的仗义相助,苑逍必当铭记于心。我现在住在王教头府上,我平日里喜欢耍弄枪棒,如果在苏学士府上反而不美。”

苏轼见苑逍不想留下,想到王进为人也是正直,王升也是自己的旧相识,知道也是豪气之人便也放心下来。

“小子还有一事相求,我想请苏学士帮我回一封信,给家里说明下我的情况,也免得家人担心。”苑逍又说道,苏轼点头答应下来,王进知道苏轼事务繁忙,也不便多加打扰,就带着苑逍告辞离开。

出了门去,苑逍想到苏轼不久之后就要被贬海南岛,心中唏嘘不已,人生际遇真是如同浮游于天地,沧海之一粟。

走了不远,王进笑道:“小兄弟好手段啊,居然对我还隐瞒姓名,难道是怕我将你扭送到官府不成?”

苑逍忙道:“请哥哥恕罪,我自己一身倒也罢了,但怕连累了父母兄妹,所以小弟不得不谨慎行事,不过哥哥以后还可叫我范遥,这也是我以后打算出门行走用的化名。”

王进也就是随意揶揄两句,心中早已想开,并没有真的和范遥计较,两人回到家中,王进也就继续回禁军中教授枪棒去了,范遥则留在了王家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