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建设世外桃源

《穿越之建设世外桃源》

第102章 南华来接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徐渭的宴请规格可谓是很高的,这让前来投靠的诸人惴惴的心情安定了不少。话说席间还闹出了一个小笑话,李贽指着象拔问:“此是何物?味道甚是鲜美!”

徐渭答道:“此乃象拔!”

李贽乃言道:“莫不是大象的鼻子?象拔,顾名思义耳!”

一句话说得徐渭哈哈大笑,解释道:“卓吾缪矣!此物乃是海产,来自一个叫美洲的地方,只因长相有点像大象的鼻子,因而名之为:象拔。非是真正的大象的鼻子,大象的鼻子个头比此物大出好多矣!”

李贽自嘲道:“吾等坐井观天矣!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此番却是大涨见识!”

接下来的几天,徐渭带着所有前来的贵客在镇南府各地巡视,因为次日的时候,南华来电,闻听大明的学术界的大神前来,很是重视,将派出张振东作为代表,专程前来邀请诸位,尤其是耿定向和李贽两位,前往南华参访。至于将来如何安排职位,另行商议!

耿定向和李贽听闻之后,虽然表面上受宠若惊,但各自的内心里还是颇为受用的!这表明人家南华的领头人物,对自己一行人的认可和接受,还能有什么能比得上被认同和赞许更让人心动的呢?

南华来电指示徐渭,务必做好接待工作,在此期间,可随意在镇南府体察民情,也好对将来的工作提出有益的建议或者意见!等张振东抵达以后,邀请他们一起随船前往南华本埠,一则学术思想交流,二则,体验体察南华发展情形,安排合适的职位,为南华乃至大明的发展进一步出力献策!

听听,人家说得多好,很是重视,比起刘备三顾茅庐也不遑多让了!这让耿定向和李贽内心很是感动,恨不得立即投入南华的集体,一起共商国是,早日把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转变成为现实!连同随着一起前来的年轻人也都激动不已,领头的两位受到如此重视,自己等人必不会旁落闲置,多年的所学终于要有了用武之地,怎么不令人精神振奋呢?

所以,在张振东抵达前的这几天,在徐渭的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询问民情民意,尤其是徐渭通过云南和广西官方,从湖广,川蜀地区招徕的移民比较多,因为地域比较近,可陆路抵达。这边又承诺,无偿分给田地若干,垦荒自主自愿,免除差役徭役,赋税低得吓人,等等优惠条件,所以移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爆发了一大波自发前来的,只要做好沿途的接续工作就好了,可比南华当初移民简单的多!

镇南府目前两部分,一部分直接划给大明,朝堂暂时还未派选官员,由徐渭暂时监管。属于南华的一部分,原本也是想直接划给大明的,只是顾虑大明力所不能及,所以暂时搁置,才叫徐渭来主管,且先发展几年再说!

在徐渭的主持下,由南华的大力支援,一年多来,包括自愿留下的土著和来自大明南方的失地农民组成的移民,已经初步建设好了家园,农业方面自然不需要操心太多,中国人自古以来,骨子里的种植天赋,给一块沙漠都能种出花来,何况是水热条件都比较好的南洋地区呢!

镇南府除了农业发展不错以外,还初步建立一些工业项目,虽然轻工业方面比较侧重,但是,也对繁荣当地的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清迈周边,已经建设好的企业有酿造厂,玻璃厂,热电厂,罐头厂,茶叶加工厂,桑蚕养殖产业也开始发展,摷丝纺织厂等也即将建立,矿业方面,煤炭、有色金属、高岭土、玉石、宝石等也是资源多多!

李贽拿着一个玻璃瓶子的水果罐头,问徐渭道:“此物倒是不错,保质时日长,吃起来也香甜。可这个琉璃瓶子怕是价值不菲吧?岂非要赔钱?”

徐渭言道:“这个琉璃南华叫做玻璃,现在已经大规模生产,成本已是很低,不会赔钱的!除了玻璃器皿之外,象门窗、橱柜、甚至是外墙,都可以使用玻璃,可以一目了然,采光好而且还不怕风雨!”

一日,耿定向指着城外山上正在架设的电视转播塔问道:“那是何物?为何要用钢铁搭起那么高一个架子来?”

徐渭答曰:“此乃电视转播之用,是一种可以远途发送信号,本地接收后可以观人听音的机器!南华那边已经开始普及,镇南府这才刚才开始建设转播塔,建成后,当可实时看到南华发生的人物和事情!”

耿定向追问道:“可是类似我等在轮船舱室里看到的那种能放影戏的盒子?”

徐渭连连点头道:“就是那般,只是轮船上放的影戏都是准备好的节目,且少。这个建成后就可以直接看到新闻、时事!差不多!”

李贽赞叹道:“神乎其技,神乎其技矣!真不知这南华之人还能给我等带来何样的新惊喜!抑或是惊吓?难不成他们还能飞上天去?”

徐渭笑道:“还真能飞上天去!南华有一种飞艇,硕大无比,天气好的时候,可以载人在天上飞行,只是受天气影响颇大,不能随意罢了!最近还有一种叫飞机,军伍之中已经开始应用,可载一两个人上天,或侦探敌情,或收集地理舆图,用处颇大!听说,还会有可以载多人的大飞机,正在研究中!若成,当可日行万里不是问题!”

这话听得耿定向和李贽,睁大眼睛,嘴不能合,差点就流出口水来啦!李贽喃喃道:“这南华诸人,莫不是神仙下凡吧?还真能上天?文长,你镇南府有无那种飞艇,若有,定要让吾一试!”

徐渭连连摇头道:“镇南府没有,据说飞艇不是很实用,当初只给北海配备了十艘应急用的,其他地方都还没有呢。宏甫兄想要试这个非得去南华本埠不可!”

就这样,大明来的这些人在徐渭的带领下在镇南府农村、工厂、建设工地持续参观了一周左右。时间来到西历的1587年1月3日,张振东抵达了清迈,徐渭带着所有的来客一起到车站迎接。

张振东一下车,见到迎接的众人,立马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连忙深施一礼,对众人道:“抱歉,失礼了!本该我来迎接诸位大贤的,如今却劳烦诸位前来迎我,罪过罪过!”

徐渭大笑道:“候爷你好不厚道,当初把我老徐往这荒山野岭一扔,自己跑去京师升官发财去了,只留我老徐一个人在这里背锅受累!”

张振东道:“我怎么听说文长兄在此乐不思蜀呢!人都说徐文长焕发青春,斗志昂扬,跟换了个人似的!不是说的眼前人罢?哈哈”

徐渭只是取笑一下活跃一下气氛,当即转头给张振东一一介绍前来迎接的诸人。张振东也不拘束,亲切地按照南华的礼仪和每个人握手,并且表示欢迎!即让大家感受到了自己的热情,还不至于太过献媚,叫人觉得有求于人。

认识完毕之后,徐渭说道:“先去府衙会议室吧,候爷也好好跟诸位贤达交谈!”随后一群人在徐渭的带领下,一起到了府衙的会议室,这才安定下心来正式开始交流。

张振东对耿定向和李贽说道:“久闻两位先生的大名,今有幸先生们能亲自来南华,并且带来了我南华急需的读书之人,我等不胜感激!宋国公以及南华的几位高层领导,委托我代为致意,并诚挚邀请诸位前往南华本埠参访交流!天台先生在京师也是认识宋国公的吧?百泉先生,您的理念很多与我南华理念相近相通,若非怕您嫌弃我南华荒野之地,我早就派人去把您给绑来啦!哈哈哈!”

耿定向一拱手,说道:“候爷客气了!当初在京师与宋国公确实有一面之缘,却少打交道,因而怕冒然上门拜访不便。却不料南华诸位待我等甚是诚心诚意,老朽这里多谢了!”

李贽也说道:“候爷说的哪里话来?当初吾虽有薄名,却也只是在乡间俗里罢了,你若来绑,吾束手就擒!求之不得!南华种种,吾等已多有耳闻,如今一见名副其实,大涨见识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