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君安

《焕君安》

第三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一昼夜最终被李晓辉很快地划走,他也知道了自己对音乐节奏确实是不知道,只不过是用长短的横线表示时间,之后是什么音调就不得而知了。

大概是知道了是为什么,李晓辉第二天就开始系统地了解谱曲。作为一个初学者,李晓辉果然优先选择了钢琴——当然是网络上的自由钢琴,尽管琴键比正常的少一点,不过肯定也够用了。简单的认识过后,李晓辉就可以在钢琴上乱敲了,开始玩的确实很不亦乐乎,之后他就开始拿自己的节奏撞成只有自己听懂的曲子,这几乎也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直到理智驱使他踏进教室门口,李晓辉才想起来自己学的是植物生态学,与此同时,他几乎也明白了自己想要达到的确实是音乐。

保持着超高的效率,李晓辉在尽量不影响正课——想必学哥学姐们也正是这样吧——的情况下以较快的速度修好了他的第一份曲谱。

可是这份曲谱,李晓辉却找不见能够为他分析的人,毕竟他的那些舍友——某种程度上,应该是和过去的他一模一样吧。

三天后,找了一个空闲的时间,万般无奈之下,李晓辉又回到了音乐社那里——虽然不知道还能不能碰见最初的那群人。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之前他从未正式扣开的音乐之门背后,已经有很多人为他等候多时了,直到现在,那群人也未曾离弃。

幸运的是,李晓辉大开门后见到的还是熟悉的人,表明自己的来意之后,那名男生就直接把李晓辉和他的乐谱拉到了房间的中央,邀请众人一起批阅。

李晓辉的作品,与其说是初学者的尝试,不如说是门外人以其所了解的全部知识拼凑出来的作品。虽然语气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多有不同,但几乎每个人都给出了犀利的评价。不过同样的,也有很多的人表示愿意倾囊相授——当然是要拉人进社团的。唯一这一点是李晓辉迟迟不能给出答案的,不过留给他的时间也只剩一天了。

说实话,试演的结果超出了司马恪林的想象的——分化过于严重。司马恪林借助预习和练习还是拿了一个较好的成绩,而梯度的断层很大。虽然也有例外的,而且影响可能不是很大,但层层之间似乎都只是在内部交流。就老师们打出的分数来看,司马恪林上下有三四个与她分差不大的,但除了一对双胞胎外,其她(作者注:没有“其她”这个词,请不要使用。)的都是安静的人,显然那一对双胞胎都在彼此的眼中占据的大部分。所以,留给司马恪林的路只剩下独自探究了。

至少司马恪林有超脱空灵艺术的天分,借助自身的刻苦,她的成绩有一定的上升,不过暂时局限于个人动作的演技方面。

所以为了寻找突破,司马恪林特地的找了一些优秀的作品,反复地阅读,并尝试了不少剧本——但总感觉还是差了一点,即使完全理解,可司马恪林终是无法完全带入角色。

大概是时代不同了吧,不得不说前人的剧本非常优秀,可是,司马恪林终归是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时代。虽然剧本不应该为人而设,但她目前确实很想找到一些自己比较容易带入的角色,以便真正的检验一下自己的实力。

除了正常的上课和记日记之外,刘志云也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却时常,有一点急迫——是一种明知道该做什么却又不做的感觉。

直到刘志云看见了一个事情:那是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个爱好画迷宫的人寻求音乐大门的钥匙,下面有一些不相干的评论。对于他的迷宫,刘志云还是很认可的,无论是难度还是趣味性都是值得反复玩味的。

正巧自己也闲来无聊,就点开了这个在暗酒市农业大学学生的首页,之后就直接给他发消息了。

……

“不知,君所虑者何事?”

“进退维谷,出路难觅。”

“何不进?”

“进则难成大事。”

“何之须?余每志事,不求回报。”

……

虽然话是这么说的,事实上刘志云所记下的唯一的事情,只有他自己的日记,至于那想要记下来的事情,却永远只存在于他的策划中。

可是,既然已经说出来这样的话了,刘志云自己仿佛也下定了真的去写一些东西的决心。作为一个常记日记的人,刘志云何曾不想把回忆中的美好展现出来,可每次下笔却又感觉举步维艰——从回忆中提取素材似乎很困难,大概就是因为美好是短暂而不可留的吧。刘志云自然创作过一些小小说,不过也根本都是自娱自乐罢了。但是现在,刘志云是要打算写一篇真正的小说了。

第二天的午后,李晓辉走到音乐社的门前,在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刻终是选择加入,并表示并不渴求能有多大的成就,只是不想辜负自己的大学生活——至少要有一件自己热爱的有意义的东西。

再一天,李晓辉正式开始学习音乐——在农业之外的科目,只是或许只有自己在乎吧。

除了正常的共处之外,那位特别友善的学长还给李晓辉介绍了一些音乐爱好者的群,而李晓辉的路还有很长。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