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连线直播

《超时空连线直播》

第36章中天摧兮力不济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一日秋雨绵绵,李白诗兴大发,遂出口成章:

‘卷帘聊举目,露湿草绵芊。古岫藏云毳,空庭织碎烟。……’

一首《对雨》就此传之后世。

这一年中,李白的诗情遍布了四季轮回,《初月》、《晓晴》、《雨后望月》、《望夫石》等等佳作接连而生。

从此以后,他的诗情再也无法掩饰,开始了诗仙光耀盛唐的脚步。

只可惜,一篇《别赋》却失传在历史长河当中。

此时的李白看着地面上那个小小的自己,露出一抹笑容,那个曾经勤奋学习,才华横溢,满腔热血的少年。

那是曾经的自己。

时光再度轮转。

从大明寺到梓州,从十五岁翩翩少年,到二十岁及冠成人。

李白一直在学习的路上,

学诗经,学楚辞,学乐府诗歌,学剑术道经,学纵横术、《长短经》。

后来又学了驯鸟。

可以说这一段时光是他将来起飞傲立盛唐的基础,是将他的诗才彻底打磨成美玉的关键时期。

‘又换场景了?节目组这是布置了多少个场景?而且每个都不一样,下血本啊!’

‘这一期不会是带着李白去把他走过的路重新走一遍吧?这要到多少地方?全都拍出来吗?’

‘想多了,这要是全拍出来,怎么也好花好几十吧?节目组哪来的那么多钱。’

‘我觉得是特效做的,目前看到的就已经有好几个季节了,如果是实拍的,那时间跨度可太长了。’

‘可是特效的话难道就很容易吗?光是这些场景一个个都这么逼真,恐怕也是花费不菲吧?’

‘我越来越觉得这是首台做的节目,不然恐怕没人有实力去做这个了,实在是整个节目的立意太宏大了,

而且无论是场景还是服装道具乃至演员,完全都是优秀级别的,我找不到任何槽点。’

恐怕,正在观看的人恐怕没有任何人知道,这只不过是赵乾自己弄得节目,

包括罗斌和王诗韵,他们在心里也一直都以为是一个团队做出来的。

而赵乾不知道的是,此时一段视频在网上突然火了起来。

起先是一名网友将直播开始时候俯瞰长安城的那一段视频录了下来。

后来为了给直播的人分享,便把这段视频发到了微博上。

闻讯而来的直播观众纷纷下载,还在下面发评论感谢。

很快视频便被几十次下载和评论一直顶在前面,

随后微博的后台机制将视频推送到了更多人面前。

并没有观看直播的这些网友瞬间被这段视频吸引。

进来以后发现评论区全都是各种感谢。

‘谢谢楼主’

‘楼主好人’

‘我来领取了,感谢感谢!’

……

一连串的感谢以及下载让不少人看的云山雾绕的。

有些网友忍不住在评论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请问这是哪部电影的预告片吗?’

‘你们在感谢什么?视频是哪来的?能够给个地址吗?’

有些来的晚一些的观众看到网友们的提问,纷纷热心的给出了回答。

‘这不是电影画面,是一档直播节目的片段’

‘地址在这里了,想看的可以点进去’

一些不明就里的网友点进去后,刚好看到赵乾带着李白从天上回溯时光游览过去的场景。

唯美的画面,古色古香的唐朝场景,缥缈出尘的两人以及宏大雄伟的历史画卷。

这些网友纷纷看得入迷。

有些人甚至马上回去把视频下载分享评论三连。

此时发布视频的网友也被接连不断的消息惊讶到了,

来到微博看到99+的消息提示,瞬间欣喜若狂,没想到分享个视频居然有意外之喜。

进去看了一眼自己的视频之后,顺手把带有直播网址的那一条评论选择了置顶。

而这一条微博,宛如蝴蝶效应,随着越来越多的网友看到,转发,评论。

视频的热度也是越来越高。

同时直播间里的观众更是水涨船高。

不知不觉间,观众数已经达到了六十万人,比第一期节目还要多一倍。

果然,强扭的瓜不甜,只有让他们感兴趣,主动点进来才是王道。

怪不得那么多商家这么热衷于诱导性的标题呢。

至于能不能留住,就要看节目的质量了。

而这一点,显然赵乾很有信心。

开元八年,李白二十岁。

这一年他写了《大猎赋》

这一篇赋是他精心准备,为了自己踏入官场,一展抱负的敲门砖。

也是这一年春天,他终于迈出了这一生远游的第一步。

春日的成-都,百花锦簇,恰此时苏颋(ting)成为了益州大都督长史,也就是益州的二把手。

李白来到这里之后,第一时间谒(ye)见了苏颋,并得到了苏颋的极尽赞美和鼓励。

见完了父母官,李白便开始了他肆意洒脱的游览步伐。

游锦城,作《春感》,登散花楼作《登锦城散花楼》《白头吟》。

览峨眉山留《登峨眉山》。

一首首诗词从脚下那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年轻人口中洒落在这天府之国。

一篇篇韵味十足的文章不断地冲击着观众的神经。

看着这个不过20岁的年轻人,再想想自己二十岁的时候又是何种模样。

众人不觉有些自惭形秽。

而作为当事人的李白,却早已酒醒,只剩下满腹忧愁,一脸惆怅。

一年以后,李白回到家中,再次开始了学习生涯。

这一次远游让他年少所学跟现实社会得到了一个完美的融合状态。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李白做到了,他读万卷书之后又行了万里路。

此时的他,安安静静的待在家中,一点点将过去的所学知识与所行之路,进行一场属于天才的修行。

直至融会贯通。

而这一次学习又是三年。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

这一年李白24岁。

他离开学习了近十年的地方,留下一首《别匡山》,再度启程,步入漫漫江湖。

这一次,仍然取道益州,再临峨眉山盘桓月余。

等到秋来,乘舟东下。

一路上水波荡漾,山青鸟脆。过嘉州,到渝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