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被曹操出卖,我转投刘备

《三国:被曹操出卖,我转投刘备》

第三章 抵达新野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徐风当年的确犹豫过辅佐何人。

一开始他的确在刘备与曹操之间进行过抉择。

但经过犹豫之后,徐风还是觉得自己变法乃是千难万险,披荆斩棘的伟业。

所以若非雄主,绝对难以成就大事。

刘备仁则仁矣,只恐他固执仁义,反而耽搁了自己的大事。

但如今回过头一看,曹操纵然是雄主,却是过于计较利益得失。

根本不适合进行短期内看不到利益的变法。

要知道,有的政策可能在当世都看不到受益,只有等千载万载之后的后人,才能知晓当时的政令对后世有多大的裨益。

徐风并没有直接告诉赵云自己的选择。

而是经过了一夜思索,这才告知赵云。

他会前往新野小住三月,若刘备有什么政事问他,他自然会有问必答。

至于三个月之后能否留下,那就要看刘玄德到底是不是值得他辅佐的明君了。

当然,这个时代并非没有其他才能较为出众的君主。

比如东吴的孙权……

不过徐风想到孙权晚年喜怒无常、擅杀功臣,气量狭小等缺点。

尤其是孙权曾经活活气死名臣陆逊,翻脸无情,占了一亩三分地便不思进取,每日只顾着猜忌麾下的能臣。

若是连这一点都能忍受,徐风大可以赖在曹操麾下,混吃等死罢了。

荆州,新野县。www.oaksh.cn 热血小说网

徐风挑开车帘,第一眼就看到在路边亭子处恭敬等候自己的刘备。

自己前来的消息,赵云早已派人飞马送往。

因此刘备第一时间便放下手中政务,带着城中数得上号的文臣武将前来迎接,以示郑重。

一个月前,刘备曾经偶遇水镜先生。

对方曾一语道破,刘备麾下不乏猛将,本人亦非昏庸无能之主。

只欠缺一位能着眼大局,指点天下的智谋军师。

从那次归来之后,刘备便是着急着手于寻访智谋之士。

可惜一直以来都是毫无收获。

只有在三日前,偶遇了一位自称‘单福’的文士。

对方自称擅长军阵征伐,自愿在军中以谋士的身份出谋划策。

只不过相比起名不见经传的单福,身为曹操帐下首席谋士的徐风就显得格外可贵了。

毕竟徐风成名已久,更力压郭嘉、程昱、贾诩等人。

若非荀彧背后是颍川世家,人脉极广,威望甚高,这才能和徐风分庭抗礼。

否则徐风就真的是一枝独秀,无可替代了。

“豫州牧刘备,见过鸿羽先生。”

看着刘备一拜到底,徐风并没有急着下车搀扶刘备,甚至连面都没有露。

只是在车里淡淡的嗯了一声,表示自己已经听到。

如此无礼的举动,一下子便让等候许久的城中百官目瞪口呆。

刘备此时虽然只占据新野小城,但名义上却是大汉皇叔。

尤其是其名望德行,哪怕是各地诸侯都会礼遇有加,不敢稍加怠慢。

徐风纵然有惊世之才,如此举动也未免过于张狂了吧。

尤其是一项莽撞的张飞,见到此等场景恨不得一脚将马车踹碎。

将徐风从车里拖拽出来,狠狠教训一顿。

但此时在张飞身后的单福却是急忙挽住了张飞的右臂,不让他擅自行动。

看起来文弱的单福,张飞竟然一时间没有挣脱。

这倒让张飞的怒气消了一些,稍微冷静了下来。

毕竟他在前来之时,也听到刘备再三嘱托,对徐风必须要以礼相待。

他们实在太缺一个智谋出众的超凡之才。

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挽留徐风,方可一改如今颓势。

徐风倒也不是真的这么大谱。

他在许都的时候,也是以待人真诚,不拘一格著称。

无论对方是平民百姓,还是世家贵胄,他都一视同仁,绝不轻贤慢士。

只不过他此次前来,为的就是考验刘备到底能对自己敬重信任到什么程度。

若是连这么点轻慢都忍受不了,他如何敢相信对方会坚持贯彻自己的变法?

“玄德公见谅,在下一路舟车劳顿,偶感不适,就先不下车了……可否让我先到驿馆歇息?”

徐风虽然嘴上如此说,但却是中气十足,精力充沛,半点掩盖的意思都没有。

看的新野众人都是脸色大变,气氛也一时陷入了僵持。

但刘备依旧是笑意不减,恭敬的说道:

“先生一路辛苦,皆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若是偏执礼节,平添辛苦,备于心何忍。”

只见刘备亲自拿起马鞭,牵起缰绳。

竟然是要亲自为徐风驾车……

这在等级观念森严的等级社会,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看得出来,新野众人都是对此瞠目结舌,不敢置信。

只有对刘备熟悉的众人,才知道刘备并非虚伪做作之态。

例如关羽张飞等人,他们清楚明白自己兄长并非矫揉造作之人,反而算得上至情至性。

比如当年刘备还是平原县令之时,曾经怒而鞭笞了欺虐百姓的督邮。

只不过民间谣传,觉得一向平和仁善的刘备怎么会干出这种鲁莽之事。

下意识把这件事张冠李戴,当成了莽撞的张飞才会干的事情。

如今刘备替徐风驾车,更多的的确是出于对徐风的敬重钦佩。

若论当今天下,谁救下的生灵百姓最多,除了徐风再无他论。

一路略过无话。

半个时辰之后,徐风终于看到了狭小低矮的新野县城。

别说是和恢弘大气的许都城比,就算是和普通的州城相比,也显得格外窘迫。

也怪不得后世的诸葛亮形容刘备是重病之人,必须先疗养身体,根本下不了猛药。

如果徐风照搬当初在许都的变法,恐怕用不了一个月,新野就要自己乱成一锅粥了。

不过徐风倒是见到了一些令他改观的景象。

那就是新野百姓虽然穷困,但却并没有丧失失望。

路旁的行人也是精气神十足,洋溢着对于未来的希望。

这一点,徐风也只在自己变法过的城池才见过。

毕竟这个时代可谓是苛政猛于虎,性命如同草芥,根本不值一提。

就连一向狠辣的曹操,也曾对汉末百姓的惨状有感而发‘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所以除非是当地执政之人真的非同凡响,否则百姓只能像猪猡一样,苟活的没有任何尊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