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通历史:盘点史上十大猛将

《排行通历史:盘点史上十大猛将》

第349章行朝回归临安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其实,凭心而论,愿意跟着行朝在海上漂泊七个月都不投降元军的大臣,不论文武,都称得上是大宋的忠臣。

他们之所以不愿与赵匡胤会合,无非还是为了自己手里的那点权力。

毕竟赵匡胤来到宋末,很明显最信任的是文天祥和陈淑桢,以及那帮民军出身的将领,反而对他们这些正牌官员视而不见。

如果与赵匡胤会合一处,他们当中,估计会有一半官员被撸掉官帽,给这几个月立功极大的新锐们腾出位置。

特别是武将,说不定会撸掉一大半。

如今残宋又有了重生的迹象。

这些官员当然不想被赵匡胤撸掉官职。

所以,收到赵匡胤的诏书后,行朝官员在广州知府衙门改造的朝堂上,展开了一场大争论。

以帝师邓光荐和国舅杨亮节为首的一半文武官员力主不去。

邓光荐大声说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太祖皇帝虽是大宋的开国太祖,但如今圣天子在位,我们当然要拥护我们这位正牌天子。

再说了,谁知道那位自称太祖皇帝的,是不是一个假扮太祖皇帝的妖人呢?”

“邓大人说得对。”

杨亮节同样大声说道,

“如今蒙军虽然退走了,但实力未损,随时还会卷土重来。www.zbcxw.cn 星星小说网

我们不应该回临安,反而应该以广州为首都,并命令文天祥和陈淑桢还朝,把手中的兵力均匀分给诸将。

国朝有例,向来不允许臣子手中拥有那么多军兵。”

很多武将全都附合杨亮节的意见。

掌握兵权的太尉张世杰和女婿苏刘义则默然不语。

他们都是与蒙古人鏖战了十几年的武将,深知在五个月时间重新收复四路之地,打退数十万蒙古大军有多么困难。

说句不好听的话,行朝官员如果非要赖在广州,赵匡胤不管是派文天祥还是陈淑桢,甚至派莽夫陈吊眼率几万大军杀过来,就能把行朝一窝端。

毕竟此时的行朝已经不再是天下人的希望了。

天下人的希望已经全部转移到了坐镇临安的赵匡胤身上。

张世杰能从北元逃到南宋,由一个偏将一步步坐到掌管兵权的枢密使,当然也不是个蠢人。

他深知行朝除了遵令前往临安,实际上已经没有第二个选择了。

杨亮节看张世杰翁婿二人默不作声,不由走到张世杰面前,冷声说道,

“张枢密,如果到了临安,恐怕你这个官们就保不住了。”

张世杰剑眉倒竖,瞪着杨亮节,沉声说道,

“国舅视我张世杰为何人?我若真是贪图权位之人,又何必从北国千里迢迢投靠皇宋?如今国亡在即,自然是能者居上。

如果有人比我的能力更强,我甘愿退位让贤。”

左相陆秀夫一直居于文官行列班首,此时他踱步出列,向着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赵昺问道,

“官家,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陆秀夫表面上是问赵昺,实际上是问在后面垂帘的杨太后。

杨太后深明大义,却是个普通妇人。

她没有武则天等人的野心,也没有武则天等人的能耐。

别的臣子认为她的儿子当上皇帝无比尊荣。

杨太后却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让赵昺平平安安地长大。

她一共两个儿子,大儿子当了小皇帝不足一年,就在海上受惊而死。

如今小儿子赵昺在海上漂了七个月,总算平安回到了陆地上,她不想再带着小儿子赵昺到海上流浪了。

儿子连八岁都不到,也不是当皇帝的料。

继续当皇帝,根本就是被架在火上烤。

她知道这些拒绝前往临安的大臣无非是舍不得手里那点权力。

但她才不管这些大臣怎么想,她只想早点见到赵匡胤,然后把天下大事全交给赵匡胤,自己带着儿子隐居某个城市,平平安安地长大就心满意足了。

整个行朝还都不知道赵匡胤只在宋末停留六个月。

面对陆秀夫的问话,杨太后深吸了一口气,在帘子后面清声说道,

“既然太祖皇帝亲临,我们当然要去临安拜见太祖皇帝。蒙古势大,除了勇武盖世的太祖皇帝,谁又能救得了这个朝廷?

依哀家之见,我们即日就乘船赶往临安。陆相以为何如?”

陆秀夫笑道,

“太后懿旨,陆某自当遵从。”

杨亮节急了。

杨亮节其实也不是个奸臣。

在历史上,崖山之战中他也曾战斗到最后一秒,连杀十几个蒙古兵,被乱箭射死。

但他就是有点贪权。

他不想放弃自己这个十分尊贵的国舅职位,也不想放弃手里的殿前军。

看到姐姐竟然主动要带幼帝赶往临安,杨亮节大声说道,

“太后,自古一旦称帝就没了退路。我们若去临安,我担心昺儿有危险啊。”

杨太后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打的什么主意,当即坦然笑道,

“昺儿也是太祖血脉,我就不信太祖会降罪他这个没有什么过错的晚辈。”

杨亮节无语了。邓光荐还想再努力一下,他看着赵昺问道,

“官家,你愿意去临安吗?”

如果赵昺不愿意去,邓光荐还能联合其他官员阻止临安之行。

赵昺看着自己的老师,笑嘻嘻地说道,

“我当然想了。我早就想见了一根军棍打遍四百军州的太祖爷了。”

邓光荐顿时无话可说了。

杨太后担心掌握兵权的张世杰有什么想法,当即又看着张世杰问道,

“张大人,你看我们何时动身前往临安?”

张世杰单膝跪地,沉声说道,

“一切都听太后安排。”

“那就即刻启程吧!”

既然张世杰不反对,杨太后就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她面向百官沉声说道,

“退朝之后,文武百官收拾行李,在二个时辰内赶到船上。若有迟到者,就自行乘船前往临安府。”

距离赵匡胤留在宋末还有十五天的时候,数千行朝官员终于跟着幼帝赵昺赶到了临安府。

赵匡胤身穿龙袍,站在港口等待赵昺。

龙船刚刚靠岸,杨太后就牵着赵昺走到岸上,向赵匡胤跪拜行礼。

“见过太祖皇帝!”

“免礼平身。”

赵匡胤说道,随后又上前两步,直接把赵昺抱在了怀里。

“可怜的孩子,这两年真是辛苦你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