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黑科技签到系统

《我有黑科技签到系统》

第28章 江小天的防作弊之策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对菜品进行“品尝”、评判的人是确定下来了,可浩瀚科技得给这些用户报酬,那么付费的标准又是怎样的呢?

张瀚觉得,可以参照鑫旺的宋老板指定的标准:退休大厨每“品尝”一道菜,可以获得5元钱。

当然,用户们不可能享受这么高的待遇,那就每评判一道菜,给2元钱吧。

刘星提醒他给多了:“咱们现有的客户,总共有18000多个菜品,如果每个菜品分别请500个人评判,就得花掉1800万。”

张瀚吓了一跳:要这么多钱?

仔细一算,发现真的是这样。

他想了想:“那就给1元钱好了,再低的话怕是没人愿意干,总得有点吸引力才行吧?

至于请500个人来评判,我觉得到时候不一定需要这么多。这样的话,总的金额应该没有你说的那么高。”

刘星点点头:“行,那就按照1元钱的标准付费。”

“刚才说到了鑫旺,让我想起一件事:那个蔡兴元偷奸耍滑,让他外甥胡乱打分,这个教训可不能忘。”

“明白了,我会提醒小天注意的。”

回到座位上,刘星跟江小天商讨“味觉录放”app该如何改进。

最终,两人达成了几点共识。

首先,不能让用户自己挑选菜品,进行“品尝”、评判。夶风小说

比如,某个用户随便选了30个菜品加以评判,然后就收到了30元,这样肯定不行。

这是因为,用户大都会选自己熟悉的菜品,比如鱼香肉丝、农家小炒肉之类。

这会导致评判过于集中在一些常见菜品上面,而刘星希望所有菜品都能均衡地得到评判。

因此,用户每次参与“品尝”时,应该由app指定菜品,这样可以确保每道菜都有足够的人“光顾”。

其次,每个用户能“品尝”的菜品数量应该受到限制。

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能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品尝”。

假如不做任何限制,这件事就会变成某些人的“刷钱”游戏:那些很需要钱的用户,可能会不辞辛苦地“品尝”所有的菜品,只为了能赚得18000多块钱。

这样的人多了以后,由于浩瀚科技预算有限,势必会限制总的参与人数。这么一来,就无法有效避免因少数人的“味觉偏差”,造成评判不准的情况。

最后,就是瀚哥提到的“防作弊”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有用户作弊。

像蔡兴元那样请人帮忙,倒还在其次,刘星担心的是,有些用户接到了app分配的菜品后,并不认真“品尝”,而是跳过这一步,胡乱评判一下,然后等着领钱。

不用怀疑,凡是能“刷钱”的地方,绝对会有不少人动歪心思。

该如何加以阻止呢?

刘星曾想过,能否让app将用户“品尝”的过程拍摄下来,上传到网站?软件开发部会派人抽查这些短视频,发现有作弊的情况,就取消该用户参与评判的资格。

江小天表示反对,因为如果让用户出镜的话,会牵涉到隐私问题,可能就没多少人愿意参与评判了。

另外,就算有人为了赚钱,接受了这个办法,但是审核大量短视频,对于软件开发部来说也是个沉重的负担。

在江小天看来,“防作弊”问题其实不难解决,紧盯“偏离度”即可。

比如,刘星可能分不清“极油腻”和“油腻”,但绝对不会将这类菜品评为极清淡或清淡、偏清淡。

如果刘星竟然这么做了,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无意中点错了,要么是随手乱选的。

类似地,陈宇、徐超对于极清淡、清淡、偏清淡三种情况,可能也会分不清,但如果评为极油腻或油腻,那就肯定有问题了。

鑫旺的退休大厨们每次抢下一个任务后,是独占性的,只有他一个人进行打分,至于分数是否准确,那就不得而知了。

正因为如此,蔡兴元让外甥乱打分,厨师长明知道有问题,却因为没有确凿证据,拿蔡兴元没办法。直到江小天增加了人脸识别功能,才阻止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但是用户们这边就不同了,每道菜都有很多人参与评判,任何一个人的评判如果过于离谱,也就是“偏离度”过高,一眼就能看出来。

如果只是偶尔出现这种情况,还可以归之为点错了,但如果多次出现,那就基本上可以断定,该用户是在不负责任地乱选。

听江小天说到这里,刘星提了一个问题:“也许那个用户的味觉就是与众不同,才导致他的评判跟他人大相径庭呢?要容许这样的人存在嘛。”

江小天回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个用户的味觉未免过于小众,他的评判就参考价值不大了,不让他继续参与也没什么不好。”

刘星一想也对,于是同意了江小天的意见:凡是“偏离度”过高达到10次的用户,一律取消3个月内的评判资格。3个月后如果再次犯规,将被永久封禁。

至此,开发过程中需要面对的细节问题已基本厘清,四个人开始忙碌起来。

“味觉录放”app原本是由张瀚提供(其实是来自签到系统),现在由于需要做较大的改进,因此江小天决定重写这个app。

网站方面是重点,由刘星负责,卢松明、赵晨曦承担编程的任务。

就在软件开发部的工作大有进展之时,市场部也干得不错。

这段时间,在外地奔波的业务员们,先后签下了不少单,更可喜的是利润也比较高。

然而好景不长,这才过了10多天,邓世清就向陈宇报告:蓉城那边也出现了伟兴的人。

陈宇心头一震:虽然他也预料到,伟兴、同兴早晚会向外地发展,但没想到会这么快。

徐超猜测:“钟文俊该不会是紧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吧?”

陈宇反问道:“为什么这么说?我觉得他派人去外地,也还算正常吧。”

“他这么做是没什么,但是选择蓉城就有些奇怪了。

那么多外地城市,比蓉城更大、更重要的有好几个。

据我所知,同兴成立后,从伟兴拉走了不少人,现在伟兴的员工数量还没有我们的多,钟文俊何必要将有限的人力资源派到蓉城去呢?

唯一可以解释的理由,是他发现我们派人去了那里。

但是我们这么做,纯粹因为蓉城是邓世清家乡的省城,是邓世清要求去的。

而钟文俊发现邓世清在蓉城干得不错,他还以为是我们经过深入研究,选择了蓉城作为突破口。这等好事哪能少得了伟兴,于是他也派人过去,目的是跟我们抢市场。”

陈宇点点头:“你的分析很有道理。钟文俊最初就是靠碰瓷我们赚到了钱,现在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