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大佬是怎样炼成的

《文娱大佬是怎样炼成的》

第2章家中琐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回老家,乘坐高铁直达蓉城,转车到隔壁县,因为有动车直达,所以虽然是从京都到蓉城,又从蓉城到宁县,却也就是早上出发,晚上就到了。

只不过到达宁县,回家依旧还有几十公里的路程,这一段路,刘凯就打了个出租,虽然花钱多点,但是正规出租车,比两个世界都出了事儿的打车软件要安全得多。

花了小两百,总算在夜里十点半到家了,在家门口,看到了等着自己回家的父母,刘凯心中还剩的那点隔阂彻底消散无踪。

在灯光下,坐在院子里抽着旱烟的父亲,鬓角早已雪白,就只有头顶还有些许黑色的发丝。

母亲在屋檐下坐着,一把电风扇摇头晃脑的吹着,也显得有气无力的。在这农村乡下,一般老年人九点半左右就睡了,现在都十点半了,老两口依旧等在院子里。

“爸妈……我回来了。”刘凯拖着行李下车,父母已经迎了上来,父亲无言的接过了刘凯的行李箱,母亲则是拉着他絮絮叨叨。

“这次回来多久啊?工作都找到了吗?”母亲张兰拉着儿子进屋,看着已经高出自己一个头的儿子,眼中只有欣慰。

“这次回来待一周,然后回京都上班了。”刘凯说道。

“在京都上班,花销大,你刚毕业,手里没钱,我们家里还有一点积蓄,你拿着吧!”母亲对刘凯这样说道。

“妈,单位包吃住的,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刘凯怎么可能要这些钱?自己已经大学毕业,而且工作也已经确定了,虽然刘凯不怎么想去,但是却也不是不能先做着。

等他积累了足够的人气值,然后开始去做这一世想做的事情,有外挂帮助,刘凯已经看到了一条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

“包吃住是一回事儿,但是平时手里没钱,要是有急用怎么办?”父亲刘海也出声说道。

“爸,谁说我没钱的,我有钱,之前实习的时候的工资还有写报道的奖金都还存着呢。”这不是说谎,刘凯确实是还存着这些钱,虽然不多,但是也够了。

“再说了,萌萌马上要上大学了,也是需要钱的时候,你们的钱就留着给萌萌上大学,而且我马上工作了,也会很快赚钱的。到时候萌萌的学费和生活费我承担一半吧!”

刘凯想到了自己的妹妹刘萌,今年高三了正在学校里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呢。

“这……”说道女儿上大学,老两口犹豫了,他们都是普通农民,虽然最近几年在儿子读大学后提出的建议下,不再种水稻,而是把水田置换成了山林,种起了水果。

但是才两三年时间,水果虽然收入渐渐起来了,可是却也只是刚有点积蓄而已,女儿上学一花,家里的积蓄也就没什么了。

“行吧,就按照你的说法来,不过萌萌那边就不用你担心了,山上的橘子已经开始大规模挂果了,再加上现在路修通了,运输方便,不愁销路,所以家里的情况会越来越好的。”

刘海思索了几分钟,旱烟抽的啪嗒啪嗒响,最后做出决定。

“这个……学费你们出,生活费我来,一个月也就千把块,我还是支撑得起的。”刘凯说道。

“你拿什么支撑?刚出来工作,你工资才几块钱啊?京都消费高,还有你不谈朋友啊?这些都要花钱,你哪儿来钱支撑?”刘海也不是好糊弄的,他虽然只是个农民,见识不多。

但是这么多年的人生阅历,却是超出了刘凯的预料的。他心里有自己的一本账,一切记得清楚得很。

“爸……你放心,你儿子会挣大钱的!”刘凯回答。

“干啥啥不行,吹牛第一名。你能顾好自己都算好的了。”刘海瞥了一眼儿子,说道。

“行了,你们两爷子干啥子呢?儿子刚回来,训话也等等啊,来,吃饭了。”张兰端上来一碟烧腊,是刘凯在家最爱吃的卤猪肉头。

“你们吃过没?”刘凯问道。

“晓得你要回来,我们就等会儿。”张兰端上来好几个菜。

“你们等啥子嘛?又不是找不到路,你们先吃了再等我,一样的。”刘凯眼中进了沙子。

“好了,不说了,吃饭吃饭。”刘海端着碗,盛了一碗饭先吃了起来。

“对,先吃饭。”张兰给儿子盛了一碗米饭,然后自己也吃了起来。

吃过晚饭,刘凯洗了个澡,在半夜十二点左右,才躺到了床上,看着熟悉的天花板,他有点失眠了。

家里还好,果园开始有收入了,十来亩的果园,算下来一年毛收入也有四五万,但是除掉投入的成本,最多也就一半的利润。

老两口辛辛苦苦一年,也就一两万的收入,之前自己读大学,之后萌萌也要上大学了,算下来老两口至少还要苦上好几年。

“这不行,我既然来到这个世界,还有这样的金手指,怎么还能让这一世的父母亲人过这样的日子?我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的,也不知道这位兄弟的灵魂是不是去了我那边?”

这是刘凯在睡着之前,心中许下的决定,他一定会改变这个家的状况,让这辈子的亲人过上好日子。

第二天,睡到上午十点半,刘凯昨夜失眠还是有影响。早餐被母亲体贴的放在柴火灶的锅里,这样灶膛内的余烬就能一直保温。

吃完早餐,刘凯走出家门,四处看了看,发现母亲和父亲又到果园里忙碌了,这段时间正是挂果的关键时期,很多半大不小的果子遭受病虫害就会掉落一地。

想要留住更多的果子,就要好生打理,除虫。但是又不能留下太多,留的多了会让所有的果子都长不大。

总之这里面其实也是很有学问的,不管哪行哪业,在最终层面,其实都是要靠知识的积累。

“起来了啊?吃早饭了没?”母亲张兰看见儿子出了门,询问道。

“吃过了,你们这是在喷农药?这是啥子药?”刘凯对农活并不精通,从小到大也就做过一些简单的除草,插秧,割稻子这样的简单的活,像是喷农药,撒化肥什么的都没干过。

“这是氧化乐果,主要是打虫,免得虫子把还没长大的果子糟蹋了。”父亲对刘凯说道。

“你们忙,我回家煮饭。”刘凯见自己插不上手,就不再这里晃悠了,而是回家煮午餐,虽然他刚吃过,但是父母多半是早上六七点钟就吃了早餐出门干活了。

回到家,淘米煮饭,这一套他倒是轻车熟路的,从小就干,八岁开始,知道妹妹长到了八岁,一个人一天轮换,一直到高中离开家住校才结束。

想到自己妹妹,刘凯觉得自己是不是去县里看看她,这丫头也不知道成绩还好不。

中午十二点左右,刘凯做好了饭,弄了些豆角,还拍了个黄瓜,再把昨晚剩的肉菜热了热,然后去叫父母回家吃饭了。

“家里有人就是好,今天上午比平时多干了一些活儿。”母亲张兰饭桌上说道。

“有啥子好的,浪费人工,多一个人结果多干好多点儿嘛。”父亲刘海说道。

“你说的都对,我不说了好撒。”张兰不再言语。

“妈,这饭好不好吃?”刘凯这个时候才敢出声说话。

“还可以,饭煮的还行,不软不硬的。这豆角盐少了点儿,拍黄瓜还要得。”张兰点评了一下,不过她依旧吃的很香,这是儿子煮的呢。

“下午,你到县里去,看一下你妹妹,顺便给她带点生活费,这个月都要月底了,她打电话回来说不回家,学校组织补习。”刘海吃着饭,对刘凯说道。

“晓得了,我待会儿就去。”刘凯回答道,他也准备下午去的,反正来回也不要多少时间。

他家距离县城也就十几公里,找个摩的,十来分钟就到了。

“你找你三伯爷(父亲的堂哥)家的二哥带你去,他在跑摩的。”张兰说道,这种事儿找熟人最好,对方挣钱,自己也放心。

“二哥回来了?他不是在江浙打工吗?”刘凯有点疑惑的问道,上次回家还是春节,当时不是说在江浙打工吗。

“早就回来了,你二嫂生娃了,回来就没走。”刘海回答。

“要得,这样还方便点,直接到学校。”刘凯说道,西南小县城,摩托车倒也还没有禁止上路。

吃过饭,父母去休息了,刘凯洗了碗,然后找出钱包带上,就去村子里三伯爷家里。

“三伯爷,三伯爷在不在?”来到三伯爷家门口,刘凯出声问道。

“是凯娃子啊,你好久回来的?”一个和父亲年岁差不多大,看起来也是花白头发的老人走了出来。

“三伯爷,我昨晚上到家的,都半夜了才到。”刘凯说道。

“你找我有事?”三伯爷刘成问道。

“我找二哥,他不是在家里跑摩的吗?我要进城看我妹妹,让他帮个忙。”刘凯说道。

“找二娃子啊?要得,进来坐,他正在吃饭。”三伯爷让刘凯进了家门,吼住了他家的那条半大黑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