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建设世外桃源

《穿越之建设世外桃源》

第30章 准备对外贸易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姚老爹最近几天却比较烦闷,原本担心庄稼种不上会挨饿,所以跑到农业组这边来帮忙,眼见大铁牛飞快地犁地,耙地,播种,基本上人力也就是收集杂草堆肥、整理畦陇,然后就修整水渠。十几天的功夫,十万亩田都依次种好了,现在又修建了大水车,还不用人力就能提水灌溉,这提着的心才渐渐放下。等他找到首长要求再到那个炼铁厂去,却发现自己实在是跟不上趟,且不说识字多少,每天晚上的夜校,他也觉得跟不上,云里雾里的,什么磷硫炭锰的,他哪里懂得?倒是他的大儿子姚大锤,到底是年轻,精力也好些,学得不错,颇得铁厂委员杜淳民的夸奖,现在已经提拔成那什么中层干部了。二儿子二锤也在铁厂做的有声有色的,说叫什么轧钢厂,专门生产型材,铸造材料的。最近听上面传下话来,说准备分田分地,正每家每户登记意愿信息呢。思量再三,姚老爹还是找到郝尚义,要求转回农业组来。听了姚老爹的叙说,郝尚义沉吟了一下问道:“细铁匠的活计老爹可能做得?”姚老爹点头答道:“铁匠如同木匠,也分粗铁匠细铁匠。老汉细活也是做过的。”郝尚义大喜对他说:“工业组正在筹建一个精密机械厂,专门来造一些钟表、缝纫机之类的,零件都有现成的规制,有铜有铁,只要按照要求制作即可,你可愿意去?”姚老爹闻听很高兴,道:“还请郝东家安排,老朽感激不尽!”

打发走了求职的姚老爹,郝尚义走进办公室,就见黄爱国和张振东正在商议工作。郝尚义上前道:“黄老,振东,眼下各项工作虽说磕磕绊绊,但都有进展,至少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至于好坏的问题,需要时间慢慢进步。不过,我们得考虑对外贸易的问题了。我们现在体量太小,很难在短期内建立起循环经济体系。还得需要从外部借力才行。至少我们得开始准备起来。”见黄爱国和张振东都点头同意他的说法,又继续说:“我们三个先依据目前的情况,盘点一下能够拿出去交易的东西和需要购买的物资,以及贸易的对象选择吧。”于是三个根据目前整个新华的生产状况和生产能力,逐条列出可以允许出口的商品名录,需要进口的商品名录等等。出口商品目前能够拿出来的有玻璃制品,镜子,门窗用的玻璃以及杯子,工艺品,对了还有暖水壶。煤油以及灯具,包括提灯,以及汽灯等。电池、手电筒,唱片机,唱片,收音机暂时还造不出来,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行。电视机就更不用想。钟表包括挂钟和座钟,脚踏缝纫机。自行车没有,暂时没有大量的橡胶。化肥目前主要是碳酸氢铵和尿素,只是不知道接受度如何,可以考虑尝试性的出口。蒸汽机以及武器弹药之类的,目前还是要禁止出口。小一点的锅驼机之类的,可以用在小一些的船上做动力的,对大明可以考虑出口,其他对象也暂时禁止。发电机?我们自己还不够用呢,等以后再说吧。电灯,电话?没电出口给你你要么?总之,盘算了一通,目前可供出口的商品不算多,就这还得一些商品还得抓紧组织突击生产才行。需要进口的东西就比较多了,首先是粮食,布匹。衣食住行,前两项暂时还需要进口解决。其次是要找西班牙人或者葡萄牙人引进土烟叶、橡胶等作物,美利奴绵羊,荷斯坦奶牛等牲畜。考虑到造船能力还不具备,有机会最好能买几艘盖伦船或者大福船拖回来改造成蒸汽动力,以解决目前运力捉襟见肘的窘态。船用木材也考虑从外面进口,等将来有余力了,再考虑去北边的热带群岛占据一块地方,目前这里适合的船材的木料太少。全部钢铁制造的话,暂时还有点困难,动力都没有那么大马力的蒸汽机。另外,还要继续找机会从大明移民,这个事项是近一二十年要持续的目标。国内也得考虑逐步发展海洋捕捞业,畜牧业,以及经济作物种植,比如茶叶、水果、甘蔗甚至咖啡等。移民点的建设也得考虑往这个大陆的西南和西北方向拓展,至少也得先占住地方不是么?讨论下来,顿时觉得千头万绪,要做的事还很多,任务艰巨啊!派出去贸易的船只目前来看,只能先暂时用南华号游轮了,考虑安全因素和续航要求,还需要对南华号进行改造,至少要有一定的武力,还要加大燃油储备仓,底层最好是改造成货仓,需要专家组的人来制定合理的计划,包括武器等的安装。

讨论完了贸易计划,国内建设的方面,他们也大致做了进一步的调整,首先,武装力量的建设要提上议事日程了。虽然目前周围暂时没有很大的势力威胁,未雨绸缪总归错不了。况且,前段时间有报告说发现了另外的土著的踪迹,可能是见到这边人多,吓得躲出去几百里远。这个地区土著数量不会很多,未来的话,东部和东北部土著数量会多一些。若不能融合,就必须驱赶了。没有必要武装力量怎么行。而且,西方的殖民者也不是吃素长大的,必要的防备还是需要的。以南华目前的技术能力,火炮方面估计超越拿破仑大炮,并造出开花弹问题不大,再高点的技术就悬了。火枪方面,目前膛线燧发枪应该不成问题,纸壳定装米尼弹也是小菜一碟。且够用,并且对目前西方殖民者维持技术代差也足够了。只是人员兵源可能会紧张,先建立起来再说。其次,基础建设,道路修筑、公共设施,地下管道,照明绿化,居民点建设都需要加强。农业方面,最大种植面积的小麦,长势良好。其它的高粱、大豆、油菜也不错,水稻看情况一般。蔬菜种植也由居民自发种了一些,看着还不错。移植来的果树、桑树、茶树等都已经成活,后续如何还需要验证。牲畜、家禽等专人组织照顾,要繁衍生息还需时日。现在看来,科技树可以慢慢攀爬,最大的矛盾还是人口少,时间短。黄爱国提议考虑一下,未来运作一下放低姿态去大明朝贡,一则可以建立官方往来,名正言顺;二则,有了官方的认可,再加上适当的中下层运作,移民可以加快力度。否则,这样私下偷偷摸摸的进行,规模也搞不大,还有风险。大家都表示赞同这个提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